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3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阶段选拔方式或内容

“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 经中博士; 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摘编自《续汉书·百官志注》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摘编自《晋书·段灼传》

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具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 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抵言》

材料二:唐朝通过发展一支能管理全国的精干的官僚队伍,来巩固帝国政权⋯⋯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人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阶段①②③对应的选官制度及选拔标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2 . 《史记·货殖列传》描述秦汉时期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南朝沈约的《宋书》中却描述江南地区“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种变化(     
A.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经济结构有了一定突破
C.说明江南的条件优越D.源于北民南迁后加大了开发
7日内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中诗句反应出两税法(     
白居易“胡为秋夏税, 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 农力日已殚。”
柳宗元“蚕丝尽输税, 机杼空倚壁”
杜荀鹤“任是深山更深处, 也应无计避征徭。”
A.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B.抑制了土地兼并之风
C.简化了政府的税收名目D.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5年,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要消灭商品经济”。1921年,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我们要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退向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

——摘编自边丽冉《论列宁商品经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

材料二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宁经济思想的变化?结合所学概述列宁的“后退”措施在农业方面的体现。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在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上主要的改变是什么?如何评价斯大林体制?
2024-06-10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阶段性测试历史(必修)试题
5 . 唐代中枢机构运行状况与前代有所不同。宰相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下发诏令,原则上也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这反映出当时(       
A.行政效率有所提高B.中央决策实现民主化
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中枢对皇权具制约性
2024-06-0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据此可知,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B.诸侯王的鼓励和重视下而无所制也
C.铁犁牛耕出现促进生产力发展D.周王衰微井田制瓦解
2024-06-0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每一个朝代政权的稳固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材料二   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秦变周法,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世袭制下世代沿袭,虽有增减,但核心不变,这是几千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三   “汉水(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到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创新之处。这种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制度是什么?并分析其特点。
(3)根据材料三,“汉承秦制”中的“秦制”指什么制度?西汉初年采取了什么地方管理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是如何解决材料中问题的?
2024-06-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面是美国学者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一书的目录,从中可以看出贯穿全书的主线是(     
第一章发现新世界
第二章细菌战役
第三章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哥伦布将梅毒带回欧洲?
第五章新世界作为旧世界的农场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A.说明美洲对全球发展的贡献B.论证世界近代政治格局形成
C.阐述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D.基于生态环境视角解读历史
9 . 亲历其事并起到了关键作用的青年外交家顾维钧对巴黎和会的回忆如下:这对我、对代表团全体、对中国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中国的缺席必将使和会,使法国外交界至使整个世界为之愕然,即便不是为之震动的话。顾维钧提及的“中国的缺席”,其直接的结果是(     
A.拒签对德和约B.改变了西方列强的决策
C.收回台湾D.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2024-05-2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10 . 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由此可以看出,朱熹的主张是(     
A.理是万物的本源B.存天理,灭人欲C.格物致知D.隆礼重法
2024-05-2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