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以前在城市行政管理上长期存在的坊市分割制度,便是基于行政管理上的方便考虑的。`宋代随着民众侵街现象的发生城市不再只是单一的政治、军事中心,还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面貌越来越具有浓厚的经济色彩。据学者体计,北宋全境拥有10万户的城市约有40多个,到宋徽宗时上升到50多,数量超过汉唐数倍,以工商为业的戒市居民成分与日俱增。环城草市扩大了原有城市的规模和范围,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摆脱坊市分离的新道路。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商品意识也在迅速向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渗透,这使宋代带有明显消费性和商品化色彩的城市文化娱乐活动日益兴盛起来,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存在。宋代租佃关系盛行,农民具有了相当大的人身自由。城市中的大批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海内外一些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时期。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1915年中国10万人以上的大中城市一览表(局部)

排名

城市

城市人口

是否开埠

1

上海

1000000

开埠

2

西安

1000000

3

广州

900000

开埠

4

汉口

821280

开埠

5

北凉

700000

6

福州

624000

开埠

7

重庆

517000

开埠

8

兰州

500000

9

佛山

500000

10

成都

450000

11

昆明

450000

开埠

12

南京

368800

开埠

13

南昌

300000

14

长沙

250000

开埠

——摘编自何一民《试析近代中国大城市崛起的主要条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革命”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并指崛起的主要因素。
2 . 下表反映了1941年和1945年国民政府普通公务员考试中及格人员党籍(国民党/非国民党)的统计情况(单位:大)。这一变化趋势(     

职别


时间

党籍

法院书记官

监狱官

统计人员

会计人员

总计

1941年

党员

31

12

4

2

49

非党员

36

6

2

6

50

1945年

党员

30

10

4

35

79

非党员

14

8

12

32

66

A.说明通才知识的考生受到政府重视B.促进了近代民主共和政体的发展
C.客观上利于强化国民党政权的统治D.表明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已实现
2022-11-13更新 | 317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火药史专家曹焕文在其著作中说:“各种药物之中,与火药之产生有绝大关系者,首推硝石及硫磺……火药在初期,因系以火戏为的目……后来才用于战争。”火药用于战争始于(     
A.隋朝B.唐朝C.北宋D.南宋
4 .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一,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家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是重义轻利,其实质就是家国利益本位的价值观。儒家并没有否定私利、私欲、认为私利、私欲同公利一样是人所共有的,但是公利在价值上要大于私利,公利具有优先的地位。人们能够以公利为要,就能克服因私利导致的纷争,使国泰民安。

——摘编自杨秀香《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家国情怀》

材料二宋代的立国形势,可以说是“生于优患,长于此惠”。这一时期,西对严酷的挑战与压力,一代代“特立不回”“危言动气”的忠士仁人、无数默默承载着家国与社会重负的普通民庶,作为时代的脊梁迸发出坚忍顽强的生命力,给后人留下超越前代的物质遗产与深邃丰厚的精神遗产。

——摘编自邓小南《宋代:一个“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朝代》

材料三作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通过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守转化的价值根基,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为转化确定前进方向,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传统文化的转化提供领导力量,开辟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传统文化的转化提供现实支撑,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传统文化转化的创造性。

——摘编自陈雪琴《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探析》


(1)"义利观"体现了家国情怀。根据材料一儒家“家国利益本位的价值观”的涵义是什么?分析儒家义利观形成的政治背景,并指出先秦儒家的义利观要达到的政治目标。
(2)家国情怀也体现在“忧患意识"上。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宋朝建立后面临哪些忧患?试举出北宋一位试图以改革解决国家忧患的人物与事迹。
(3)传承民族精神,并不断创新也是家国情怀。阅读材料三,有两点可供选择说明:①根据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口号、参加者与结果,对“五四运动传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观点予以说明。②结合所学知识,就“五四运动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传统文化的转化提供领导力量”作出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王安石变法是争议比较多的一次变法。从南宋至晚清绝大多数史家及思想家认为:“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直到梁启超的《王荆公》才改变南宋初以来的这种局面,为王安石及其变法彻底翻案。梁启超给王安石及其新法以全新的肯定性评价,书并为大多数人所遵奉,成为20世纪前半叶的主流观点。关于南宋到20世纪前期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看法最合理的是(     
A.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取决于人们对变法的研究程度
B.南宋学者由于距变法的时间较近,所以他们的观点更为准确
C.近代学者研究可用的史料较多,所以他们的观点更接近事实本身
D.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与时代的需要和研究者的立场密切相关
6 . 《史记·平准书》记载:“魏用李克(当是李悝之误),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据此可知(     
A.魏国在争霸中占据优势B.魏国变法引发诸侯争霸
C.李悝变法推动魏国崛起D.李悝改革得到强力支持
7 . 1953年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拥有7600万会员,1956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拥有1300余万会员,1957年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拥有3400万会员,1957年加入合作社的农民社员人数为1.62亿,同时类似的知识分子、学生和少先队等组织也相继成立。这些社会组织的成立(     
A.体现了我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C.扩大了政治协商多党合作的基础D.使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
8 . 1784年,索姆·杰宁斯在《议会改革的思考》中提出,“英国宪法的优点在于她由国王、贵族、平民三种权力构成,彼此相互依靠。一旦一方独立于其他两方,它将必定独占全部权力,从而发生混乱”。由此可见,当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B.追求三权分立
C.责任内阁制尚需完善D.推崇混合政体
9 . 秦《徭律》规定:估算工程量时,必须有主管官员与匠人一起计算,再按工程量算出所需民工徒众的数量。《关市律》规定:“为作务及官府市,受钱必辄人其钱中,令市者见其人,不从令者赀(罚)一甲(铠甲)。”这表明当时(     
A.官营工商业占据主导地位B.国家全面推行国有经济
C.工商业发展受到严厉打击D.政府注重经济管理职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1世纪30年代,基辅罗斯颁布的法典明文规定:犁去领主的田界、盗窃主人的牲畜、杀死王公贵族的管家、纵火焚烧主人的田庄等都要处以重罚;主人有权将欠债的个体农民置于依附地位;农民死后无嗣,其财产归主人所有。由此推断,这些条文的规定,使基辅罗斯(     
A.土地私有化受到遏制B.封建化进程大大加快
C.农民失去了私有财产D.中央集权制得到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