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君主”的权力。人类社会自国家产生以来,君主制就长期存在。
材料一   斯巴达的君主仅有有限的权力,主要是军事和祭司性质的首领……第二个政府部门是长老会议,由两位王和二十八位年纪在六十岁以上的贵族组成……并且是最高刑事法庭。第三个政府机关是公民会……但斯巴达政治中最高权威属于一个称为监察院的五人团体。

——【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在长达千年的中古时期,西欧逐渐形成了对君主权力的“丰富表达”。

《圣经》中的耶稣说:“凯撒的物当归凯撒,上帝的物当归上帝。”欧洲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法王)腓力四世召开了第一次三级会议,使得国王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材料三   近代以来的英国君主。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六、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9年,《权利法案》


(1)早期区域文明的君主。请将下表所列君主权力的观念,与其流行的地区相匹配。(填写字母)

A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

B

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我有如沙马什,照临黔首,光耀大地。

C

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常见的法老形象常手握权杖:“赫卡”权杖代表统治者、“万斯”权杖代表统一,“连枷”是亡故法老所持的权杖。
①古埃及(      )     ②中国(      )       ③西亚(      )
(2)材料一中当时斯巴达实施的是(     )(单选)
A.民主政治B.寡头政治C.君主专制D.封君封臣制度

(3)材料一中造成斯巴达的“君主”与上表中的君主权势不同的因素的(     )(双选)
A.文明交流程度B.生产方式不同C.地理环境差异D.年龄结构不同

(4)世界史上的“中古时期”是指(     )(单选)
A.公元前的一千年B.公元后的一千年
C.公元前5世纪—公元后5世纪D.公元5—15世纪

(5)根据材料二及所学,概述中古时期西欧王权的变迁。
(6)《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三概括法案规范国王权力的原则。
2024-01-1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合格考)历史试卷
2 . 思想与实践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美法资产阶级率先践行启蒙思想,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1)完成下列结构图(填写字母)
A美国南北战争 B启蒙运动   C美国独立战争   D文艺复兴   E日本明治维新

(2)以法律的形式固定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是进入近代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选择。请依据表内法律条款的内容,将法律文献与相应国家的法律文件相匹配。(填写字母)

国家与法律

法律文献(节选)

A法国《人权宣言》①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B《德意志帝国宪法》②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命其开会、闭会、停会及解散众议院。
C《合众国宪法》③本宪法所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
D《日本帝国宪法》④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
E《王位继承法》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思想与政治实践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3 . 19世纪城市环境问题初探。小钱同学由垃圾分类想到了历史上的污染问题,并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决定写一篇题为《19世纪城市环境问题初探》的文章。为此,他查找了大量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一   1858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了一幅反映泰晤士河的漫画,题为“沉默的强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下面有一行文字:

材料二   下表为19世纪世界部分城市人口的统计表(单位:千人)。

城市1800年1850年1880年1900年
纽约6469619123437
伦敦956261847676581
东京800——10501600
莫斯科2503656121000
上海300250300600

材料三   真正令人发指的,是现代社会对待大批穷人的方法。他们被引诱到大城市来,在这里,他们呼吸着比他们的故乡——农村坏得多的空气。他们被赶到城市的这样一些地方去,在那里,由于建筑得杂乱无章,通风情形比其余一切部分都要坏。一切用来保持清洁的东西都被剥夺了,水也被剥夺了,因为自来水管只有出钱才能安装,而河水又弄得很脏,根本不能用来洗东西。他们被迫把所有的废弃物和垃圾、把所有的脏水、甚至还常常把最令人作呕的脏东西倒在街上,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别的办法扔掉所有这些东西。     

——1845年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他不清楚这幅漫画是否可以作为研究城市环境问题的材料。请帮他判断这则材料的史料价值。
(2)依据材料二表格,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双选)
A.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B.亚洲国家的城市化起点低
C.世界城市化发展并不均衡D.城市在国家地位日益削弱
(3)东京在19世纪后期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单选)
A.废除农奴制B.废除黑人奴隶制
C.开展明治维新D.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4)依据材料三,恩格斯认为造成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有(        )(多选)
A.贫富差距问题B.卫生观念匮乏
C.工人队伍壮大D.市政管理的滞后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19世纪城市环境问题的认识。
2024-01-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合格考)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名片独特的事物或杰出的人物,以其承传的文化,往往成为彰显历史的名片。阅读下列内容,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以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给后人留下了恒久的记忆,成为世界文明的象征。

(1)请将下列图片内容与世界轮廓图中的大致位置相对应。(填写字母)

A.马丁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场景(绘画)

B.史诗著作

C.苏美尔人的战车(绘画)

D.珍妮纺纱机(绘画)

(2)丝绸和瓷器都曾是中国历史的重要名片,其中瓷器在异域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发生于(单选)(       
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儒家文化以其丰厚的历史积淀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国古代儒家先贤们深邃的思想成为中华文明的精神象征。

(3)下列儒家先贤思想按其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单选)(       
① “致良知”       ②“为政以德”       ③“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①③②

近代以来,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为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特征,成为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名片。

(4)将下列人物与其贡献相匹配。(填写字母)
A.但丁       B.甘地       C .列宁       D .玻利瓦尔       E.孙中山

人物

贡献

①提出了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提出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作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和手段。

