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曾侯乙编钟于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青铜礼乐重器。两周时期,礼乐制度发达,钟文化也蔚为大观,曾侯乙编钟正是这种礼乐文化集大成的产物。编钟的铸制集中反映了范铸技术的新水平。全套编钟共65件,钟架长7.48米、高2.65米,钟体总重量达2500多公斤,是名副其实的编钟之王。编钟及钟架、钟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音律学专著。对编钟的研究,印证了七声音阶、十二律、十二个半音体系、一钟双音、和声概念在中国先秦的存在。同时,这些文字也是楚系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书法总体偏于美术化,是南方花体篆书的典型。

——摘编自刘玉堂、张硕《文化史视野下的曾侯乙编钟》

材料二   在唐宋时期。家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重视,出现了家训的范式,并且在方法上、形式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相对系统的家法和族规,从而家训开始以一种系统化的形态出现。同时儒学的重新整合和复兴,为唐宋时期家训的理论化奠定了思想基础。……新儒学的出现,使唐宋家训开始理论化,从而为唐宋家训由上而下的系统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

——摘编自陈志勇《唐宋家训发展演变模式探析》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将鸦片战争以来国人追求思想解放的潮流提升到了“对传统求解放”这样更加自觉和深刻的层面上来。同时,长期积累的盲从西方的非理性倾向也被放大了。“对西方求解放”这一新的诉求的提出,不仅是欧战后西方现代思潮变动的影响所致,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自身的可贵超越。

——摘自郑师渠《完整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内涵》


(1)根据材料一、概括曾侯乙编钟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元素。结合所学,指出商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史料价值并简述该时期青铜铸造业发展概况。
(2)根据材料二、简要指出唐宋时期家训呈现的新特征。结合所学,分析“新儒学”对宋朝基层教化所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求解放”和“对西方求解放”的主要表现,并分析新文化运动实现“可贵超越”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契约的有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69-1487年徽州427件土地买卖契约使用宝钞、谷物、绢布、白银情况


——据万明《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等整理

材料二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明清福建经济契约文书选辑》

材料三   目前发现的契约文书呈现出数量多、分布广、价值大等特点,是中国历史变迁最生动的载体,它们就像一个个的点,是古人经济交易活动最真实的写照。日本学者寺田浩明认为:只要接触过明清时期民间文书史料集的人都会认为,当时的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或日常的社会关系都是依靠这些相互性“契”或“约”来支撑的。

就契约文书的内容与格式而言,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又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从此出发可以让我们对于中国文化有更为深层的理解。

——摘编自仲伟民等《契约文书对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1)写出材料一中反映白银使用情况图例的序号,说明判断的理由。
(2)根据材料一、二、提炼明朝土地买卖的相关信息。
(3)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概述契约在经济与社会中的作用。契约文书“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又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反映出中国文化有何特点?
2023-11-12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早期中华文明,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二是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前一个点需要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来认识,即需要知道考古学家对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存所作的区系划分,以及主要区系各自的特点。后一个点是指夏、商、周三个王朝的统治特征。从石器时代到西周,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的作用非常突出,但如果没有传世文献的帮助,考古材料的价值也就无法充分发挥。下列项中,对此叙述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由于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成为了解和认识早期中华文明特征的唯一路径
B.对于研究早期中华文明而言,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其史料价值相当
C.传世文献往往出于后人的追述和概括,史料价值不高
D.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是了解上古历史的基本途径
2023-10-31更新 | 26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周陵,相传为西周文王、武王陵墓。陵前分别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立“周文王陵”“周武王陵”墓碑一通。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咸阳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勘探后,发现此二陵有类似早期秦王陵园的兆沟,园内采集的瓦当、板瓦等标本也为战国时期产物,据此推断该两墓为战国晚期秦王陵墓。由此可见(     
A.考古是还原史事的重要手段B.古史传说均不具备史料价值
C.距离史事越近的史籍越可信D.史事的考证离不开考古发掘
2023-11-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早期中华文明,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二是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前一个点需要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来认识,即需要知道考古学家对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存所作的区系划分,以及主要区系各自的特点。后一个点是指夏、商、周三个王朝的统治特征。从石器时代到西周,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的作用非常突出,但如果没有传世文献的帮助,考古材料的价值也就无法充分发挥。下列项中,对此叙述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考古材料是了解和认识早期中华文明特征的唯一路径。
B.甲骨文、青铜铭文以及其他文献记载等全部属于文献资料。
C.传世文献出于当时人追述和概括,有绝对的史料价值。
D.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是了解上古历史的基本途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8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把敦煌壁画的著名故事重新绘制并拍摄为动画片《九色鹿》。下图为今天看到的壁画原图(图1)和动画片的图画(图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1属于第一手史料,图2属于第二手史料
B.图2真实地还原了图1的原貌
C.图1只有历史研究价值,图2只有传播价值
D.图1有助于图2的传播和普及
2023-10-17更新 | 73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百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勋章     大英政府陆军部寄给张全杭的信封

