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0余万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宝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雕刻铜版是目前已知世界上现存的第一件带有商标、用于印刷并大量散发与张贴的平面印刷广告雕刻铜版,四寸见方,长13.2厘米、宽12.4厘米,铜版上方为阴刻楷书的广告标题“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间为神话原型白兔捣药商标,及两侧为阳刻楷书的广告语“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为阳刻楷书的广告正文“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旅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该铜版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图1),比西方1477年英国出版商威康·凯克斯领为推销宗教书籍印刷的最早的广告要早三四百年。



图1藏品

图2“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雕刻铜版(铭文)

——摘编自季涛频《国宝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印刷广告的智慧与启示》等


提取材料中藏品信息,说明藏品对研究中国古代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2-03-05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考全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1年开始的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工作,得到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以“一流的考古,一流的保护,一流的展示”为目标,按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进行。2012—2013年,实施墓园的考古发掘;2014—2015年,进行主墓发掘;2016—2017年,进行海昏侯刘贺墓主棺内棺、五号祔葬墓主棺的实验室考古工作;启动青铜器、玉器、金器、漆木器、简牍的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2018年,进行墓园2号墓的发掘。到2019年,共勘探约4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套)。

海昏侯墓考古出土文物简表(部分)

种类文物
竹简和木牍5200多枚仔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如《论语》《礼记》《诗经》等。
整套乐器包括两架编钟、一架编磬、琴、瑟、排箫、笙和三十六尊伎乐木俑。
五铢钱约200万枚五铢钱,用木质封泥匣封缄,封泥铃印“昌邑”二字,匣上墨书“海昏侯家钱五仟”等文字。
异域风格文物骆驼形象的编钟笋簴(ju),独角羊形象的银质当卢,缠丝玛瑙,水晶及琉璃等。

——摘编自杨军《地下奢华: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


(1)根据材料,概括海昏侯墓考古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海昏侯墓考古出土文物”的史料价值。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以前的青铜器以礼器为大宗,而且主要是王室、王臣铸造的礼器。随着王权衰落、诸侯国兴起,大小诸侯国纷纷铸造礼器,诸侯、卿大夫以至家臣铸造的青铜礼器骤然增多。这期间姬姓、姜姓大国的青铜礼器有大批发现,一些“庶姓”小国如邓国(曼姓)、都国(允姓)、邾国(曹姓)的礼器也有不少发现。到战国时,青铜日用器物如釜、铜镜、带钩等迅速增加,还出现了较多青铜农具和青铜建筑饰件,青铜器的使用逐步突破贵族礼乐的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与此相关,分别以晋国、楚国、秦国为中心,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原、南方、西方青铜器系统。

材料二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入围项目中,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入选。出土了一套编钟,其铭文极具价值。芈加编钟铭文“帅禹之绪”“以长辞夏”,是继秦公簋、叔夷镈、幽公盟等传世青铜器之后,第一次经考古发掘出土的记载夏和禹的青铜器。


——摘编自路国权《考古写历史·东周谱新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发展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述的青铜器及铭文的史料类型及史料价值。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吴三桂、耿精忠开始叛乱,天下骚动时,索额图积极出谋划策,协助皇帝运筹帷幄。《啸亭杂录》中记载:“索(额图)相当权时,多谋略,三逆板时,公料理军书,调度将帅,皆中肯要。”康熙二十(1688年),索额图奉命担任清与沙皇俄国谈判东北边界问题的首席代表,在商讨与沙俄谈判方针时,索额图认为:如果沙俄能归还逃人,承认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是清朝领土,即“与之画疆分界,贸易往来。否则,臣当即还,不与彼议和矣”。……七月初五日,中俄两国代表在尼布楚郊外开始谈判。索额图根据康熙帝的指示,与沙俄代表艰苦谈判,签订了以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及沿大兴安岭(即外兴安岭)为两国边界为主要内容的《尼布楚备约》。索额图忠实地执行了康熙帝的旨意,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索额图在“平叛卫疆”方面做出的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所做贡献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索额图的事迹对研究清初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史料价值。
2022-03-0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三)历史试题
5 . 关于禹死后的权力继承,有不同的说法。《史记》记载禹晚年将王位禅让于益,“启(禹之子)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成书于战国的《竹书纪年》则记载禹传王位于启,“益干启位,启杀之”。要对这两则史料进行辨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书纪年》的时间比《史记》早,其说法更可信
B.《史记》的内容都按照儒家思想修改过,不真实
C.《竹书纪年》在宋代散佚后重新搜集整理,不可信
D.需要搜集更多的史料,与这两则史料进行比较研究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这是我们从台湾历史演变中得出的一条基本结论。我们研究台湾历史,有充分的史料证明所谓“两国论”、所谓“一边一国论”,都是“台独”谬论,是与历史相违背的,是与中国人民的感情相违背的。台湾这个祖国的宝岛,是无可争辩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的中国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成员。任何把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分离开来的想法,是永远达不到目的的!

——摘编自张海鹏《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是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起点——在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台湾“是无可争辩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要求:写出历史事实和法理事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简评1945年台湾光复的重大意义。
7 . 史料记载,元初时海运漕粮,在上海县的乌泥泾镇建有粮库,因而“人民炽盛于他镇”,元后期因漕粮改由河运,商人罕至,此镇“则鞠为茂草”。乌泥泾镇的兴衰(     
A.反映了工商政策的调整B.深受手工业发展的影响
C.体现了交通环境的变化D.见证了交通条件的变迁
2022-10-14更新 | 250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琼中县华中师大琼中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自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艧,宛如飞虹。”但虹桥已经湮灭,1999年桥梁专家根据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对虹桥(下图)的精准描绘,在上海青浦金泽古镇复原建造了与虹桥一样的桥。这说明,《清明上河图》
A.是据孟元老的记载而创作B.生动再现了宋代都市生活
C.可以弥补文字史料的不足D.能够还原历史的真实原貌
2022-04-3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生学科能力诊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都护”,完成了对西域的统治。在此前后,西汉王朝为开发和治理西域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措施:组织汉族军民进入西域地区实施屯垦、守卫边疆。据相关史料记载,在西汉开发西域地区的100多年时间里,屯田军民共开荒50余万亩,不但解决了军粮问题,而且引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保证西部边境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西汉政府还在西域各商道上修筑了许多城堡和连绵不断的烽燧亭障,并部署军队成守,兼管西域的交通。同时,西汉朝廷对西域地区实行宽抚政策,基本上不向当地各族人民征收赋税。西汉王朝主要采取“恩威并施”的政策,最终实现了对西域的统一,其内容有:和亲,诛灭异已等。

——摘编自刘秀梅《我国历史上的四次西部大开发》

材料二   2000年初,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作。同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并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此后,逐渐形成西部大开发总的战略目标,即到21世纪中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航,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西部。

——摘编自中国发展门户网《西部大开发简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治理西域的措施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1世纪进行“西部大开发”的社会背景,并分析西汉时期和21世纪两次“西部大开发”产生的共同影响。
10 . 《孟子·滕文公上》里有“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的言论。这一主张(     
A.体现出中华文化具有本土性特质B.反映了新兴的士阶层共同心声
C.代表着下层平民的评判价值标准D.寄托了先秦思想家的道德诉求
2022-11-14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