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殷商与封神

今年暑期,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上映并收获了大量好评,掀起了社会上讨论《封神演义》这部作品及其所戏说的商周史的新一波热潮。这部影片和社会热议也引发了部分同学的思考。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时间为历史事件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历史上商末周初的历史距今约(     )。
A.5000年B.4000年C.3000年D.2000年
(2)缺乏明确的史料记载也使人们对商末的历史得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如果想了解当时的历史,下列史料中最直观可靠的是(     )。
A.良渚古城发掘出的宫殿遗址B.河南安阳发掘的甲骨卜辞
C.《史记》中对商朝历史的记载D.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对商朝的评价
(3)电影中将姬昌称为“西伯侯”,历史上周人所处之“西”地,地理位置上与下列今天哪个地区相近(     )。
A.陕西B.江西C.广西D.山西
(4)电影中商王通过控制人质、武力镇压等方式控制四方“伯侯”,展现了其对四方强大的控制力。历史上商王对王畿地区外的方国和部族的控制方式主要是(     )。
A.任命各级各类官僚进行控制B.层层分封同姓诸侯直接控制
C.相互独立发展无法实现控制D.利用政治文化影响间接控制
(5)关于周灭商的各类传说在历史上流传甚久,许仲琳创作的小说《封神演义》采用并发展了这些传说,使这一故事逐渐成型。可以推测这部书最可能成书于(     )。
A.春秋战国时期B.唐代中期C.北宋时期D.明中后期
(6)周灭商一事本是政权的更迭,但是经过数千年的流传,又变成了一则“人神两界”共同的争斗的故事,对于这个故事身上的神话色彩,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历史上相关的文学创作对此事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加工
B.源自本土的道教在商周时期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时间久远和史料缺乏给人们留下充足的想象和创作空间
D.史事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大量民间信仰和传说的内容
(7)如果将《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这部电影作为史料来看待,你认为它具有哪些史料价值?

材料一   我用沉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

——《尚书·微子》

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

——《尚书·牧誓》

材料二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尚书·蔡仲之命》

周人经过古公、文王、武王三世的经营,居然击败了商王国。但周人没有被轻易的胜利冲昏了头,他们处处都反思这一历史发展的原因,最后才认定了“天命靡(注释:无)常,惟德是辅”的理论。周人提出的“天命”观念,可以引申为两点:第一,统治者的治国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第二,超越的力量,亦即上天,对人间秩序有监督与裁判的权力。这些观点,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突破。某一政权的合法性,是基于道德性的价值判断,而上天有裁判权,这种观点摆脱了宗神与族神的局限,转化为具有普世意义的超越力量。统治者承受天命,即须负起天命赋予的道德责任,而上天只以道德的要求,裁决统治者是否称职。这是高超的理想,很难在真实的人生完全实现,但是,正由于有此理想,人间秩序的境界得以提升!周人悬此理想,可谓是中国文化上划时代的大事,不像别处以神意喜怒为标准的文化,要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才走到这一步。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8)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总结商亡的原因。
(9)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周克商后是认同“天命恒常”还是“天命靡常”?请说明理由。
2023-09-1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 . 时代的旋律歌曲抒发了创作者的情感,也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①1912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②1937年发表的《卢沟桥歌》: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③1957年发表的《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④1992年创作的《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1)请将上述四首歌曲与其时代背景相匹配。(填字母)
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
A改革开放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辛亥革命D抗日战争
(2)1912年,中华民国为实现“旧邦新造”采取的举措是(     
A.开展洋务运动B.实行君主立宪
C.颁布《临时约法》D.召开政协会议
(3)下列哪一次会议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中国进入“春天”(     
A.第一届全国人大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八大
(4)歌曲表达了作者的心声,四首歌中哪一首歌表达了悲愤的心情和坚定的意志?(     
A.①B.②C.③D.④
(5)模仿示例,在歌曲②-④中任选一首,简述其史料价值。

示例:歌曲①:是研究作者观点和民国初年社会的一手史料,既展现了作者对中华民国未来发展的期望,又反映了民国初年学习欧美、积极进取的社会风貌。

2024-02-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3 . 重新发现中国海洋文明——泉州申遗。

据《泉州府志》记载,“泉居八闽之南,山势蜿蜒,不见刻削;海港逶迤,不至波扬。”2021725日,泉州申遗成功,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承载了“大航海时代”以前人类航海活动的历史记忆,也是古代东西方文明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1.某历史学习小组对泉州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兴趣,首先从教材中梳理了泉州历史相关年表。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时期泉州历史概况
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宋朝因
①____的崛起,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不仅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又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在泉州,政府设立了②____负责管理商贸与征收商税
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海外贸易非常繁荣。13世纪,可·波罗经西亚、中亚抵达中国,在中国生活了17年,然后由泉州经海路回到威尼斯,后来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这本书对③____产生了重要影响
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明初④____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但后期伴随着政策收紧,泉州海外贸易受到限制
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⑤____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泉州地位逐渐下降

2.梳理完泉州的发展历程之后,小组发现,泉州唐以前和现代的发展史在教材中并没有提及,如果想要继续补充这两个时期的情况,成员可以搜寻哪些史料?

