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战国以来零乱错杂的交通道路进行统一规划和改建,大修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将各国道路纳入统一的交通系统之中。秦代形成的陆路交通网在汉时又历经拓修完善,并随疆土的扩展进一步延伸。自长安而东,经洛阳达临淄,为东路干线;自长安而北,直达九原郡,为北路干线;自长安向西,经由河西走廊,延长到西域诸国,为西北干线;自长安向西南经汉中,以达成都,并远至云南,为西南干线;自长安向东南出武关,经南阳,以达江陵,为南路干线。此外,还有一些支线和水运干线通向全国。由此,疏密交错的交通干线、支线结织成网,形成全国规模的交通系统。

——摘编自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等

材料二 敦煌悬泉置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汉代邮驿机构遗址。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悬泉置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悬泉置由坞院、房屋、马厩等设施构成,其中坞院总面积2500平方米,院内有房间27个,常驻人员包括官吏、驻军、办事员等30余人。(图为悬泉置复原略图)考古人员在悬泉置遗址中发掘出6000余件生活用品,有竹木漆器、铜器、陶器、皮革、丝绸、毛麻织品等。从悬泉置出土的汉简文书有25000余枚,内容有皇帝诏书、国家法律、行政文献、驿站文书档案和工作记录等。出土汉简表明,《汉书·西域传》上记载的西域诸国如楼兰、于阗、康居、莎车等国的国王或使团都曾经在此停驻。悬泉汉简中还发现了“浮屠简”,以及《论语》《孝经》的一些残片。微博悬泉置遗址出土了460余件纸张,其中9件是写有文字的汉代残纸。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发现的最早的书写纸。汉代“列邮置于要害之路”,形成了完备的邮、驿、亭、置系统。悬泉置始设于汉武帝时期,在汉代存续了200多年。从长安到敦煌,汉代里程简记载了46处停靠站点,每一处都应是具有类似悬泉置的功能和规模设施,负责传递朝廷公文和军情急报、接待过往官员和西域使者。


——摘编自《大汉帝国》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交通建设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悬泉置遗址考古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20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试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其理由(至少三个方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一般认为汉代铁质农具已经普及,重要的证据是从四川凉山到安徴寿县,从北方的辽宁到云南丽江都有铁农具出土。也有学者认为汉代铁农具并未普及,当时实行盐铁官营,不考虑平民的需要,汉代文献《盐铁论》载:“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啖食”。下列对此评论最为合理的是
A.要判断铁农具是否普及有待更广泛的考古发掘
B.没有普及的结论符合西汉贫富分化严重的事实
C.西汉盐铁官营制度下普通农民不可能使用铁农具
D.观点分歧很多时候其实是概念和含义界定的分歧
2021-05-21更新 | 253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选考科目热身卷历史试题
3 . 下面是我国青铜器出土地点分布示意图,考古发现这些遗迹具有中华文化的共同属性。这说明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第一次高峰
C.中华文化的地域性D.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
4 . 据考古发现在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酒器,如陶尊、铜爵等,且成套用于随葬,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A.礼乐制度已经建立B.农业生产有所发展
C.阶级分化国家产生D.私营手工业的发达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元宵节,近600岁的故宫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亮灯活动,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在古城墙上闪耀展示,跨越历史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明清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最高统治核心代名词。
1901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把紫禁城作为联军司令部。
1911辛亥革命后,逊帝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直到1924年被逐出。
1925故宫博物院成立并对外开放。但当时对故宫的保护修缮规模有限,大量古建筑保存状况堪忧。
1933日寇攻陷山海关后,大量宝贵文物在万千文物工作者的保护下,踏上南迁道路,历经验阻,虽个别被毁,但最终在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得到保护。
1949部分文物辗转藏于1965年落成的台北故宫,其余回归北京故宫。
1961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五六十年代起大规模修整。
1988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3外国元首参观故宫一律须步行。
现今故宫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公共文化设施,每年吸引万千中外游客参观游览,其文创产业欣欣向荣,并建成全世界最强大的博物馆数字平台,开始走向5G。

