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
《日俄战争》的主要描述对日本有好意的美国;美国的援助美国的援助;列强间深刻的利害关系;美俄的利益对立美国的援助;列强间深刻的利害关系;美俄的利益对立;美国对日本的警戒感、黄祸论
朝鲜战争的主要描述韩军受到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队的帮助与受到中国援助的朝鲜对抗、以美军为主力的联合国军逼近中国国境,中国派义勇军援朝以美军为主力的联合国军逼近中国国境,中国派义勇军援朝;朝鲜民族本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反映了美苏两阵营对抗以美军为主力的联合国军逼近中国国境,中国派义勇军援朝;朝鲜人民的统一愿望因为美苏对立不能实现;美国作为联合国军支援韩国,中国向朝鲜派遣义勇军
上表是日本不同年代的历史教科书在介绍日俄战争与朝鲜战争时,对美国的相关描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本教科书中与美国相关描述的变化。(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强不息《周易.乾卦》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的动力来自于全民族每个成员的奋斗和不懈追求。在国家民族发展顺利时,自强不息的精神鼓励人们建功立业,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自强不息的精神又激励着人们救亡图存。
仁义博厚"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既是传统规范,又是区别善恶的标准,它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做人处事所遵循的主流。"义"是仁的精神的延伸,是仁的具体化。"博"是仁的精神的扩展,表示博大的胸怀与宽容。"厚"是仁的精神的积淀,表示厚重、厚德、厚道。
爱国统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使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而不衰,饱经艰辛而不屈,久经风雨而愈强。爱国必然要求统一,在中华民族历史中,自古就有大一统思想,无论是皇帝还是平民,都有追求国家统一的心理特质。
和合天下"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和"是和平、和解、和睦、和谐之意。在中国各个领域、各类学科中,都以"和"为主流,为最高境界。"和合"更是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中华民族与外民族的各种关系上,不仅是和谐,更是包容。不仅重视各民族及其文化的独特性,而且重视其融合性、统一性。

——摘编自夏林《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思考》


上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选一种表现形式,就其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加以概括,并进行简要评析。(要求:明确某项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图所示为中国与西方的"科学技术水平累加增长曲线",学界形容这一时期的中国具有"超稳定结构"并处于"高水平停滞"时期,并据此得出了一个结论;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西方来说,科学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都存在着适应性。也就是说,制度大于技术,中国的经济和科技的落后首先体现在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的不思进取上。

——据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作者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准确概括作者观点,评析须态度鲜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4 . 新中国的农村和农业经营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无偿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消灭地主阶级,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的。经过土地改革,全国3亿多农民分得耕地等生产资料。消灭了剥削制度,农民成为独立经营的小生产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

为了使个体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需要将有限的农业资源集中到国家手里;中共中央提出农业合作化的方针。到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社,实现了由土地私有基础上的个体经营向土地公有基础上的集体经营过渡,在农村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编写组《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是还有两亿多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在中共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开来。农民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具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农民生产的产品“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它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积极性和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因而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为中国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评析自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
2022-05-30更新 | 483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材料1927年,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作出决议,全国各县一律实行县长制,县政府和县长分别代替县公署和县知事。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县组织法》。1929年,国民政府重新修订《县组织法》,强调:“吾人今后必须矫正从前重省轻县之传统观念,而易以总理重县轻省之新观念。总理于民权主义与建国大纲中,汇精聚神,唯在直接民权对于县自治之实际行使。由此可知,县自治者,实三民主义之基本知识。”被任命为县长之官员,应先试署一年,考核成绩优良者予以实授,以三年为一任,期满成绩优良者可以连任或升迁。但在实施过程中,如19301934年的福建更动县长289人,最短的任期只有4天。规定考试应成为县长任用的主要途径,但据1932年内政部统计,各省通过考试取得县长职位的比例最高的是安徽,但也仅有17.6%。蒋介石也承认:“县为执行一切政令之中坚,其重要如此,而行政经费之微薄又如彼,实无从充实组织,延揽人才。”事实上,无论是地方自治的推行,抑或省、县行政结构的建立,国民政府只能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屡屡碰壁。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第七卷)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县政改革的主要措施及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的县政改革。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财政状况很不理想。北洋政府欠各国款项及利息叠加致使南京政府不得不向各国借款来缓解财务紧张状况,因此出现了旧债加新债的财政局面。中国的盐税主权因偿付外债的需要而步步丧失。加之历史上盐税征收很重,盐税及附加税截留不断增加,这些都成为实施盐税改革的社会条件。因此改革盐务机构、颁布新《盐法》、统一盐税税率成为改革的主要方向。虽然新《盐法》看起来具有改革精神,但直到抗战前期,也没有确定具体实施的日期,最终流于一纸空文。

