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奏折制度是清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内外官员直接向皇帝奏报,让皇帝得以垄断了上行重要政务信息。但随着清末新政的推行,责任内阁奏事权剧增、奏折内容范围缩小、奏折在内阁总理大臣处先行集中,成为一个既定的趋势。这一变化(     
A.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有利于延缓革命的爆发D.客观上削弱了专制的皇权
2022-10-28更新 | 214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九次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后,执政党可以利用其议会多数的优势,改变和操纵议会工作议程,使之有利于内阁。这反映出英国(     
A.行政权呈扩大的趋势B.国家权力中心发生了变化
C.内阁权力的过度膨胀D.权力之间失去了制约平衡
2022-07-06更新 | 790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西汉初年,刘邦废秦苛法,法律呈现由繁如入简、由苛转轻的趋势。汉武帝时改变了这种发展趋势,后来虽有要求约简法律的呼声,但基本没有实现。汉武帝时期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道家学说被彻底摒弃B.国力强盛和经济文化繁荣
C.诸侯王公然对抗中央D.加强中央集权的现实需要
2022-09-03更新 | 2506次组卷 | 23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代以文书御天下,“堂札子”(宰相处理政事的文书)在宋代文书中较为常见,它由唐代的“堂帖”发展而来,最初由宰相独立使用,宋太宗以后“堂札子”一律须经“奏请”方能下行。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专制皇权的强化B.相权分散的趋势
C.中枢机构的异化D.行政效率的提高
5 . 在北京冬奥会上,从奖牌、图标、场馆的设计和名称到点燃火炬的长信灯、中国运动员队服上的山水画、奖牌里的同心圆玉璧,每一处都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都蕴藏着浓厚的“中国风”,中国文化元素成为北京冬奥会最靓丽的风景线。这反映了(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弘扬
C.文化交融的发展趋势D.中华文化由世俗走向高雅
6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即着手改革司法制度,颁布了《大总统令内务、司法两部通饬所属禁止刑讯文》和《大总统令内务、司法两部通饬所属禁止体罚文》等法令,宣布废除封建刑讯体罚,明令“不论行政司法官署,及何种案件,一概不准刑讯鞠狱。当视证据之充实与否,不当偏重口供,其从前不法刑具,悉令焚毁。”这反映出(     
A.总统集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B.封建刑讯制度终结
C.中国法律制度的近代化趋势D.司法体系的成熟
7 . 1978年5月至6月期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团访问西欧,与之会谈的都是总统或总理级的人物,还接受了比利时国王、丹麦女王的会见。丹麦代首相在机场送行时还叮嘱他们说,在发展经济合作上不要只记得大国,也要记得照顾一下小国。这表明当时(     
A.西欧国家存在经济“滞胀”现象B.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的趋势
C.中美建交推动了中欧关系改善D.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西方认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德国等欧洲部分国家仍严重依赖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美国国内媒体也担心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会使美国本来已经严重恶化的通胀形势进一步恶化。这从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A.国际竞争的剧烈B.多极化趋势加强
C.霸权主义的衰落D.全球经济的交融
9 . 2013年10月,欧盟代表在联大发言说,美国对古巴政策是一个双边问题。美国的单方面封锁已经波及其他国家,限制了欧盟与古巴的贸易联系。古巴人民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这反映了21世纪初期(     
A.北约内部分裂在即B.欧盟公然挑战美国
C.欧盟插手拉美事务D.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云梦秦简《关市律》中提到“为作务及官府市”,这证明了官营商业的存在;在《金布律》《仓律》等书中都有官府出卖器物、原材料和牲畜的记载,盐、铁更是由官府垄断经营,利润巨大。《汉书·食货志》曾引援董仲舒的说法,商鞅变法后,官府的“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西汉初期在“无为而治”的大环境下,官营商业有所削弱,但汉武帝又实行盐铁官营政策。东汉把盐、铁统改为各郡国主管,实行“民营官税”,仅仅个别郡仍由官府经营采矿、冶炼和铁器销售,虽然东汉依然存在其他官府手工业部门,但总体上其官营商业的规模已经无法与西汉相比。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   茶盐本为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茶盐之税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官府经营茶盐,与民争利,实为下下策,不仅获利不比通商多,而且由于“利之所诱,虽曰刑人,号痛之声动乎天地,弗能禁也”,也极易导致人民的反抗、威胁朝廷的统治和社会的稳定。宋王朝又几次变异茶盐之法,或禁或驰,致使社会秩序更加不稳。因此进步的士人主张“今日之宜,莫如一切通商,官勿卖买,听其自为”,“诏天下茶盐之法,尽使行商,以去苛刻之刑,以息运置之劳,以取长久之利”。

——摘编自徐红《两宋时期士大夫商业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和西汉中后期强化官营垄断商业的共同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营商业的发展趋势,并论述材料二中两宋时期士大夫商业思想的合理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