2018年,泉州以“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最终未能成功列入,2021年,泉州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再次申遗,终获审批。小组对比两次申报报告,发现本次遗产区面积是上次申报五倍之多,同时,新增了6处遗址,具体见下表。

第一次申遗16第二次增补6
九日山祈风石刻
(举行祈风仪式)
真武庙
(道教庙宇)
清净寺
(伊斯兰教寺院)
市舶司遗址
天后宫
(祭祀海神妈祖)
德济门遗址
(泉州城南门)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南外宗正司遗址
(迁居泉州的宋代皇族群体管理机构)
磁灶窑址老君岩造像伊斯兰教圣墓德化窑址
石湖码头洛阳桥江口码头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开元寺
(佛教寺庙)
六胜塔
(港口地标)
万寿塔
(港口地标)
安平桥遗址、
(连接泉州安海港,也是去往漳州、广州通道)
泉州府文庙

顺济桥遗址

3.新增的6处遗址,对原有内容作了哪些方面的补充?
4.根据上述信息,对比第一次,你认为第二次申遗通过什么路径重新诠释了泉州的价值?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你感受到泉州作为世界遗产展现了什么特征?
2023-12-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丝绸之路

材料一   贸易的主要产品是丝绸。出了让游牧部落觉得它珍贵以外,丝绸在古代还扮演着诸多重要的角色。在汉朝……成匹的丝绸经常被用作货币,或作为军饷,或作为中亚佛教寺院惩罚僧人的罚金。丝绸作为一种奢侈品的同时,还成为一种国际货币。

——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材料二   塞里斯国(即中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至罗马。

——【古罗马】普林尼《自然史》

材料三   下图为敦煌莫高窟盛唐壁画“胡商遇盗”图,图中文字:“……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赀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诗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冤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称其名故,即得解脱”。(图为:敦煌莫高窟盛唐壁画“胡商遇盗”图)



(1)根据提示,将下列商路填入表格后相应的横线处。(填字母)
A草原丝绸之路     B西南丝绸之路     C丝绸之路     D海上丝绸之路

商路

途径地区

(1)_______

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

(2)_______

从广州、泉州、明州等地出发,进入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

(3)_______

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亚欧大陆

(4)_______

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
(2)根据材料一,概括丝绸在古代扮演的角色。
(3)以下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表层或深层信息是(     
A.古罗马和中国已有丝绸贸易B.丝绸之路为两国贸易创造有利条件
C.古罗马很了解中国盛产丝绸D.古罗马已熟知中国丝绸的制造工艺
(4)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分析汉朝贸易的主要产品是丝绸的原因。
(5)请说明材料三对研究古代丝绸之路的史料价值。
2023-12-0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叙事塑造历史有历史学者认为,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往往具有“三重性”:作为历史学者眼中的历史事件本身,作为亲身经历者的切身感受,作为政治阶层的立场和价值诉求。

材料一:美国学者周锡瑞所著《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书目摘录(部分)

第一章   山东—义和团的故乡

山东的社会经济区

义和团的故乡

鲁西社会组织

山东士绅的分布

第二章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山东秘密宗教起义

刀枪不入和降神附体

晚清习拳者和秘密宗教

民间文化和农民村社

第三章   披着基督外衣的帝国主义

洋货进口的影响

……

材料二:

中国学者相蓝欣所著《义和团战争的起源》

书目摘录(部分)

第一章   清廷朝政的失衡
第二章   失控的洋人
第三章   德国式的帝国主义

   争夺势力范围与多变外交风云

……

   德国的炮舰政策与胶州湾事件

……

   清廷的困境与义和团的兴起

第五章   群情激愤的山东
第七章   威胁动武
第八章   通往冲突之路

……

材料三   “义和拳的纪律:不打人不抢老百姓的东西,就是和在教的间。”

——杨顺堂、杨高堂(山东德州小杨庄村民)1960年代采访口述

材料四   大臣刚毅认为“奉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中国近代史史料丛刊·义和团》

材料五   “见人即杀,亦不分辨,见有礼拜堂即放火烧之。”

——(英)普特南·威尔《庚子使馆被围记》

材料六:本年夏见,拳匪构乱,开衅友邦。……董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上谕》(1901年2月14日)

材料七: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关于义和团兴起的表述有何不同?
(2)分别概括材料三、四、五中亲历者眼中的义和团形象。
(3)材料六和材料七中对义和团的性质分别做了怎样的定位?
(4)综合以上三组材料,你如何认识义和团的“历史三重性”。
2023-12-05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大食物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其有着深厚历史渊源,是传统与当代、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统一。

