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1872年在曾国藩等人的建议下,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平均年龄12岁的幼童留学美国,成为了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但在顽固派的阻挠下,1881年清廷即下令撤回留美学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某赴美公使)奏称:“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先已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顿,亦觉防范难周,亟应将该局裁撤”。

——奕䜣《奏请撤回留美学生肄业学生折》(1881年)

材料二   公费留学生非经特许,一律暂缓派遣,自费留学生除有国外奖学金或其他外汇补助费,无需请购外汇外,一律暂缓出国。已在国外的公费生,所学科目非军、工、理、医而出国已满三年者,应立即回国,已在国外的自费留学生,除成绩特别优良者外,无论学习何种科目,一律不给外汇。

——中国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修正限制留学暂行办法》(1939年)

材料三   大踏步走出去

时间

主要留学地

培养目标

国家政策

建国初期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

以工科为主,培养重工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

1957年,毛泽东会见留苏学生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1978~1981

大部分就读于美、德、日、英、法等国

以自然科学为主,培养改革开放急需的科技人才

1978年,邓小平说,“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教育部研究一下,花多少钱,值得”。

90年代以来

到2013年,留学生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

学科多元化,留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理想和国家需要求学

1993年,党中央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总方针。
(1)在洋务派的努力下,先后有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他们留学期间美国社会的状况是(双选)(     
A.召开制宪会议,制定《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B.治愈内战创伤,黑人状况有所改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开展工业革命,工业化进程如火如荼,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D.参与世界大战,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2)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中途撤回留学生的理由。
(3)结合材料三,指出建国初期中国向东欧与苏联派遣留学生的历史背景。
(4)综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中国追寻留学之路?
2023-04-1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但小明在研究历史时却发现,“醒狮”成为近代中国的启蒙符号与精神图腾,这是什么原因?凭着一颗好奇的心,他查阅了历史资料。

1898年7月,谢缵泰绘制了《时局图》,后来多次改动刊印。上有题词“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而由这样的“睡”中华与“醒”国民的意象,中国又有了“睡狮”与“醒狮”一类的名称。


(1)绘画是时代的反映。以下与《时局图》反映的时代背景相近的作品是(单选)(     
A.《盛世滋生图》B.《坤舆万国全图》
C.《雪夜访普图》D.《两江师范学堂全图》

陈天华在《猛回头》结尾唱道:“猛睡狮,梦中醒,向天一吼!百兽惊,龙蛇走,魑魅逃藏。改条约,复政权,完全独立;雪仇耻,驱外族,复我冠裳。到那时,齐叫道,中华万岁;才是我,大国民,气吐眉扬。”


(2)根据材料,陈天华的《猛回头》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

号称“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宣传家邹容,在他1903年写成的《革命军》中,直接将清末的中国比作睡狮,呼唤它的醒来:“嗟夫!天清地白,霹雳一声,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舞,是在革命,是在独立。”


(3)根据材料与所学,20世纪初,“革命军”通过了哪些努力去唤醒睡狮?

清末、民国时期涌现了许多《醒狮歌》,创办了许多以“醒狮”命名的期刊,成立了许多以“醒狮”为名的社团。在中华民族已到危亡时刻的1934年,满怀悲愤的徐悲鸿挥毫泼墨,创作了《雄狮图》,题词“新生命活跃起来”。

——胡阿祥《吾国与吾民——中国历代国号与古今名称研究》



(4)《雄狮图》中有题词“新生命活跃起来”,“活跃起来”指的是(单选)(     
A.和平建国B.宣传民主与科学
C.抗日救亡D.打倒列强除军阀
(5)经过研究,小明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根据上述材料,说明“醒狮”成为近代中国的启蒙符号与精神图腾的原由。
2023-04-1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当我们观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至少可以从五百多年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长镜头回看中,寻找导致或促成历史发展不断量变和质变的一些重要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1)结合所学,填写完成下表第2列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填空),并将下列正确的选项填入第3列“重大影响”的空格上(填字母,每空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不得分)。
A.资本主义                 B.多极化                 C.国家主权                 D.凡尔赛体系       E.和平民主                 F.整体化                 G.多元文明                 H.雅尔塔体系

世界大变局(国际格局、国际秩序的演变)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重大影响

1500—1900年

______、殖民扩张、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工业革命原本在世界上处于相对平衡的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的_________
格局逐渐被打破,形成了以英国、法国、俄国、德国等欧洲大国实力均衡为代表的、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三十年战争及1648年建立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________战争及1815年建立的维也纳体系确立了______原则,以及与此相伴相生的以欧洲大国任意安排欧洲其他小国和地区的强权政治原则;形成了西方大国的“势力均衡”原则和“欧洲协调”机制

20世纪

第一次世界大战、_____ 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并在实际上结束了欧洲的全球霸权时代,使国际力量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大西洋彼岸转移;打破了________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使以美国和俄国为两大力量中心的两极格局初露端倪
_______、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了欧洲的进一步衰落,并使美国和苏联成为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超级大国,形成了建立在____之上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

