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赣省收买谷子期票”,期票有编号、发行期票的说明、落款和发行时间。上面写道:“为着保障土地革命战争全部胜利,充裕红军粮食,特发行期票四万元向每个选民或每家以谷子购买一张。”苏区发行的期票(     
   
A.奠定了红军长征胜利的物质基础B.成为了研究苏区历史的宝贵史料
C.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D.推动南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2023-10-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椿年在《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一书中指出,城市的生活与农村不同,市民脱离了土地,以经商和手工业为生,不同的生活状况,必须养成新的习惯,逐渐形成与传统的价值观念相抵触的心理状态。市民心理拥有这样出些特征:善于创新,因为如果因循守旧,不提高产品质量就会在竞争中失败:重视自由,因为没有自由就不可能携带商品走南闻北;敢于冒险,因为害怕漂洋过海,商品就缺乏广阔的市场:主张宗教容忍,因为不敢和异教徒接触,必然会失去可观的利润:重视理性,因为对行情、国情的估计不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不作冷静的、理智的分析,就会遭受破产;崇拜财富,因为财富给他们带来了荣誉和地位;要求享受,因为财富的增长,使他们有可能享受生活的乐趣。变化了的心理状态要求相适应的,新的文化人文主义是对市民思想的提炼和升华。

——夏辉辉《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世界古代近代史》

材料二   明末顾炎武编纂的《肇城志》,这样记载安徽南部徽州地区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贾人娶妇数月则外出,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认识者。大贾辄数十万,则有副手,而助耳目者数人。其人皆铢两不私。故能以身得幸于大贾而无疑。他日计子母息,大羡,副者始分身自为贾,故大贾非一人一手之力也。他俗习懒习赚,有故无副,则贾不行。其数奇贩折,宁终身漂泊死。羞归对妇人也。男子冠婚后,积岁家食者,则亲友笑之。妇女亦安其俗,而无陌头柳色之悔。

——《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概括意大利市民阶层的心理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与纳徽商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比较意大利市民阶层和中国徽商在思想上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2021-09-14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0届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在集古代文化大成的基础上,旗帜鲜明不遗余力地创建了中国古代文化大同的思想。这是孔子对中华民族的最伟大的贡献。在孔子那个年代,中国的政治还没有统一,但由于孔子的贡献,中国的文化精神率先就建立了统一的基础。……汉朝汉武帝,终于认识到专制统治必须具有-个统一的文化哲学基础,他具有伟大历史意义地选择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文化策略。中国从此实现了政治和文化双重统一的历史局面。这是一个重要的年代,是中国统一历史发展分界的年代。从此,在世界史上无比伟大的中国统一的局面,不可阻挡,百折不回。

——《天人合一中国政治统一的古老理论依据》

材料二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两岸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广泛。但也应看到,随着两岸关系发展的深化,仅靠惠台让利、扩大共同利益基础,靠利益的“量”或“向”的调节,已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快速变化。目前这种共同利益多而共同价值少的发展模式,将会使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凸显。

——周志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注入新的理论内涵》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和材料二观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021-09-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张骞出使西域后,逐步形成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两种运输方式。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遥远的西方。唐代,东南沿海有一条叫作“广州通海夷道”的海上航路,这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玄奘从印度带回很多佛教经典,并编写《大唐西域记》,介绍西域沿途地理风情。波斯文化影响中原文化,西雨绘画技术传入。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特别是广州、明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利玛窦等人将《本草纲目》翻译并介绍到欧洲,西方的基督教、天文和历法也逐渐传入中国。

——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时期,统治者注重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尚书》中《多士》《无逸》等篇总结了殷商在为政用人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将其归结为“敬德保民”的思想;《召诰》《酒诰》等篇,则历数了殷商为政之失。材意在强调西周统治者
A.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B.重视历史的现实价值
C.坚持儒家的德治理念D.注重成功经验的总结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约翰(1882- 1966), 中国近代著名体育教育家,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他生于福建厦门.少年时深受“东亚病夫”的刺激,发奋锻炼身体,曾获得多个体育项目的校冠军。因运动才能突出.1914年应聘到清华任教,后担任体育部主任,在清华大学工作了52年。他认为“动是健康的泉源”,入校后说服了很多运动时间就躲起来的学生锻炼身体。他按学生的特点编组,定训练矫正项目,引导他们掌握赛跑、跳跃、器械、球类的基本技术,既提高了兴趣,又增强了效果。他认为“运动场是培养学生品格的极好场所",并和当时在北京的几所主要大学的体育教师成立了体育会。共同呼吁要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他认为“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不只限于运动场上,而且能够影响整个社会。”他抱着“强国必先强种”的目的,同国内体育名流一起。多次创办“暑期体校”,自任主任,并担任主讲。抗战期间,马约翰怀着爱国热忱,随校南迁到长沙、昆明,在物质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仍千方百计开展体育活动并发展军体项目,教同学以抗敌救国的本领。.

——摘编自鲁牧《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 马约翰教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约翰的体育思想.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马约翰的体育实践活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