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随着新航路开辟,玉米、番薯等食物物种传入我国,对我国产生巨大影响。有同学研究明清时期外来食物物种传入问题时,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御麦(玉米)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干叶类稷,花类稻穗,其苞如拳而长,其须如红绒,其实如芡实,大而莹白,花开于顶,实结于节,真异谷也。吾乡传得此种,多有种之者。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1572年)

材料二   “……则土人传云: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种。海外人,亦禁不令出境;此人取薯集,绞入汉水绳中,遂得渡海。因此分种移植,略通闽、广之境也。……今番薯扑地传生,枝叶极盛。若于高仰沙土,深标厚壅,大早则汲水灌之,无患不熟,闽、广人赖以救饥,其利甚大。”“甘薯(番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

——徐光启《农政全书》

材料三   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玉米)、洋芋、芥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

——(清)袁景晖《建始县志》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清时期外来食物物种传入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明清时期外来食物物种传入的影响。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清时期外来食物物种传入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2022-09-23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2 . 日记作为当事人内心独白的记载,对于认识和研究某历史事件的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瑞士企业家费希尔在1814年和1851年造访伦敦与英国工业区的所记载日记(部分) :

1814年8月22日  “我在伦敦的第一天就学到了很多我想要知道的东西,我发现在整个英格兰只有3家工厂能够生产坩埚钢,而其过程是保密的,我有一个机会检验机器的细节而我抓住了它。”
1814年8月28日参观瓦特工厂后  “很令我惊喜的是,瓦特先生领着我参观了他的索霍工厂里专门造蒸汽机的部门。……在铁屋和其他的建筑里,6~50马力的蒸汽机工作着。它们安静、有序而高效地干着分配给它们的活儿——建造它们是人类全部创造性的体现。”
1851年参观水晶宫后  “世界上没有任何别的国家能够从人类各民族中征集来这么多精彩的手工与工业制造品,它们来自最文明与最原始的族群。”
1851年写给瑞士自然历史协会的信  “我刚刚从英格兰回来。在那个国家,伟大的成就——我或许该说是难以置信的成就——已经取得。英国的经验成功证明了被灌输了同样精神、抱定同样目标的个人联起手来一同工作会造就何等伟业。但是,这幅图景还有另一面:商品实际生产者——那些真正的工人,而不是坐在办公桌后面的人——的处境,并不值得羡慕,尽管他看上去可能薪水高。成千上万的英国工厂工人没有一个拥有哪怕一小片土地。他们不能享受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美(但我们可以)。即使这些美存在于英格兰,它们也会被从成千上万的烟囱里冒出的烟雾给遮蔽。”

——摘编自韩德森《费希尔和他的工业英格兰日记(1814-1851)》

根据上述材料,提取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近代西方工业革命有哪些史料价值。
3 . 西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工艺精湛,比较显著的特点是器物上铭文较长,铭文内容丰富,字体优美奔放。依据如表所列并结合所学,对其解读、分析合理的是(     
器物所在时期字数主要内容
大丰簋西周初期78字记述武王克商,西归宗周,颂扬先王功烈、祭祀赏赐等
何尊成王时期122字记载成王营建东都洛邑的事
曶鼎恭王时期410字记载了五个奴隶相当于一匹马加一束丝
毛公鼎宣王时期497字记述周宣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的事
①铭文文字成为在中国出现的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
②器物上的文字价值主要体现在史料、书法价值上
③铭文为真实事件的记录,属于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④丰富的铭文恰好补充了西周传世文献记载的不足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有关时事的报道
报刊时间内容
《时事新报》(福泽谕吉创办)1894年12月6日插图:“战争后旅顺的惨状”
1894年12月15日标题:“旅顺杀戮和道德”
社论:“杀戮行为非军务职守,是对敌人罪恶的‘打扫’。”
《纽约世界》(美国人创办)1894年12月12日标题:“日本军的残虐行为”
社论:日本军(在旅顺)三日连续对包括老少妇孺在内的非武装住民肆意滥杀的行为……玷污了日本自誉的文明。

