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周王通过诰、誓、命等文书来管理国家,这一时期的公文文种及数量还很有限,较为系统的行文关系尚未形成。秦汉时期的公文文种及数量开始大幅度增加,秦代出现了君臣专用文种和地方行政所需的官府往来文种。中央政务公文主要有皇帝御用公文“制”和“诏”,改战国时“上书”为“奏”,列为臣下专用文种。秦代的地方公文主要在郡和县两个层级上运转,公文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摘编自何庄《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

材料二   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輒行之;不急者,日觱(畢),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睡虎地秦竹简(1975年出土)·行书律》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代文书行政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材料二中的睡虎地秦竹简属于何种史料,分析其研究价值。
2023-09-2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材料二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



(1)指出《汉书》是哪种类型史料?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
(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
4 . 随着新航路开辟,玉米、番薯等食物物种传入我国,对我国产生巨大影响。有同学研究明清时期外来食物物种传入问题时,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御麦(玉米)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干叶类稷,花类稻穗,其苞如拳而长,其须如红绒,其实如芡实,大而莹白,花开于顶,实结于节,真异谷也。吾乡传得此种,多有种之者。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1572年)

材料二   “……则土人传云: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种。海外人,亦禁不令出境;此人取薯集,绞入汉水绳中,遂得渡海。因此分种移植,略通闽、广之境也。……今番薯扑地传生,枝叶极盛。若于高仰沙土,深标厚壅,大早则汲水灌之,无患不熟,闽、广人赖以救饥,其利甚大。”“甘薯(番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

——徐光启《农政全书》

材料三   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玉米)、洋芋、芥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

——(清)袁景晖《建始县志》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清时期外来食物物种传入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明清时期外来食物物种传入的影响。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清时期外来食物物种传入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2022-09-23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5 . 日记作为当事人内心独白的记载,对于认识和研究某历史事件的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瑞士企业家费希尔在1814年和1851年造访伦敦与英国工业区的所记载日记(部分) :

1814年8月22日  “我在伦敦的第一天就学到了很多我想要知道的东西,我发现在整个英格兰只有3家工厂能够生产坩埚钢,而其过程是保密的,我有一个机会检验机器的细节而我抓住了它。”
1814年8月28日参观瓦特工厂后  “很令我惊喜的是,瓦特先生领着我参观了他的索霍工厂里专门造蒸汽机的部门。……在铁屋和其他的建筑里,6~50马力的蒸汽机工作着。它们安静、有序而高效地干着分配给它们的活儿——建造它们是人类全部创造性的体现。”
1851年参观水晶宫后  “世界上没有任何别的国家能够从人类各民族中征集来这么多精彩的手工与工业制造品,它们来自最文明与最原始的族群。”
1851年写给瑞士自然历史协会的信  “我刚刚从英格兰回来。在那个国家,伟大的成就——我或许该说是难以置信的成就——已经取得。英国的经验成功证明了被灌输了同样精神、抱定同样目标的个人联起手来一同工作会造就何等伟业。但是,这幅图景还有另一面:商品实际生产者——那些真正的工人,而不是坐在办公桌后面的人——的处境,并不值得羡慕,尽管他看上去可能薪水高。成千上万的英国工厂工人没有一个拥有哪怕一小片土地。他们不能享受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美(但我们可以)。即使这些美存在于英格兰,它们也会被从成千上万的烟囱里冒出的烟雾给遮蔽。”

——摘编自韩德森《费希尔和他的工业英格兰日记(1814-1851)》

根据上述材料,提取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近代西方工业革命有哪些史料价值。
6 . 西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工艺精湛,比较显著的特点是器物上铭文较长,铭文内容丰富,字体优美奔放。依据如表所列并结合所学,对其解读、分析合理的是(     
器物所在时期字数主要内容
大丰簋西周初期78字记述武王克商,西归宗周,颂扬先王功烈、祭祀赏赐等
何尊成王时期122字记载成王营建东都洛邑的事
曶鼎恭王时期410字记载了五个奴隶相当于一匹马加一束丝
毛公鼎宣王时期497字记述周宣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的事
①铭文文字成为在中国出现的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
②器物上的文字价值主要体现在史料、书法价值上
③铭文为真实事件的记录,属于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④丰富的铭文恰好补充了西周传世文献记载的不足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7 . 下列一组图片为世界古代史上不同地区著名文学作品的中译本封面。对这些文学作品说法正确的是
A.均是英雄史诗,且掺杂神话传说,史料研究价值不大
B.反映重要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体现了文化的共通性
C.展现不同地域文明的独特魅力,呈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D.《荷马史诗》影响其它三部作品,说明文化间的交流
8 . 春秋时期,狩猎活动频繁。《诗经》《左传》等文献中记载了很多狩猎活动。在西周-东周的沣西遗址中,有的发掘点发现狩猎工具竟占农业工具一半以上。以上信息可说明
A.文献价值取决于考古发掘B.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具价值
C.文献与考古发掘相互印证D.考古发现可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2022-06-03更新 | 15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B)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甘肃敦煌莫高窟323窟的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这是一幅历史题材的佛教故事画。


该画展示了一个富有故事情节的画面-汉武帝为张骞送行(剃度模样的张骞跪辞武帝)。该图居中榜题有三行二十九字:“前汉中宗既获金人,莫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国问名号时。”金人原为匈奴天神的象征,在当时被当作佛来礼拜。

——摘编自张振新《谈莫高窟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就张骞出使西域而言图所属史料类型。
(2)根据材料并结合张骞通西域的史实,指出图内容的不实之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的史料价值。
2022-05-2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是有关曹操墓的几则材料,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材料出处
曹操为人奸诈,担心死后遭人复仇,下令为自己设疑冢七十二座,用来欺瞒天下人。 《三国演义》
(曹操生前)常以送终之制,袭称之数,繁而无益,俗又过之,故预自制终亡衣服,四箧而已。《三国志·魏书·武帝记》
曹操墓“不封不树”,地表没有封土,陵墓前不树碑,里面更是不随葬任何金银珠玉,简陋无比。2008年考古发掘
A.《三国演义》无史料价值B.《三国志》记载真实无误
C.考古与文献记载完全吻合D.曹操墓内随葬品相对较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