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上, 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做了题为汉代之前的丝绸之路的主题演讲,从考古发现出发,详解了欧亚大陆早期的文化交流。在演讲结束时他指出汉代张骞通西域,并非丝绸之路的开始, 而是开启了古代东方与西方交流的新时代。即由零星地、断续地、小规模地民间交流转变为大规模地、持续地、官民结合的交流。

史料①:《穆天子传》记载了约三千年前周穆王西游会见西王母的故事, 并有周穆王送给西王母“锦组百纯(匹)”的记录。(穆王与西王母会见的地点大约在今天甘肃、青海和新疆一带)

史料②:在秦始皇陵西侧一座古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文物全部都是秦时期的器物。其中金骆驼(如下图)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单体骆驼。 金骆驼属于“双峰驼”造型, 工艺精致,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


史料③:俄罗斯阿尔泰地区巴泽雷克墓出土的丝织品(约公元前5世纪)。

——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资料整理


指出史料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根据这三则史料说明“汉代张骞通西域,并非丝绸路的开始”的理由。
2023-11-2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是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之墓。迄今已出土1万余件(套)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奢华生活。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重要文物列表

1木牍约200版,竹简约5000枚。包括《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孝经》《医书》《五色食胜》等。其中不少为失传的古代典籍。
2孔子徒人图漆衣镜摆放在刘贺床榻前,是集屏风、衣镜为一体的“屏镜”,上有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孔子像。
3粮库内发现有水稻、粟、甜瓜、梅等多种可食用植物遗存。
4大量黄金货币和金银饰的车马器,仅金器就有478件,重量约115公斤;种类包括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金版等,以及以金银技法(鎏金银、错金银、包金银等)加工的车马器等。
5具有典型北方和西北风格的银质车马器“大角羊银当卢”,是内地出土最早的“带有回首式走兽纹的马具”。
6作为编钟架构件的鎏金青铜钩取骆驼,是长江流域较早出现的骆驼形象的文物。

——摘编自王子今《海昏侯墓团考古与西汉史的新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秦之间政治制度“大变局”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反映的西汉中晚期的社会状况。
2023-11-04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考古发现与历史新知】

材料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是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之墓。迄今已出土1万余件(套)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奢华生活。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重要文物列表:

1

木牍约200版,竹简约5000枚。包括《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孝经》《医书》《五色食胜》等。其中不少为失传的古代典籍。

2

孔子徒人图漆衣镜摆放在刘贺床榻前,是集屏风、衣镜为一体的“屏镜”,上有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孔子像。

3

粮库内发现有水稻、粟、甜瓜、梅等多种可食用植物遗存。

4

大量黄金货币和金银饰的车马器,仅金器就有478件,重量约115公斤;种类包括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金版等,以及以金银技法(鎏金银、错金银、包金银等)加工的车马器等。

5

具有典型北方和西北风格的银质车马器“大角羊银当卢”,是内地出土最早的“带有回首式走兽纹的马具”。

6

作为编钟架构件的鎏金青铜钩取骆驼,是长江流域较早出现的骆驼形象的文物。

——摘编自王子今《海昏侯墓园考古与西汉史的新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反映的西汉中晚期的社会状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昏侯墓的发现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约公元前4世纪的巴泽雷克古冢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两个马鞍的鞍褥,其中一个由中国华丽的丝绸做成,并绣有凤凰等图案,另一个则盖着绣有走狮图样的西亚画布。这些文物反映出
A.中国纺织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领先
B.东西方文明远距离交流历史悠久
C.文明交流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
D.丝绸之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方交流
5 . 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再爆重大发现,现已出土了黄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见下图。四川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工艺可媲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A.夏商时期B.商周时期C.周秦时期D.秦汉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据考古发现,浙江杭州良渚文化遗址的瑶山11号墓出土了不少玉器和纺织器具。这些文物无论从种类上还是品级上都堪称良渚文化女性墓之最。由此可知,当时(     
A.养蚕缫丝技术领先B.阶级分化现象明显
C.氏族成员共同劳动D.女性贵族掌握权力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为聚落生活的安定提供了保障,这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郭家庄的160号商代墓中出土了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出土了 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摘编自杨育彬《河南考古50年》

材料三   《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所谓“公作”,就是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分地”则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这种“公作”与“分地”的区别,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从160号商代墓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归纳当时哪些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耕作方式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8 . 据考古发现,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具有鲜明的古蜀特征,其中铜尊、玉璋等众多文物,具有中原特征。这反映了(     
A.中国早期国家已经出现B.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C.蜀地文明源于中原文明D.古蜀地区青铜冶炼技术高超
2023-01-11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80年代,江西省文物部门分别在永丰、樟树、九江、湖口等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烧土块中发现有稻草和谷壳的痕迹,还出土了石斧(砍伐工具)、石锄(翻土工具)、石刀和石镰(收割工具)等器物。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当时江西(     
A.先民开始用火烧烤食物B.原始农业已经兴起
C.稻作从北方传播到江南D.具备初始国家形态
10 . 下表为考古发掘出的部分唐朝文物统计表。表中信息可印证,唐朝(       )
出土地点出土文物
马来西亚的彭亨唐代四耳瓷尊
印度尼西亚唐三彩
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晚唐时期长沙窑瓷
A.国内商品经济繁荣B.海外贸易得到发展
C.中外文化交流频繁D.制瓷技术领先世界
2023-11-09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