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02 道试题
1 . 下表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内容(局部)的对比,考试内容的差异反映的实质是(       
项目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中国科举制(乡试)
考试内容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治
A.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B.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
C.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的升华D.英国选官制度是对科举制的借鉴发展
2024-03-02更新 | 118次组卷 | 36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是2010年在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中出土的郑和船队“海外代购”金锭,其正面錾刻有“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的铭文。这枚金锭是(       

A.东西方跨大洋贸易的证据B.明朝废除海禁政策的见证
C.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表现D.明代区域文明交流的产物
2024-03-01更新 | 118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欧洲人向美洲输出工业品,及其用工业品从非洲换来的黑人奴隶,在美洲换成白银,再把这些白银运往亚洲,换取亚洲的香料、生丝、绸缎、棉布、瓷器、茶叶、胡椒,运回欧洲。材料说明(     
A.新航路开辟后州际经济联系大大加强B.美洲和亚洲已成为西方工业品市场
C.掠夺非洲是西欧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D.亚洲主导了当时世界经济贸易活动
2024-02-28更新 | 904次组卷 | 84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柳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对下图中1540年以后英国麦价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A.近代工厂的兴起导致原料需求增加B.资本主义农场经营增加了粮食产量
C.大量金银流入西欧引发了物价上涨D.高产作物促进英国的人口大量增长
2024-02-20更新 | 729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积石中学与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6世纪以前,中国的茶叶、巴西的砂糖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消费品。17世纪初期,砂糖和茶在欧洲都是在药店里出售的贵重药品。19世纪,英国城市工人的早餐普遍包含红茶、砂糖。这一变化说明(     
A.海外贸易缩小了贫富差距B.工业革命改变了地区性饮食习惯
C.殖民扩张提高了消费水平D.世界市场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2024-02-19更新 | 290次组卷 | 4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下列古人类遗址与原始文化遗存,空间位置标示正确的是(     

A.①——大汶口文化B.②——河姆渡文化
C.③——北京人遗址D.④——元谋人遗址
2024-02-08更新 | 66次组卷 | 3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 岂是郑君之罪也!”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2024-01-29更新 | 198次组卷 | 200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这说明(     
A.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B.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
C.地理环境影响世界文明发展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2024-01-28更新 | 901次组卷 | 82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7世纪中叶,被医家奉为治病指南的《本草经集注》因存在种种不足和错误而显“不合时宜”,唐政府遂组织苏敬等二十余贤才集体重修了丰富严谨的《唐本草》,颁布后对国内外医药学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这体现出(       
A.国家力量助推医学发展B.中国医学技术领先于世界
C.唐朝政府内部人才济济D.技术更新有利于巩固统治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