21世纪

中国、印度、巴西、东盟等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___兴起冷战结束后形成的“一超多强”国际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多强”的力量正在上升,“一超”的力量相对下降,国际格局_______和均衡化的趋势继续发展
(2)结合上表内容,关于国际格局的演变表述正确的是(三选)(     
A.大国和大国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是国际格局演变的基础和推动力量
B.都是战争的产物,都包括划分世界版图、宰割弱小民族、划分势力范围的内容
C.社会主义革命以及亚非拉民族民主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地位
D.重大的具有全局性的国际事件,是推动国际格局从量变到质变的决定性因素
E.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它的解体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
2023-04-14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一定程度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自身迁徙的历史。迁徙中的人们,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层面的碰撞与交融中,留下了他们的印记。某校历史社团开展了关于“公元3-6世纪欧亚游牧部落大迁徙”的探究学习,从四个主题中寻求他们的印记。
主题一   时空的印记

(1)按时间先后,将上述四幅地图排序,正确的是(单选)(     
A.②③④①B.②③①④C.②④③①D.②①③④
(2)观察图片,将②③两幅地图的标题补充完整。
图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势图。图③是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_______________示意图。
主题二:活动的印记

(3)图文所呈现的历史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4)嘎仙洞遗址发现对于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意义是(双选)(     
A.证明了嘎仙洞是鲜卑人的发源地B.可以明晰拓跋鲜卑部的迁徙路线
C.有助于研究鲜卑族早期历史文化D.为破解鲜卑人的文字提供了帮助

主题三:文化的印记

高祖孝文皇帝,讳宏,显祖献文皇帝之长子。母曰李夫人。皇兴元年八月戊申,生于平城紫宫,神光照于室内,天地氛氲,和气充塞。……三年夏六月辛未,立为皇太子。五年秋八月丙午,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大赦,改元延兴元年。……史臣曰:……(高祖)钦明稽古,协御天人,帝王制作,朝野轨度,斟酌用舍,焕乎其有文章,海内生民咸受耳目之赐。

——《魏书·高祖纪》


(5)根据主题三的材料,制作一张介绍主人公的人物卡片。
姓名:拓跋宏
民族:鲜卑                         父母:拓跋弘、李夫人
即位时间:_______________改元年号:延兴
谥号:_______________庙号:_______________
概括功绩:_______________,推动文教兴盛。
主题四:碰撞的印记

(6)公元3到6世纪的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使得一些国家灭亡,也让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下列史实能论证此结论的是(单选)(     
A.赫梯帝国的灭亡B.贵霜帝国的建立
C.西罗马帝国灭亡D.蒙古帝国的建立
(7)有学者说:“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积极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的某些技术。”这说明游牧民族的迁徙(双选)(     
A.体现了文明交流双向性特征B.拉开了世界整体化进程的序幕
C.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D.影响了欧亚大陆区域文化发展
2023-04-1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天圣令》中记载的令文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因旧文,以新制参定 (根据新的制度, 对旧的令文进行修订)”及“右令不行 (以上令文不再使用)”。其中的“旧文”“右令”   指的是(     
A.唐令B.宋令C.元令D.明令
2023-01-1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日本古籍文献中,保存了仿造唐令制定的《大宝令》等。最有可能将唐令传播到日本的是(     
A.波斯商人B.遣唐使节C.天竺高僧D.新罗侨民
2023-01-1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一个国家形成的历史见证。以下是秦朝、西汉和清朝前期的疆域图。请分别指出图片所对应的朝代,并依据图中信息说明理由。
2023-01-1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天圣令》发现后,学者致力于将其中的宋代令文复原成相对应的唐代令文。以下是其中一 条令文的复原:

宋令文:诸州税调庸配贮诸处……送纳讫,并具账申三司。
唐令文:诸州租调庸配贮诸处……送纳讫,并具账申省。
(1)与宋令相比,学者复原出的唐令有哪两处不同?任选一处,解释其变化的原因。
(2)学者复原唐令的依据,除唐代行政法典、相关学术研究外,还可以有 (双选) (     
A.出土的唐代官方文书B.唐代印刷的佛经
C.日本的古代法律文献D.唐代颁行的药典
(3)以唐令的流变和复原为例,谈谈后世文献在史学研究中的价值。
2023-01-1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天一阁所藏《天圣令》的形成时间和史料类型,下列选项与之相吻合的是(     
A.宋朝 文献史料B.明朝 文献史料
C.宋朝 图像史料D.明朝 图像史料
10 . 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因素的耦合,塑造出时代特征,请对下列时代特征进行判断,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
(1)春秋战国的特征是由早期奴隶制国家向封建大一统国家过渡(     )
(2)秦汉的特征是封建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
(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特征是封建大一统国家的分裂与民族交融(     )
(4)隋唐的特征是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商品经济繁荣(     )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