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2 道试题
1 . 1930年5月,毛泽东利用红军分兵发动群众的机会,在寻乌县委书记的帮助下,接连开了十多天的调查会,会后撰写了共五章三十九节,8万多字的《寻乌调查》(报告)。毛泽东回忆说:“我做了寻乌调查,才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由此可知,该调查报告(       
A.以根据地巩固为撰写前提B.反映了革命形势发展迅猛
C.体现党的土地政策的成熟D.兼具学术意义和史料价值
2023-12-2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记载出处
赵飞燕为了毒死怀有汉成帝后嗣的宫女曹官,指使人给狱中的曹官一个小绿箧,“箧中有裹药二枚,赫蹏书曰”……。《汉书·外成传》
“(汉章帝)自令自选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氏》、与简、纸经传各一通。《后汉书·贾逵传》
蜀国都护李严写信"书六纸,解喻利害”《三国志·吕凯传》

材料二   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以当策。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絜性真。含章蕴溪,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援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

——摘编自【西晋】傅咸《纸赋》

材料三   造纸工艺流程:备料→蒸煮(第一次煮料,加石灰)→洗浆→蒸煮(第二次煮料,加草木灰水)→湿制(淋草木灰水)→打浆→配浆(入纸槽加纸药搅匀)→压榨脱水→焙干成纸。

——摘编自【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1)分别阐述每则史料对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造纸术的影响。
(3)除上述史料外,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术,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举两种。
3 . 如图是甲骨文中“国”的初体,本义是邦国,原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左边是疆域,右边是“戈”,表示用武力守卫疆域。字形像持武器(戈)守卫城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注重血缘的宗法制度B.日益严峻的边疆危机
C.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早期文字的史料价值
4 . 1954年5月24日,世界和平理事会柏林特别会议召开,中国在这次会议上的发言稿(部分)如下表。作为中国外交关系的史料,其价值在于(     
主要内容
第一条着重指出日内瓦会议上两条道路的斗争,即我方的道路是和平的道路,而美方的道路是战争的道路
第二条着重揭露美国在日内瓦会议中的两面派手法,即一面在会内进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谈判,另一面又在会外加紧进行法务读判和组织东南亚军事侵略集团
第三条着重宣传我方真诚感意和平协商解决亚洲问题,强调亚洲各国要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及和平类处的原则上建主亚洲各国人民的集体安全

A.反映出中国外交始终以联合国为中心B.体现出中国致力于维护亚非国家的团结
C.用于印证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揭示出建国初期中国外交的革命性特征
2022-08-27更新 | 59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嵇康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魏晋玄学的开拓者之一,其《与山巨源绝交书》甚至在千年之后仍被视为经典散文。《三国志》及《晋书》中都有他(及其后人)的列传,但《三国演义》却对他只字未提。对材料中的文献(文章)的史料价值,概括最准确的是
A.嵇康的文章可能出自后人杜撰
B.《三国演义》等后人的文学创作不具备史料价值
C.官修史书偏重于记录政治事件
D.嵇康的文章相较于正史更能反映魏晋学术面貌
2022-03-09更新 | 338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19世纪初,英国建筑师托马斯·阿洛姆根据当时来华西方人的介绍绘制了一百多幅关于中国的版画,并配有文字说明,在西方影响巨大。如图。

田间播秧的苏州府农民“水稻产量虽高,但入不敷出、数米而炊的情况屡有发生.一旦遇到灾荒之年,穷人的日子更不好过。”
判断此图:(     
A.可以佐证清朝的衰落迹象B.能反映殖民者的侵略图谋
C.没有可信的史料研究价值D.可体现中国画的艺术风格
7 . 2015年,在江西南昌发掘的海昏侯墓不仅是首次发现的各项要素齐备的西汉列侯墓园,而且还有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版木牍,对于西汉历史研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以下出土文物和结论之间相符的是
文物结论
A文物结论出土285枚金饼,并发现题记:“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酌金一斤”汉代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出土五铢钱数量甚多,多达200万枚当时社会经济比较富足
C一面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绘有孔子画像的屏风此画像就是孔子的真实相貌
D东周的青铜缶和西周的青铜提梁卣各一件汉代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

A.AB.BC.CD.D
2022-02-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王益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冲刺(一)历史试题
8 . 19世纪,某作家在其半个世纪的人生中,创作了诸多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它们描述了广阔的生活画面,涉及当时法国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甚至一些角落的真实生活场景。据此可知,这些短篇小说
A.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B.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C.深刻批判了拜金主义D.旨在揭露社会阴暗面
2021-12-20更新 | 147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表所示为不同史籍关于秦始皇东巡会稽事迹的历史叙述(部分)。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出处记述
《史记.秦始皇本纪》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
出土文献《秦始皇禁湘山诏》始皇帝“凌渉洞庭之水,登湘山、屏山,因其“树木野美",而下令“皆禁
伐”
A.传世史料可信度低B.综合多元史料即可得出结论
C.出土文献价值最大D.史学研究需要进行史料辨析
10 . 古代货币

材料一   《汉书·食货志》:“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圆形方孔),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材料二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竹简上记有《金布律》:“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注:不要去选择钱的分量与布的优劣】。”

材料三   



(1)指出以上史料的类型,结合所学说明上述史料的价值。

材料四   自宋至元明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猛,客观上需要易于携带且价值量大的货币。明初政府大量发行纸币,纸币不断贬值。明朝中期,唐、五代以来流行于民间的白银成为通行的主要货币。白银作为交换媒介能被不同地区商品交易者接受,国内长途贸易规模和种类不断扩大。1562年,政府对各地班匠征银代役,民营手工业快速发展。1581年推行一条鞭法“计亩征银”,农民以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入市场换取白银纳税。由于白银需求增大,明代大开银矿,但中国白银储量不高,白银货币化主要依赖“丝银贸易”。丝、瓷等商品输往海外,白银从美洲和日本大量流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


(2)依据材料概括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其主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