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1 . 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下图为秦“右丞相印”封泥,在下列研究主题中,它最适合用来研究秦代
A.中央政府机构的设置B.手工业经营发展水平
C.监察制度的运作方式D.地方职官体系的变迁
2021-12-23更新 | 247次组卷 | 2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普通班)
2 . 下表所示为不同史籍关于刘邦“约法三章”的记载。由此可推知
史籍记载
《史记》(刘邦)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汉纪》(刘邦)与秦人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三国演义》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

A.史籍记载的真实可靠性B.西汉政府意图取信于民
C.汉政权取胜的重要保证D.小说没有史料研究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面是关于秦朝法律的历史记述
历史记述出处
(陈涉等人)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服役)失期,法(指秦律)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御中发征(役)乏弗行费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斥责六日)到旬,费一盾;过旬,费一甲,水雨(不能动工),除兴(免除本次征发)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简中的《徭律》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秦律》久远记载不明B.有关《秦律》的史实还有待考证
C.《史记》史料价值不高D.只有《徭律》的记载才真实可靠
2021-12-04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宋代社会流动"这一活动主题,搜集了如下材料,并得出了结论。

材料一   唐人所著的《登科记》,记录了以进士科为主的及第者名录。清人徐松在此基础_上进行考证,编撰了《登科记考》一书。近些年来,一些学者依据新出土的资料,对此进行了考证、增补,在其进士及第者之中,可以确定其家庭出身的有1085人。其家庭出身比例如图7所示:


材料二   宋代部分谣谚

谣谚类别引文
富儿更替做经济谣袁采《袁氏世范》:兼并之家见有产之家子弟昏愚不肖,及有缓急,多是将钱强以借……并息为本,别更生息,又诱勒其将田产折还。法禁虽严,多是幸免。惟天网不漏,谚云“富儿更替做”,盖谓迭相酬报也。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谣汪洙《神童诗》: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一时同榜用三人政治谣洪迈《容斋续笔》:本朝韩康公、王岐公、王荆公亦同年联名,熙宁间,康公、荆公为相,歧公参政,故有“一时同榜用三人”之语,颇类此云。
只重衣衫不重人社会谣普济《五灯会元》:五陵公子争夸富,百衲高僧不厌贫。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
结论:宋代社会日趋平民化。
(1)从研究宋代社会发展变化的角度,指出材料一、二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兴趣小组所得出的结论。(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5 . 据先秦文献记载,商朝都城多次迁移。后经考古发掘证实,商朝的都城遗址早期主要在郑州一带,晚期在安阳。这说明
A.历史解释呈现多样性特征B.考古发掘更具价值
C.历史研究需多重史料互证D.文献记载真实可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关于启的继位,《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而《战国策·燕策一》则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对于上述记载的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史家立场决定其史料的价值B.历史记载混乱难以获知真相
C.越接近当时的记述就越准确D.多种资料互证利于辨伪求真
2021-12-29更新 | 145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备考诊断联考(一)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32-1935年间,以农村经济破产为题材的小说创作达到了兴盛。1935年后,此类经济题材小说数量相对减少。这说明
A.币制改革使社会彻底摆脱经济困境B.经济生活的变迁影响文学艺术发展
C.世界经济危机对农村冲击最大D.经济题材小说的史料价值较高
2021-05-23更新 | 333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根据下表(即“漫威在冷战期间创作的英雄与相关情节简表”)信息,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艺术作品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B.美苏在文化领域相互攻击
C.美国社会反苏恐苏的情绪高涨D.美国对苏联进行文化渗透
2021-10-25更新 | 30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尹达在《衷心的祝愿》中写道,“在这些疑说纷纭、似是而非的神话般的古史传说中是否有真正的社会历史的素地(素地:基础)……(考古学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这些神话的传说自有真正的史实素地,切不可一概抹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三皇五帝历史上确有其人,史书记载真实可信
B.古史传说都带有神话色彩,古史传说未必可信
C.三皇五帝来源于文献史料,史料价值高于实物
D.实物史料与古史传说印证,互证成功价值可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直隶省内第一家纱厂——直隶模范纱厂创办于19143月。1913年,经直隶省行政公署核定,委托南通大生纱厂从英国购买设备,于次年3月在天津、河北宇纬路西买地建厂;19154月正式开工生产,生产了大约有5000纱锭。厂长王竹铭把模范纱厂办得井井有条,所生产的“兰虎牌”棉纱在市场上可以与日本的“兰风牌”“兰鱼牌”棉纱瑰美。建厂之初颇为顺利,但好景不长。纱厂是直隶公署的官办企业,经常遭受无理盘剥,省长曹锐甚至企图将它攫为己有,终于在恒源帆布有限公司经理章瑞廷的怂恿下,1919年,把模范纱厂作价51万元官股与恒源帆布有限公司合并。在此基础上,曹锐、章瑞廷又招奉系军阀张作霖、山东督军田中玉、黑龙江督军鲍贵卿、直隶议会长边守靖、河务局局长宋文轩、长芦盐运使王鹿泉和冯国璋长子冯伯崇等私股创办了资本额为400万元的恒源纺织有限公司,直隶纱厂虽作为它的北厂继续存在,但作价为51万元的官股被历届政府当作押金向银行借款,先后被卖掉。

——摘编自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近代河北史要》


从材料中提取三条信息,并分别说明其对研究20世纪初期直隶省民族经济发展的史料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