注:上图是一战结束后, 英国陆军部寄给张全杭一枚“战争勋章”。勋章为铜质,直径3.6、通长15.6厘米,正反面有不同图案,正面为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头像:背面图像为一名手持短剑的骑马士兵,上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马蹄下有骷髅等图案,这些数字和图案表示一战的时长以及战场上的人员伤亡。

材料二 “东北四省与台湾、澎湖群岛为已经失去五十年或十二年以上之领土,而能获得美英共同声明归还我国,而且承认朝鲜于战后独立自由,此皆为国民革命之主要目标与期望,而今竟能发表于三国共同声明之中,实为空前未有之外交成功也。”

声明正式公布后,立即引起国际舆论的极大反响,当地多份报刊纷纷加印版面,刊登三巨头以及蒋宋夫妻的大幅照片,并发表《日本帝国之丧钟》的社评,赞扬“中国在对日作战之地位极为重要”,亦“为亚洲方兴未艾之强国”。

——摘自高素兰编《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等

材料三 十八大以来,周边外交的一个巨大进展就是将中亚和东盟确定为两个优先方向,两个板块,一东一西,一个在海上一个在陆上,体现了周边外交的立体感。中亚和东盟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两个重点地区,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两个首倡之地。在经贸合作领域, 东盟连续三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自建交起已增长100多倍。地区政策的形成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进展,表明在中国的思维方式里,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动不再只聚焦于中国自身的利益诉求,而是以整个地区的共同利益为目标。更为关键的是,中国积极参与地区制度化建设,不断深化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机制。

——摘编自方长平《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成就》


(1)从史料载体的角度,指出材料一中“战争勋章”和“信封”的史料类型,并说明其历史价值。结合所学,写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有关中国问题的决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三国共同声明”的名称,并简述“空前未有之外交成功”的具体成果。从东方主战场的角度阐释时评赞扬“中国在对日作战之地位极为重要”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概括“将中亚和东盟确定为两个优先方向”的必要性。结合所学,举例说明21世纪中国在这两个地区参与“制度化建设”的努力。
2024-01-0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图为《九章算术》书影,该书成书大约在公元1世纪,其中记载的很多试题都是徭役赋税问题。比如:“今有北乡算八千七百五十八,西乡算七千二百三十六,南乡算八千三百五十六。凡三乡发徭三百七十八人。欲以算术多少衰出之,问各几何?”衰,衰分,即按一定标准的比例分配。算,指算赋,就是人头税。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九章算术》是国家治理的产物 ②它是古代中国数学的代表作 ③从史学角度说,它具有史料价值 ④根据百姓意愿计算所缴赋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12-0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梁启超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这主要表明(  )
A.史料决定了历史价值观B.主观因素制约史料价值
C.历史需求影响历史记忆D.一手史料往往并不可靠
10 . 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回眸中朝关系,展望中国式现代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与新罗保持了长期、频繁的友好往来。但从文献史料中,我们只知道朝鲜半岛一方港口有唐恩浦、党项城等,而且其均为朝鲜半岛人士朝唐的出发地。然而,入唐使者返回着陆地是何处?人们知道的并不多,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金石碑志史料提供了新罗僧侣、使者返回港口的相关资料。

——据拜根兴《朝鲜半岛现存金石碑志与古代中韩交往》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罗与唐朝友好交往的方式,说明金石碑志史料的价值。结合所学,简述高丽王朝仿效唐朝制度的表现。

材料二   多少天我们同日月相伴,爬过白雪皑皑的高山,涉过刺骨寒冷的冰河,身体像刀割一样的生痛。我们不能有光,敌机在头上盘旋……阳历新年我们是在大雪纷飞向南挺进的路上度过的,按实说确实是艰苦的,但一想到祖国人民现在正是歌舞尽欢的快乐时光,我们就觉得特别有意义,我们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摘自志愿军战士谢伟礼家书

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抗美援朝的胜利和意义时指出,抗美援朝是靠党的正确领导得来。抗美援朝是中国对美国霸权和强权的反击,是为了维护整个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充分显示了中国对和平的追求和对朝鲜独立自主的维护。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在全面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中勇毅奋进、不懈斗争。

——摘自郭培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经验借鉴》


(2)写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年份。阅读材料二,提炼“谢伟礼家书”体现的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概括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经验借鉴”。
2023-06-1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年高一下学期学考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