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太平天国时期,清军重占常熟,当地地主兼商人柯悟迟在《漏网(口禺)鱼集》中指出:“各港抽厘,大于贼时远甚”,“贼时亦曾写铺捐,吾镇不过四百七八十文,今竟写到五千光景。”这段文字(     
A.对晚清政府的赋税制度改革有侧面的描述
B.对研究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有史料价值
C.反映了太平天国变革农村土地制度的尝试
D.体现了作者在写作态度上明显的客观性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吉尔伽美什》记载:“啤酒,麦芽酒,香油和葡葡酒:我给我的工人们喝的酒,如一条流淌的河!”

史料二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那些为凡人打开寺庙酒窖的女祭司,要被处以火刑。”

史料三   科学家对高加索地区出土的一个约公元前6000~5800年的土陶罐进行了化学分析,发现其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和葡萄酒的有机酸组成惊人的一致。

材料二   公元前3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埃及。

公元前2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传入希腊、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1000年前后,葡萄酒逐步传播到地中海西岸。

公元前2世纪,葡萄酒传入中国。

中世纪的欧洲,葡萄酒的主要消费者是高级教士、贵族及城市富裕阶层。近代以后,消费群体逐步扩大到社会各阶层。

15~16世纪,西班牙人持葡萄酒带到拉丁美洲。

18~19世纪,英国人将葡萄酒带入澳大利亚、新西兰。

19世纪中期,美国葡葡种植业和酿造业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由法国制定的原产地命名葡萄酒法规在欧盟广泛推行。

21世纪以来,中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费葡萄酒的主要国家。

——以上材料改编自[法]迪迪埃·努里松《杯酒人生:葡萄酒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葡萄酒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葡萄酒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6-21更新 | 3757次组卷 | 19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同治帝死于何病,历来说法不一。官书说死于天花,稗史笔记则称其死于梅毒。同治帝的老师翁同在日记中记录同治帝因天花导致毒热内陷而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将在档案中发现的《万岁爷进药用药底簿》送中医研究院和北京医院鉴定,确认了这一结论。这说明(     
A.历史研究必须借用科技才能还原真相B.官方史书记载因其政治立场不足信
C.文献史料与科学研究结合可确证史实D.原始档案比其他史料的史学价值高
2023-09-07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分校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三星堆遗址群规模巨大,范围广阔,遗址群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续近2000年,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被中国考古学者命名为“三星堆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金杖

玉璋

   

   

   

金面罩是用金块捶拓成金皮,然后依照人头像造型,上齐额,下包颐,左右两侧罩耳,耳垂穿孔,眼眉镂空。面罩与人头像的粘和方法,系用生漆调和石灰作为粘合剂,将金面罩贴于铜头像上金杖上有三组图案:靠近端头的一组,合拢看为两个前后对称,头戴五齿巫冠,耳饰三角形耳坠的人头像。另外两组图案相同,其上下方分别皆是两背相对的鸟与鱼,在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叠压着一支箭状物玉璋于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器身呈鱼形,在射端张开的“鱼嘴”中,镂刻有一只小鸟。玉璋是出土最广泛的礼制性玉器,以中原地区为中心,东起山东,北至陕北,西南达四川,南及香港等地均有出土
任意选取材料中的一件或多件文物,并结合所学,提炼其中蕴含的史料价值并进行说明。(要求:紧密联系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5 . 下图是法国画家雅格布·蒂索绘制于1876年的《野餐》。画面描绘了野餐时喝茶的情景,画正中三人正在品茗。野餐布上放着黑色四方茶壶,上面绘着花卉,把手是一条似龙状的生物。该画作的场景直接体现了(     
A.中国茶文化传播至欧洲B.启蒙运动的影响较深远
C.中西茶叶贸易有所发展D.艺术作品具有史料价值
2023-05-07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突破卷35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料,或称历史资料,是研究和编撰历史所用的材料。史料的存在形式千差万别,它的构成和分类都是很复杂的。现在史学界通常把史料分为三大类,即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和口传史料。其中,实物史料大体上可再分为遗址、墓葬、遗物、人体本身和古代语言四小类。史料各有特点,难以相互代替,但可以相互补充。

——摘编自安作璋主编《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1、图2在研讨中国古代的粮食问题时的史料价值,并指出我们在运用史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面研究中国古代的粮食问题应关注的基本因素。
2023-04-01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大联考2022-2023高二3月阶段测试(三)历史试题
7 . 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毛泽东只记得是“放暑假,天很热”,董必武则认定是7月,但并不清楚具体时间。学者邵维正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录,查阅共产国际的俄文档案及当时的报刊杂志,考证出大会开幕于1921年7月23日。由此可见(       
A.个人回忆的史料价值不高B.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C.探寻历史真相需多元互证D.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相
8 . 下图所示为北宋仁宗时期始铸的天圣元宝钱,被视为对钱(又称“对子钱”)的“鼻祖”之一,有楷书和篆书两种笔体,铜钱为小平版式,另有铁钱的平、折两类版式。目前南方出土的天圣元宝钱的数量远远多于北方,而天圣元宝钱也是北宋各种年号钱中保存相对完好的。天圣元宝钱(     

   

A.具有研究宋代经济生活的史料价值B.可实证北宋冶铁工艺水平十分高超
C.是两宋时期书法艺术集大成的体现D.因收藏价值高而鲜少进入流通领域
2023-09-09更新 | 398次组卷 | 9卷引用:选必一第15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侨批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以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属于民间的家庭或家族文献。


——摘编自汕头市档案馆

材料二   侨批大规模盛行始于19世纪中叶,止于20世纪70年代。广东是近代以来产生侨批最多、覆盖最广的省份,广东侨批占中国内地已发现侨批总数的80%以上。侨批档案作为中国国际移民的集体记忆文献,从民间的视角,翔实地记录了近代中国移民运动发展的历史,在同类国际移民文献中,具有不可比拟的唯一性,是弥足珍贵的世界记忆遗产,是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珍贵档案文献。

——摘编自广东省档案馆编研《海邦剩馥——广东侨批档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侨批的历史价值。
(2)比较材料一、二中的两类史料的不同特点,并据此指出其对历史研究的启示。
2023-09-08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张择端,北宋绘画大师。宋徽宗赵佶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其留世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本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作品气势恢弘,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画作由城郊、河桥、街市三个部分组成,把熙攘纷繁的人物、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等安排得错落有致,浑然一体。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1)就表现形式而言,指出材料一所示画作的史料类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清明上河图》的史料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