材料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牧民》

食者,民之本也。                                     

——《淮南子主书训》

国家大本,足食为先。                              

——《宋史宋太宗二》

材料二:藕与蜜同食,可以休粮。                           

——宋《续博物志》

令天下卫所屯田军士人树桑百根,随地宜植柿、栗、胡桃等物,以备岁歉。

——《明大政记》

三月采食天坛之龙须菜,味极清美;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清《帝京岁时纪胜》          

材料三:大生产呀么嗬咳……军队和人民齐动员呀么嗬咳……人问我什么队伍……八路军呀么嗬咳……自己动手么嗬咳……丰衣足食么嗬咳……加紧生产……为抗战呀么嗬咳。

——歌曲《军民大生产》(1942-1943年)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幸福,为她增光。

——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1981年)

(1)材料一分别从哪些角度论证了食物的重要性?
(2)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食物来源包括哪些种类?
(3)材料三是诞生在不同年代歌曲的歌词选段,说出歌曲分别歌颂的历史事件。
(4)写出材料三中歌词的史料价值。
(5)根据材料一、二、三,总结“大食物观”的历史渊源。
(6)根据选必二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学习,为大家践行“大食物观”献计献策。
2023-12-13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文物说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将以下文物的编号与图中的字母所在文明区域进行搭配。
文物序号
图中字母
(2)如果要研究文明区域的政治制度,以上哪两种文物最具价值?
(3)在众多文物中,文献和实物史料性质兼具的是:________。(填编号即可)
2023-09-1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回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8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波云诡谲。在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冷战的同时,整个世界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表格的填空。
1945195519651990
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第二次柏林危机
危机
△东欧剧变
●德国统一
解体
●欧盟成立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成立
◆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现象。
◆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北美自由贸易区。
□1955年,召开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 会议。
□不结盟运动兴起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冷战爆发后,不仅有国家层面的对抗,在文学艺术领域也针锋相对,试图占领舆论高地。


⑦华盛顿的“和平鸽” ⑧《赫鲁晓夫给卡斯特罗拔导弹牙》
2.根据内容,判断两幅漫画作者的国别。(填字母)并分析两则漫画的史料价值。
⑦______   ⑧______(A.苏联       B.美国)
3.根据大事年表,你认为二战后的世界历史发展具有哪些重大趋势?
时间事件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召开
1967年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1990年两德实现统一
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诞生
2023-05-15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等级考)试题
9 . “宅兹中国”

西周青铜器何尊内铸铭文“宅兹中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1)就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而言,你如何看待何尊及其铭文的史料价值?

(2)“中国”的版图不断扩大,请将以下中国古代国家版图与朝代相对应(填写字母)。

秦朝:______;唐朝:______;元朝:______;清朝:______
(3)中国版图的扩大与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关系密切,请将以下文献与其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相对应。(填写字母)
《封建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______
《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______
《元史·地理志》:“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______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
(4)请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版图奠定的作用。
10 . “华夏”探源

历史学习中,“华夏”的称谓始于何时?最初的含义是什么?后来又有什么变化?这些问题引起了某班同学们的兴趣,他们围绕“华夏”的探源开展研究性学习。

(1)同学们在调查初期因溯源考虑,找寻了商代卜辞中________的记载,发现了“夏”字,指代夏朝遗民之族群;“华”字像一棵树上满是花枝的样子。(单选)(     
A.陶文B.甲骨文C.金文D.小篆
(2)随后,他们发现《尚书·周书·武成》中出现了“华夏”二字:“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这是目前认为记录了“华夏”一词最早的___________。(单选)(     
A.实物史料B.图像史料C.口传史料D.文献史料
(3)为探究“华夏”的含义,他们寻找了更多材料:

A.(西域高昌国)其风俗政令,与华夏略同,……文字亦同华夏,兼用胡书。

——《北史·卷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

B.臣闻……明王创业,必先(治理)华夏而后(治理)夷狄,广诸德化,不事遐荒。

——《贞观政要·安边第三十六》

C.天监否德,于是命运世祖肇基朔漠,入统华夏,生民赖以安靖七十余年。

——《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十二》

D.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以上材料体现了“华夏”的哪些不同的含义?请简要说明。
(4)自秦朝建立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后,各民族在频繁的交往与交流中,不断认同“华夏”这个民族称号。结合所学,从以下几个时期列举有利于促进民族之间交融的史实各一例:
秦朝:全国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汉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魏晋南北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华夏”探源过程中,有同学认为:对古代史研究最有价值的是考古出土的实物资料,它是通向历史真实的唯一大道,传世文献资料处于从属的地位。这个观点引起大家的争论。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说明理由。
2023-04-13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