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权力下移,政治重心由周天子逐渐转移到公室、卿大夫集团。以统治阶级“内争”为特色的社会秩序急剧变动,最终造成了社会结构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极化。

——摘编自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材料二   “礼之用,和为贵。”“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主张相应的学派,简述这些主张共同宣示的理念。
2023-11-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2023-11-27更新 | 165次组卷 | 329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制度。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国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
2023-11-07更新 | 109次组卷 | 22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A.植根于民族发展的差异B.承袭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C.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D.巩固了国家疆域的统一
2023-10-03更新 | 541次组卷 | 40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清代奏折制度诞生后,拥有具奏权的督抚,遇大事时往往先通过密折与皇帝商议。因此,在与中央部臣讨论前,皇帝往往对事情已有定见,部臣的反对意见难以奏效。这反映出奏折制度(       
A.造成严重的任人唯亲现象B.强化了政务运行制度化
C.提高了中枢机构决策效率D.进一步加强了君主集权
6 .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
A.废分封行县制B.实行盐铁专营
C.废旧俗兴“汉化”D.实行“两税法”
2023-07-2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图展示的是1956年长春一汽全体职工写给毛泽东的一封信(部分)。信中内容反映了新中国(  )
A.工业化已经实现B.汽车产业领先世界
C.“一五”计划的成就D.三大改造正在顺利进行
2023-07-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民主革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次革命(     
A.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成功B.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C.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D.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到达重庆,各界欢欣鼓舞,民主党派代表、社会名流几百人,去机场迎接毛泽东。《大公报》报道说:“几百个爱好民主自由的人上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材料表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A.顺应了人民期盼和平民主的愿望B.全面阐述了中共反对内战的主张
C.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阴谋D.极大提高了中共在全国的影响力
10 . “南方部分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甘薯、玉米等新农作物引入中国并广泛种植”。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A.东晋江南开发B.唐朝的盛世局面
C.宋元的城市繁荣D.明清的社会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