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向的和反向的都有。政治制度、人才选拔制度、法律与教化等都与社会治理相关。社会是发展变化的,社会改革是没有终点的,社会改革有利于各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从而也有利于社会治理,当然也会出现反向。



阅读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1有明确的观点。2格式上有观点、阐述、总结。3史论结合。)
2023-06-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经常出现“钱荒”(指流通中的货币短缺,也就是“钱”不够用,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百姓的日常生活)。下面关于“钱荒”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历代王朝铸币量严重不足B.大量铜钱被人为囤积或重铸器皿而无法流通
C.铜钱本身价值低下D.一些朝代商业贸易发展迅速
2023-02-0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广东实验中学附属江门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之后⋯⋯白嘉轩接过一看,是姐夫一笔不苟楷书的《乡约》(部分):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修其家,能事父兄,能救子弟,能御童仆,能敬长上,能睦亲邻,能择交游,能守廉洁,能广施息,能受寄托……凡有一善为众所推者,皆书于籍以为善行。业谓居家,则事父兄教子弟待妻妾,在外则事长上结朋友教后生御僮仆,至于读书、治田、营家、济物、好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皆可为之,非此之类皆为无益。

——摘编自陈忠实《白鹿原》

材料二 加尔文提出了预定论。所谓的预定是指上帝以其永恒的旨意,决定世界上每一个人所要成就的。永恒的生命为某些人已预订,对于另一些人则是永罚。谁是选民,谁是弃民,可以通过上帝的呼召体现出来。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就是“选民”和“弃民”的标志。加尔文主张教会应当监督国家、社会和家庭,把社会本身改造为宗教团体的典型。凡唱下流放荡的歌曲、跳舞者监禁三天。对酗酒、赌博、吵架、放高利货的人也有相应的处罚。生活节俭被新兴资产阶级视为一种美德。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东西方社会教化的不同。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东西方社会教化的认识。
2022-12-2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某中学老师研究中国赋税制度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每一次重要的税制改革都是为了把各种各样的赋税归类、统一,简化形式,减轻负担,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又重新出现了。如此反复,实际上等于农民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一直在加重。举例来说,唐代两税法实行之初,把庸和调合并到田租中,不再征收其他杂税,但是不久各种苛捐杂税就纷纷出炉;宋代更是在两税之外正式加收了身钱;明代中期一条鞭法已将各种杂税合并在一起,征收白银,但是后来又开始征收杂役、新饷、练饷等等,到了明末终于将三饷合并成为固定的税收。这就是著名的“黄宗羲定律”。

——摘编自金开诚《中国古代赋税徭役》

材料二 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标志着在我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田赋的终结。河北农民王三妮铸“告别田赋鼎”以记之,见下图。


(1)分别阐述上述两则材料对研究中国赋税制度的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赋税制度变化的因素。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中国赋税制度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2022-12-2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新中国的多边外交理念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消极参与,80年代的调整阶段,冷战后的大发展阶段。下列关于新中国多边外交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合组织是消极参与的多边外交
B.80年代针对世界大变局提出“一带一路”
C.由消极参与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D.80年代基于“苏东剧变”进入了调整阶段
6 . 东汉初年设置了三套监察机构,其一:御史台,御史中丞下有治书侍御史二人,掌解释法律条文。其二:司隶校尉既是京官,又是地方官,“无所不纠,唯不察三公”。其三:州刺史。由此可见东汉初(       
A.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强化B.政府重视监察体系建设
C.力图避免司法监察权滥用D.埋下了军阀割据的隐患
2022-12-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康有为前三次上书光绪帝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       
次数主张
第一次1888年面对“强邻通于外,奸民营乱于内”的局面,主张“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挽救危局。”
第二次1895年面对“瓜分豆剖”的严重后果,认为“鼓气、迁都、练兵”三项“都是权宜应敌之谋”,变法才是“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
第三次1895年5月“及时变法,富国养兵,教士治兵,求人才而慎左右,通下情而求自强,以雪国耻,而保疆国。”

A.发展经济是资产阶级的首要目的B.维新派主张改革实行君主立宪
C.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D.维新人士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
8 . 19世纪初的英国有192个议员议席的选举是通过贿买而产生的,它被106个有权势的人物所控制;萨里郡的加通地区只有6间房子,一个居民,却拥有一个议员的议席分配名额。由材料可知,当时英国(       
A.少数封建贵族控制议会B.君主立宪制日益完善
C.文官制度建立的迫切性D.议会改革具有必然性
9 .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成其否”。商周时期盛行庶人议政制,商王盘庚迁殷时“命人悉至于庭”。以上两则材料反映出(       
A.原始民主影响国家治理B.中央专制集权日趋完善
C.庶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D.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理念
2022-12-2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河水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古埃及人通过对尼罗河涨水与太阳、天狼星的观察,把一年分为三季: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从埃及历法对季节的命名来看(       
A.埃及历法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
B.尼罗河给埃及带来了交通的便利
C.埃及拥有世界上最繁荣的农业
D.埃及历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历法
2022-12-2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