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813 道试题
1 . 唐太宗曾对房玄龄、杜如晦言道:“公为仆射,当广求贤人,随才授任,此宰相之职也。比闻听受辞讼,日不暇给,安能助朕求贤乎?”因此,“敕尚书细务属左右丞,唯大事应奏者乃关仆射。”唐太宗此举(     
A.进一步丰富了选官制度B.明确了三省的职能分工
C.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D.旨在强化封建皇权专制
2 . 唐代宗时期,虽干戈多兴,灾害四起,仍坚持恢复国子监,并下诏:“其诸道节度、观察、都防御等使,朕之腹心,久镇方面,眷其子弟……负经来学,宜集京师……六军诸将子弟,欲得习学,可并补国子学生。”这反映出当时唐王朝(     
A.对国家教育事业十分重视B.力图巩固儒学正统地位
C.抑制地方割据的欲望强烈D.社会阶层结构日益固化
3 . 在对三星堆遗址考古研究中,既发现大量与中原地区类似的青铜器和玉璋、玉琮、玉戈等,又有众多独特的青铜神像、金杖、神树等,其独特的祭祀行为,包括“燔烧”、器物分层等也十分罕见。这反映出(     
A.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B.古蜀文明已超越中原文明
C.华夏认同观念已产生D.早期国家深受神权政治影响
4 .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先后与十几个国家签订了关税新约,废除了自1843年以来受不平等条约束缚的片面协定税则,并于1929~1934年四次自主颁布实施国定税则,突破了被约束长达80余年的“值百抽五”的协定税率。这一发展过程(     
A.助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B.配合了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C.削弱了列强的侵略力量D.促进了国际国内市场的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反映了宋朝经济发展的情况(部分)。这些现象的出现(     
文献主要内容
《净德集》现钱大半入官,市井少有转用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江浙之民,巧伪有素,销毁钱宝,习以成风
《宋会要辑稿》今民之输官与其所以自养者,悉以钱为重,折帛以钱,茶盐以钱,当豆以钱……酒醋之卖于官,非钱不售
A.有效缓解了“钱荒”的问题B.导致政府财政支出日益增加
C.客观上促进了纸币的发展D.源于铜钱的铸造量严重匮乏
6 . 经过众多国家的一致行动,《联合国宪章》规定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武力使用或威胁,其中“大国一致原则”和“核均衡”是禁止使用武力条款赖以实施的“双支柱”。同时,联合国主张和推动其他价值,如自决权、人权、经济与社会发展及公正的国际秩序,但是这些价值均不能以战争或武力来达成。联合国的这些举措(     
A.意在促进国际安全机制的发展B.颠覆了欧洲旧有的国际法规
C.体现出大国之间协调合作加强D.带有帝国主义强权政治色彩
7 . 由于汉代屯田的逐步开展,河西地区屯戍点相继设立了与之配套的粮仓体系。据考古发现,“居延城仓”“城仓”“北仓”等粮仓,一般都设在都尉府直接驻辖之地,“候官仓”“候仓”等粮仓设在候官所在地,“部仓”一般设在候官以下的各部候长的驻防地。汉代的这一举措(     
A.根本目的是发展边疆的经济B.为维护边疆的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C.为丝绸之路的开通铺平道路D.刺激了中原民众向北方的大量迁移
8 .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各地农村采取了多种宣传方式,乡村中包办、买卖等不合理的婚姻家庭关系得到调整,并把《婚姻法》列为农村冬学的中心教学课程之一。据统计,1954年,河南省西平县自由结婚的有3905对。这说明当时中国(     
A.基本肃清了封建陋俗B.人民群众实现当家作主
C.社会新风尚得以弘扬D.注重群众性的普法教育
9 . 曹魏时期,将“八议”人律,实施八议制度,指对八种权贵人物,“大者必议,小者必赦”,官府不得专断。史载,东晋成帝时,庐陵太守羊聃为非作歹,滥施刑杀,一次错杀一百九十人,“有司奏聃罪当死”,但因景献皇后是其祖姑,属议条之列,竟免处死。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严刑峻法的治国理念较为盛行B.儒家的伦理道德渗透到法律中
C.法律成为世家大族入仕的工具D.法律呈现出浓厚的特权性色彩
10 . 1993年公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而2006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首次将公务员按照工作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并且根据工作的需要,国务院还可以在条件成熟之际增加公务员的类别。这一发展(     
A.说明党管干部的原则得到落实B.使政府廉政建设取得重大成绩
C.利于促进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D.强化了人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