对上表信息解释合理的是
A.两者属不同类型史料,可交互印证
B.新闻报道带有主观性,不能作为一手史料
C.《纽约世界》作为他证,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D.《时事新报》掩盖了历史真相,可信度较低
2022-05-1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届高考考前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联合国的建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人类的最大一笔财产。漫画中,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三巨头正在购票进入安全新闻影院(这是联合国最核心的机构),门楣上写着“投票权和否决权”(快速处理任何对和平的威胁,以及任何突发事件的权利),而告示牌上写着“小孩”需有大人陪伴,否则不得窥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用来研究20世纪上半叶国际秩序的史料价值。
(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有关20世纪下半叶国际秩序漫画,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6 . 【探索历史的奥秘】

材料 1900年,英国考古家亚瑟·伊文思开始对“迷宫”进行大规模系统发掘和研究。迷宫是个庞大建筑群,以宽敞的露天庭院为中心向四方展开;西翼是带有王座的内殿;东翼西殿北墙有御座,与之走廊相连的房间墙上绘有海豚壁画,有浴室,东殿是主厅与庭院相接。伊文思发现“整个建筑充斥着宗教的成分”,神圣的双斧符号或模型随处可见,壁画“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宗教有关联”。伊文思指出:上古之王权普遍具有神性,“米诺斯”不是某位国王的个人名号,而是青铜时代克里特诸王共有的神性称号,类似古埃及国王的“法老”称号。 伊文思因而推断,迷宫不是牛怪住的“魔窟”,而是“祭司王们宁静的居所”。

——摘编自王以欣《克诺索斯“迷宫”与克里特的“王权”》


(1)根据材料,概括伊文思认为“迷宫”是“祭司王们宁静的居所”的推断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迷宫”发掘对研究古希腊文明的史料价值。
7 . 春秋时期,狩猎活动频繁。《诗经》《左传》等文献中记载了很多狩猎活动。在西周-东周的沣西遗址中,有的发掘点发现狩猎工具竟占农业工具一半以上。以上信息可说明
A.文献价值取决于考古发掘B.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具价值
C.文献与考古发掘相互印证D.考古发现可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2022-06-03更新 | 15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B)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甘肃敦煌莫高窟323窟的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这是一幅历史题材的佛教故事画。


该画展示了一个富有故事情节的画面-汉武帝为张骞送行(剃度模样的张骞跪辞武帝)。该图居中榜题有三行二十九字:“前汉中宗既获金人,莫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国问名号时。”金人原为匈奴天神的象征,在当时被当作佛来礼拜。

——摘编自张振新《谈莫高窟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就张骞出使西域而言图所属史料类型。
(2)根据材料并结合张骞通西域的史实,指出图内容的不实之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的史料价值。
2022-05-2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表是有关曹操墓的几则材料,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材料出处
曹操为人奸诈,担心死后遭人复仇,下令为自己设疑冢七十二座,用来欺瞒天下人。 《三国演义》
(曹操生前)常以送终之制,袭称之数,繁而无益,俗又过之,故预自制终亡衣服,四箧而已。《三国志·魏书·武帝记》
曹操墓“不封不树”,地表没有封土,陵墓前不树碑,里面更是不随葬任何金银珠玉,简陋无比。2008年考古发掘
A.《三国演义》无史料价值B.《三国志》记载真实无误
C.考古与文献记载完全吻合D.曹操墓内随葬品相对较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商代古书《归藏》未著录于《汉书·艺文志》,至宋以后全部亡佚。前人多以为晋代以来古书引用的传本《归藏》为汉以后人所伪作。湖北王家台条墓出土《归藏》残本,其内容与古书所引佚文基本相合,可见传本《归藏》确为先秦所传。这说明
A.经考古验证的文献记载方具可信度B.新出上文献决定历史研究方向
C.实物史料较文献史料更具研究价值D.史料互证有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2022-05-13更新 | 27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