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四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材料结论
春秋战国组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先秦儒家有一种宝贵的以德治国的思想。
两汉组建元五年,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免除其本人的徭役赋税)。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装端正者,补博士弟子。……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郡国掌书办的小吏);其高弟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班固《汉书·儒林传序》统治者的尊儒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两宋组材料一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卷四十


材料二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朱以陆之教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

——《槐堂诸儒学案·朱先生泰卿》

理学进一步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巩固了其主流思想的地位。
明清组李贽原籍河南,元朝以后迁来福建①。是明末杰出的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②。李贽的进步思想首先表现在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他认为,千百年来“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③。这就是说,人们对是非的评论,本来没有固定的标准,衡量的标准随着社会前进而发展变化④。他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⑤。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带有民性色彩⑥。李贽的思想属于反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请回答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一组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该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与材料相符?
(2)根据两汉组展示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学兴办对我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影响。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说明其新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在治学方法上有何区别?
(4)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评价。明清组材料中的划线部分,分别属于哪一部分?
2024-03-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涟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读如图作为史料,图片可以印证汉代

汉画像石“讲经图”
A.讲经成为民众消遣的方式B.统治者对儒学的高度重视
C.儒学成为社会的唯一思想D.大学成为讲经的主要场所
3 . 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䜣给英法的照会称:“何以贵国兵丁扰及园庭,焚烧殿宇?贵国乃系知礼之邦,约束兵丁,素有纪律,岂有兵军肆意焚掠园庭,而两国带兵官及贵大臣推为不知之理?”这则史料可以从侧面证实
A.火烧紫禁城B.火烧圆明园C.北平沦陷D.签订和约
4 . 【教化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私学除有与官学相同的教化形式外,由于它本身的一些特征,更多地表现为潜移默化的影响。秦禁私学是教育史上的倒退,而汉朝官、私教育结合的方式无疑是统治术上的智慧。史料中也常见私学的老师、勤学修身的士人、居住于乡间的旧吏、以及游侠、豪强、宗族长老等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乡民,这胜过形式意义上的教令和劝说,而且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乡民,势必固化为乡民内在的理念。在汉代,地方官吏的示范也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据《后汉书·李膺传》说李膺“出补蜀郡太守,修庠序,设条教,明法令,思成并行,蜀之珍玩不入于门,益州纪其政化”。

——摘编自王育《秦汉乡里教化研究》

材料二   中国古代教化的客观有效性是十分明显的,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为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民族性格的生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传统社会发展的后期,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经济和在此基础上的教化活动成为了固化社会发展的障碍,导致社会发展滞后。古代的教化只有教化主体的主导性而无教化对象的主体性,教化对象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或者干脆就是怀着功利的目的,形成了对人的普遍压抑,不利于社会的革新、思想的进步,从整体上有碍于中国社会前进的步伐另外,古代教化之下的人们普遍“重德性,轻知性”,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也不符合科学精神发展的要求。

——摘编自王永祥《中国古代教化方式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乡里教化的主要形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教化的价值与局限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出土的商代金文,呈现两种艺术风貌,一种近似契刻甲骨文的瘦细劲韧风格;一种笔势雄健奇伟,结构阔大开张,尖起尖收,相交处铸痕很重,如图“司母戊”三字。布白朴拙,神趣精合,方寸之间,有不尽气象。雄健的线条,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那沉重、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铖,如火烈烈”(《诗·商颂》)的殷商血与火的年代。这说明
A.殷商时代的金文成为传达历史真相、保留历史信息的可靠物证
B.商代金文的艺术风貌充分体现中国书法艺术所具有的特殊审美价值
C.甲骨文是为表达宗教情感写刻,印证了商代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点
D.历史真相虽已随岁月飘逝,但古代艺术作品却可穿越时空真实还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