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商朝末年,帝辛(纣王)率军征伐东夷,其间经过商丘并进行了占卜,卜辞上说:“壬寅王卜在商贞于亳。”在有关这场战争的甲骨文卜辞中,商王东征行进的顺序和需要到达的时间与传世文献对此事的记载完全相符。这反映出甲骨文(     
A.主要服务于战争需要B.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C.记载内容全面而详细D.已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2023-03-24更新 | 361次组卷 | 1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下表中有关鸦片战争的三组史料信息可知(     
道光帝“连衅”,“犯上作乱”者是不能长久的。
费正清(美国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根本上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陈旭麓(史学家)对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A.历史结论受人物视角的影响B.历史评价缺乏客观依据
C.历史事件是多种因素的结果D.历史解释反映历史真实
23-24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广西夏季水灾严重,而秋、春、冬季的旱灾也同样不轻。晚清时期广西旱灾22次,平均不到三年就发生一次,大规模的蝗灾就有21次。史料记载:广西飞蝗蔽日,如暴风骤雨之至,飒飒有风,所下之处禾苗菽麦嚼食一空。上述史料最贴切的研究主题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
C.三元里抗英D.义和团运动
2023-12-24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制度构建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宰相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

(1)据史料一、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表现及突出特点;
(2)据史料二、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汉朝在秦朝制度基础上进行了怎样的“改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产生的影响又是如何解决的?
(3)根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的作用。
2023-11-2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1378年,朱元璋命吏部甄别地方上来京的官员,“察其言行功能,第为三等,称职而无过者为上,赐坐而宴;有过而称职者为中,宴而不坐;有过而不称职者为下,不预宴,序立于门,宴者出,然后退。”该史料可用于探究明代(     
A.京察制度B.中央监察体制C.殿试制度D.朝觐考察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赋役是国家机器得以运转的保障。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古代中国的赋役制度也在不断调整。下列史料所反映的赋税制度,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②“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③“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   ④“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
A.④②③①B.②④③①C.④②①③D.②③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孝文帝改革(     
评价出处
礼俗之叙,璨然复兴,河洛之间,重隆周道,巷歌邑颂,朝熙门穆,济济之盛,非可备陈矣《魏书》
盖徒欲兴文治以比于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渐弛也《廿二史札记》
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文王政教兮晖江沼,宁如大化光四表《悬瓠方丈竹堂飨侍臣联句诗》
A.巩固了北魏政权的统治B.加快了鲜卑族封建化进程
C.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变化D.调和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并举,实现了政权与族权的结合。下述哪一史料记述能够体现这一特点(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
B.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孟子·滕文公上》)
C.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
D.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2023-04-08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贝恩德·施特弗尔在《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一书中写道:1973年11月5日,在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部长会议上,他们首次达成了“一致决议”:普遍降低石油产量25%。仅仅几周后又做出了原油价格翻倍的决定。……这种“石油封锁”对整个西方经济都产生了影响,并且从这里演变为一场全面的世界经济危机。这段史料的记述方式主要是(     
A.根据历史解释推出历史观点B.基于历史事实作出历史推论
C.基于历史叙述得出历史结论D.依据历史结论评价历史事件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末以前,所谓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太尉掌管武事,时设时废。《汉书》往往每逢大事,辄载:“事下丞相、御史。”唐代的行政中枢又有了很大的变化。“若论其实,侍中、中书令在唐方为真宰相,余以他官参掌者无定员,但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知政事、参知机务、参与政事及平章军国重事之名者,并为宰相",即宰相的构成愈加复杂,中枢权力更加分化。

——摘编自施建雄《王鸣盛论汉唐之际政治制度的得失》

材料二   通过这一调整,朱元璋大大地提升了皇帝的权力,致力于实现其所谓的“上下相维,大小相制,防耳目之壅蔽,谨威福之下移,则无权臣之患”的构想,然而改革的弊端也立时显现。据史料记载,自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前后八日间,内外诸司送到皇宫里的奏章,共有1160件,共计3291件事。大小事务都要汇集到皇帝那里作出最后决断,对皇帝的个人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摘编自李子龙《虽无宰相之名 实有赞襄之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汉代相比,唐代宰相制度的变化,并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对宰相制度所采取的措施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