③领导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实现独立

④被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⑤领导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5)基于上述历史名片所反映出的人类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特质,概括人类历史演进所呈现的重要特点。
23-24高三上·上海浦东新·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太宗“纵囚”历史上的“纵囚”(旧时官府暂时释放在狱罪囚还家并限期自动归狱,以为德政)曾引发后人的思考。

材料一   六年,亲录.(讯察)囚徒,闵.(怜悯)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赦免)之。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十六

材料二   (贞观七年,太宗谓侍臣曰)我有天下已来,绝不放.赦.(随意赦免)。今四海安宁,礼义兴行,非常之恩,弥不可数.(多次,唐太宗只实行过一次纵囚)。将恐愚人常冀侥幸,惟欲犯法,不能改过。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三   太宗之世,天下大定,道有使.(监察御史),州有刺史,县有令尉,法令密而庐井(乡里)定,民什伍以相保,宗族亲戚比闾而处……囚之纵者虽欲逋.逸.(逃亡),抑谁为之渊薮(隐藏)者?


(1)“纵囚”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念?
(2)唐太宗如何看待“赦免”?其理由是什么?
(3)解释王夫之认为囚犯必返的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唐太宗“纵囚”之举?
2023-09-2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上海浦东新·阶段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仅是福祉?ChatGPT 的问世再次引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材料一   人类生产工具和劳作方式的发展

材料二   两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


材料三   英(左柱)、中、美(右柱)工业生产占全世界比重的变化


——(瑞士)贝洛赫《1750—1980年国际工业化水平》

材料四   中国人感觉到遭逢旷古未有的变局,实自鸦片战争以来。其中又当分为两期:自五口通商以来,为我国饱受外国压迫的时代。从革命运动发生以来,则为我国受外力压迫而起反应的时代。……不论是中国人、外国人,大多数都说中国人进步迟缓,这是蔑视了历史上社会进化的规律,其实以中国之大,文化根柢的深厚,内地偏僻之处和现代的新文化接触的少,仅仅一百年,而能有如此的成绩,也不算坏了。

——吕思勉《中国民族精神发展之我见》(1940)


(1)将材料一的内容补充完整。
(2)观察上述历史地图,简述两次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的概况。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左柱)、中、美(右柱)工业生产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和所学,你如何看待科技革命的影响?
2023-09-24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上海浦东新·阶段练习
7 .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实践。社会主义经历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实践依据国情而呈现不同的发展道路。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时间轴的空格。

(2)为实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64年创立了(     
A.共产主义者同盟B.第一国际
C.巴黎公社D.布尔什维克党
(3)“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该观点的是(     
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D.卡斯特罗
(4)“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这条道路是下列哪一理论的组成部分?
A.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科学发展观
(5)综合本题信息,谈谈社会主义运动为何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023-09-24更新 | 68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上海浦东新·阶段练习
8 . 探寻历史的遗存。历史遗存是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也是重要的历史载体。以下是某校史学社团举办的“探寻历史遗存”的体验活动。

(1)请将上述图片中的场景与其在世界地图中的位置相匹配。(填写字母)

(2)社团成员按时序先后排列上述图片反映的史事,排在第一位的是①,第三位是②,第五位是③,(填写字母)
(3)以下是社团成员对上述史事的解释,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①图A建筑的修建者是苏美尔人。②图B是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件。
③图C中的史事直接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④图 D 中体现了美苏冷战的激烈对抗。
⑤图E指向的宗教对种姓制度形成一定的冲击
(4)上述哪幅图片反映的史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最大?请说明理由。
2023-09-2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探索与发展的中国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近代的屈辱,走向民族的复兴

(1)下列人民军队佩戴过的袖标出现的历史先后顺序是(     

   

A.1-2-3-4B.2-4-3-1C.2-3-1-4D.1-4-2-3
(2)请将下列歌曲与反映的时代匹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高潮《社会主义好》
巩固人民政权B.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歌唱祖国》。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D.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插曲
(3)下列图片反映了新中国农村的变革,请与历史事件匹配。

   

土地改革:______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______“大跃进”:______
(4)如图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发展,______属于阶段二的外交成果,______属于阶段三的外交成果(填写序号)。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参加万隆会议
C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
D中日建交
E参加日内瓦会议
F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结合所学,哪一历史事件是新旧民主革命的转折点?下图中,图2、图3、图4分别反应近代中国遭遇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6)上述图片反映出中国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造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7)结合上述所有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近现代中国形象的理解。
2023-08-09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近代中国的波谲云诡
(1)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大事年表。

   

(2)请将下列不同文献与相应的作者进行匹配(填写字母)
《四洲志》
《瀛寰志略》
《资政新篇》
《孔子改制考》
《新青年》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论持久战》
A.徐继畲B.洪仁玕C.陈独秀D.康有为E.毛泽东F.李大钊G.林则徐
(3)请将下列文献的特点填入表中空格(填写字母)
《海国图志》
《瀛寰志略》
《民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新青年》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A.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新文化运动主阵地
E.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F.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G.三民主义
(4)在下列条约中,大大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______
(5)在下列条约中,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是______
AB.C.D.
1.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3.赔偿2亿两白银;
4.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1.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协定关税;
4.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1.向各国贴款白银4.5亿两;
2.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各国可派兵驻守;
3.拆除大活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
4.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
1.增开天津为商埠;
2.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3.对英、法两国贴偿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6)综合上述所有材料,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哪些重大变化?
2023-08-09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