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北宋最著名的药物学著作是唐慎微所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该书除系统收集上自《神农本草经》,下迄唐宋各家医药名著外,还收集经史外传、佛书道藏、地方志、诗赋等书中有关药物的资料,保存了大量民间用药经验。这一成就
A.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改变了重道轻器的传统
C.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汇D.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价值
2021-02-04更新 | 310次组卷 | 10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说明图1为三晋通行的由青铜农具镈演变而来的铲形币。

2为齐国、燕国通行的刀类青铜铸币,由农具、手工工具和日常用具——刀演变来。

3为楚国流通的铜贝——蚁鼻钱。

4为半两钱,形制为圆形方孔,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5为南宋行在会子库钞版(即南宋印会子的铜版)。


(1)从史料类型、艺术价值、技术价值方面概括材料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货币演变”为主题,撰写一篇解说词。(要求:观点明确,内容详实,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商朝甲骨文亦称“甲骨卜辞”,卜辞内容以王室占卜为主,兼卜渔猎、农事。“甲骨卜辞”一般由序辞(叙述占卜的日期和人物)命辞(记录占卜的具体事情)占辞(记录占卜结果)验辞(记录事后应验的情况)四部分构成。据此可知,甲骨文
A.具有研究商代历史细节的史料价值
B.真实记录了商代“四民”的生活状况
C.构造了我国成熟的汉文字书写系统
D.推动商王室贵胄文化普及到了民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为了完成“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研究性课题,小明收集到以下史料,按照史料反映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②"那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电
③“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对下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何尊的铭文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河南洛阳)之事。其中有“宅兹中国,自兹义民”句。
大约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的《尚书》在《梓材》篇中也记述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文中有“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句,这是“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文献中。
A.“何尊”是实物史料,《尚书·梓材》是文献史料B.《尚书·梓材》记录的比“何尊”更详细准确
C.二者记录产生于同一时期D.“中国”特指西周王室的成周洛阳
6 . 下面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的签订对社会的影响的几段史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外开始公开勾结B.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C.美德联合镇压义和团D.帝国主义控制了全中国
2021-10-05更新 | 330次组卷 | 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杜佑(诗人杜牧的祖父),自幼读书勤奋,经传之外,尤其重视历史典籍的学习。十八岁开始从政,从县丞起步,后来担任地方刺史、淮南节度使乃至宰相。杜佑虽位及将相,仍常手不释卷,孜孜以读。杜佑少时亲眼看到过开元、天宝的盛世,但他一生主要活动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因此,他专心于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得失,意图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为施政的张本。杜佑历经36年著成专叙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通典》。《通典》综合历代史志中有关典章制度的资料,分门别类,竟委穷源,以收会通之效,为史书编纂开辟了新的途径。在《通典》中杜佑还发展了史书自注的方法,他的注文大致可分为释音义、举故典、补史事、明互见、考史料五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杜佑还冲破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思想的桎梏,表现出历史进化的观点。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资料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杜佑撰写《通典》的背景条件,指出其撰书意图。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评杜佑对中国史学发展的贡献及其治史精神。
2021-04-2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一件青铜礼器都是随着贵族地位而来的权力象征性的徽章与道具。青铜礼器中大量狰狞的纹饰,使王公贵族附上莫须有的神力,成为王权的守护者。青铜礼器与兵器是被国王送到他自己的地盘去建立他自己的城邑与政治领域的皇亲国戚所受赐的象征性礼物的一部分,然后它们又成为沿着贵族线路传递下去的礼物的一部分。青铜礼器获得这等意义是因为它们与在仪式上认可了建立在亲属关系上的贵族政治的祖先崇拜祭仪之间的联系关系。同时也因为它们是只有控制了大规模的技术的与政治的机构的人才能获得的珍贵物品。说到底的话,背铜器是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的。

——据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等

材料二   我国大约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利用铜。到了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臻于成熟,春秋战国时期更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出土的大量精美的先秦青铜器,例如展示了酒礼器中至尊气象的四羊方尊,湖北随县出土的大型编钟等,看到当时青铜冶铸技术所达到的高超境界。除大量的青铜器之外,还总结出有一定合理性的青铜合金配比规律,即按照青铜器的不同用途的性能要求,配置不同比例的青铜合金。这就是《考工记》中记载的“金有六齐”。

——摘编自金秋鹏《中国古代科技史话》

材料三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种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卜辞的内容,绝大部分与殷商王室有关。小至殷王的耳鸣、牙疼,大至年成、祭祀、征伐,无不以殷王或王室为中心,其他非卜辞的刻辞也是如此。因此,认定它是殷代王室的档案,是可信的。甲骨文卜辞的文句都很短,而西周出现了上百字、数百字的铭文。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及其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是甲骨文能比拟的。金文又多讲求押韵。西周较长的铭文都比较注意纪时,显然更利于仔细地记述历史事件。对于认识商周,特别是西周的历史文字,金文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据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铜器成为“权力象征性的徽章和道具”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特点?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商代和西周的代表性文字,并说明它们的历史价值?
10 . 《明史》对巡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线索解读,学界普遍接受。但仔细对比《明实录》等原始材料,就会发现这条线索太粗,遗失了许多重要的史实,易产生对巡抚制度的错误认识。这说明
A.历史解释需多种史料实证B.原始材料印证史实最可靠
C.正史对史实的解读较模糊D.历史解释是否科学难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