——摘编自纪秋颖《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盐税改革评析》


(1)根据材料,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盐税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的盐税改革。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体”“育”二字,我国古语皆有之,“体育”一词寓强健体魄之意则是近代以来形成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体育观念

观念表现

强兵御侮
1862年,湘军、淮军等新式军队最早引进西洋兵操,主要是英国兵操,包
括列队、刺杀、战阵与战术等。1881年,天津水师学堂首先引进了体育课,内容有击剑、足球、跳栏、跳远、跳高、爬桅等项。

强种强国
1891年,万木草堂规定学生的课外活动要有固定时间,课以体操。20世纪
初,清政府明确了各学堂一律练习兵式体操的规定。1908年,上海创办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女子体育专门人才的学校,其他女子学校也纷纷增设体操课。

科学体育
1917年,毛泽东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阐述了体育的概念、作用、目
的以及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1922年,李大钊呼吁政府在工人们聚居
的生活场所组织建设公园、运动场、俱乐部等设施,为工人业余文化体育
提供条件。

国粹主义
1919年,北京政府将中华新武术定为学界必学之中国式体操,意在抵制西方现代体育,这遭到鲁迅等学者强烈反对。1932年,中国在洛杉矶奥运会失利,《大公报》的文章指出西式运动,中国既不暇学,亦不必学

民族体育
20世纪30年代,以程登科为代表的体育界人士深受当时德国政治影响,他
们倡导将政治、军事、体育三者有机结合,要全民皆兵,人人拥有战
斗技能和卫国的能力,要利用军警权力来辅助民众实行全民体育。

——摘编自崔乐泉《社会思潮影响下国人近代体育观变迁研究》等


评析上述材料所示的近代体育观念。(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所示近代体育观念的一种或整体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2021-12-29更新 | 29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12月调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17月,美国驻华代办芮德克探询中国政府对太平洋会议的态度。华盛顿会议将要举行的消息,引发中国各界密切关注。一时间,太平洋问题讨论会、太平洋问题商榷会等团体纷纷成立,国家政府公开外交,接受民间关于太平洋问题的意见。1111日,来自北京、上海以及山东、四川、江苏等十七省三百余名代表在上海举行全国国民外交大会,要求取消“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

19218月底,北京中国大学法科教授陈震异写就《太平洋会议与中美俄同盟》一文(9月正式出版),可称得上发了这场国民外交运动的先声。为了对抗日英同盟,他提出建立中美俄同盟的构想。他主张必须劝诱美国邀请俄国参加华盛顿会议,还建议修筑亚美联络铁路,作为中美俄三国同盟的连锁。

——摘编自姜义华《太平洋会议:中国国民外交的先声》(《典藏1921年》导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陈震异提出的建立中美俄同盟的构想。
2022-05-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柳诒微(1880-1956年)是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中国史学由传统步入现代的关键人物,他所著的《中国文化史》为中国文化史的开山之作。该书是“作者身经清末封建政治腐败濒于崩溃之际,深慨民族自尊心的丧夫、崇洋媚外的奴化思想无从抵制,因此蓄志阐述中国文化政救源流,以增强我民族自尊心,抉择中国文化的特点,以助勉青年学习继承和发扬我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撰成。柳诒微撰写该著作时强调:“世恒病吾国史书,为皇帝家谱,不能表示民族社会变迁进步之状况”。时人刘英士对该书评价:“全书大部分是重述古书,所以有人把它当做‘史料’看待。然据我们看来,此书中颇有超过史料之处。最明显的是著者常在引用史料之际,参以已见,加以新的解释”。1932年,《中国文化史》正式印行,建国后,一再重版。

——摘编自吴忠良《柳诒微与<中国文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柳治微撰写《中国文化史》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柳治微的史学贡献。
2022-05-1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五)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通常人们都会把美国的革命当做我们的革命的起因,不错,法国革命的确受到了美国革命很大的影响,不过在当时来说,美国革命对法国革命的影响,并没有法国本土的思想对法国革命的影响大。就在欧洲的其他国家还在把美国革命当做一件非常新奇的事情的时候,法国人就已经对它很熟悉了,在这里它更加丰满和使人惊叹。在欧洲人们好奇它,在法国人们则相信它。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说明:可对该学者观点表示赞同、反对或另提出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