请你以“遇见历史的故宫”为主题,选取以上材料,自取角度阐述你对中国历史变迁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逻辑严谨、史论结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0余万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宝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雕刻铜版是目前已知世界上现存的第一件带有商标、用于印刷并大量散发与张贴的平面印刷广告雕刻铜版,四寸见方,长13.2厘米、宽12.4厘米,铜版上方为阴刻楷书的广告标题“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间为神话原型白兔捣药商标,及两侧为阳刻楷书的广告语“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为阳刻楷书的广告正文“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旅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该铜版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图1),比西方1477年英国出版商威康·凯克斯领为推销宗教书籍印刷的最早的广告要早三四百年。



图1藏品

图2“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雕刻铜版(铭文)

——摘编自季涛频《国宝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印刷广告的智慧与启示》等


提取材料中藏品信息,说明藏品对研究中国古代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2-03-05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考全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国家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世界各地800多万件的文物和图书珍品。早期的英国国家博物馆倾向于收集,汉斯·斯隆伯爵去世后遗留下来的个人藏品达79575件,所有藏品都捐赠给国家。18世纪至19世纪,英帝国向世界扩张,对各国进行文化掠夺,大量珍贵文物运抵伦敦。藏品主要来自希腊、埃及、印度、中国等。埃及文物有7万多件,代表着古埃及的高度文明。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就达2万多件,文物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很多文物都是绝世珍藏,例如西周的康侯簋、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摹本等,还有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从圆明园中抢劫盗窃的文物,1856年到1932年间,“西方探险家”以科学考察为名深入中国西北地区,掠走的大量敦煌画卷及经卷等。

材料二   故宫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清代宫廷遗留下来的奇珍异宝尽聚于此。辛亥革命胜利后,故宫收归国有,1914年成立古物陈列所。1933年,故宫博物院为保护文物安全,择其精要装箱南迁于南京。1937年,南迁文物不得不继续迁徙,又历尽艰险,辗转迁徙至四川。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京国民党政府从南京库房中挑选出2972箱文物运往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进一步丰富了馆藏,文物总数达到1807558件,涵盖几乎整个古代中华文明发展史和几乎所有文物门类,通过“着重保护、重点修缮、全面规划”等措施得到了新生。

——材料均摘编自《360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国家博物馆藏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故宫博物院及其文物经历曲折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史文物的价值。
8 . 文物讲述“何以中国”壬寅新春,来自全国三十多个地方博物馆的一百多件珍贵文物汇聚故宫博物院,生动呈现华夏大地“何以中国”。

(1)请将以上特展的部分展品,按其时间先后填入年代尺。(填字母)

(2)本次文物展以“何以中国”为主题,分为源、流、汇三个单元。请依据提示,选择下面合适的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填字母)
单元主题说明材料
源:________E________
流:________C________
汇:格物致知 ;汇流澄鉴________________
A.《四库全书》   B.天文图碑拓片   D.波斯孔雀蓝釉陶瓶
F.石磨盘、磨棒   G.生作在兹启蒙奠基   H.血脉相依多元荟萃
(3)文物记录了人们的活动,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请依据示例,任选一件文物,说明其蕴含的历史信息。
示例:F:了解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的形制,也反映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2022-04-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早期的地图基本上是手绘的。两宋时期开始制作石刻地图和印刷地图。石刻地图可以拓片的形式传播四方,印刷地图更可为一般平民收藏和使用。据《古杭杂记》载,“驿路有白塔桥,印卖《朝京里程图》,士大夫往临安,必买以披阅”。

宋代印刷地图流传下来的较多,多是作为书籍插图得以传世。大约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在儒学经典的图释中出现,可称为释经图,如杨甲《六经图》所附《十五国风地理图》、程大川《禹贡山川地理图》、傅寅《禹贡说断》所附《禹贡山川总会之图》等地图,以及程公说《春秋分纪》中的《九州指掌图》;第二种是类书插图,如南宋末成书的《事林广记》,地舆类有《历代国都图》《历代舆图》,宫室类有宋东京图三幅;第三种是方志地图,主要是各州县城市地图。

——摘编自《文物中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宋时期地图的特点,并分析其广为流传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两宋时期地图的史学价值?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色记忆红色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历程中,具有革命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革命价值的遗址、遗迹及纪念建筑物。图1、图2、图3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土地革命时期红色文物的空间分布。



——据王秀伟等《红色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影响因素》


(1)对红色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说明。
(2)从下列红色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中任选一处,阐释其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理由。
“八一”起义指挥部   井冈山革命遗址   瑞金革命遗址   遵义会议会址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2022-03-03更新 | 472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