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全面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积极
影响
政治有利于民族交融,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______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经济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______,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思想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技术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消极
影响
政治①君主专制的加强使皇权极度膨胀,这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皇权至高无上,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使政策不断失误;②为官者则畏首畏尾、唯命是从,助长了官场因循守旧、______、贪污腐败之风
经济______政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新的经营方式的发展
思想闭关自守政策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______的发展
外交闭关自守政策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2023-09-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四单元单元整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厂主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某一处,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工厂主对工人的进厂、离厂、吃饭、喝水甚至大小便的时间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工人进厂、出厂和饮食都是在钟声所指示的一定的时间进行的。在工厂的内部,每人都有指定的位置和严格限定的老是一样的任务。”

——摘编自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马克思在1870年9月公开说:“由此可见,法国工人阶级正处于极困难的境地。在目前的危机中,当敌人几乎已经在敲巴黎城门的时候,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法国工人应该执行自己的公民职责,但同时他们不应当为1792年的民族回忆所迷惑,就像法国农民曾经为第一帝国的民族回忆所欺骗那样。他们不是应该重复过去,而是应该建设将来。唯愿他们镇静而且坚决地利用共和国的自由所提供的机会,去加强他们自己阶级的组织。”

材料四  马克思在1871年4月12日称赞巴黎工人时说:“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在忍受了六个月与其说是外部敌人不如说是内部叛变所造成的饥饿和破坏之后,他们在普军的刺刀下起义了,好像法国和德国之间不曾发生战争似的,好像敌人并没有站在巴黎的大门前似的!历史上还没有过这种英勇奋斗的范例!”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厂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厂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分析《共产党宣言》诞生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材料四中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的评价是否矛盾,并简要阐述理由。
2023-04-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1)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晚期以后,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及流通领域进步的表现。
(2)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分工发生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023-04-2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厂主将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固定在某一处,随着机器的节奏不停地做着机械运动,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用机器。工厂主对工人的进厂、离厂、吃饭、喝水甚至大小便的时间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工人进厂、出厂和饮食都是在钟声所指示的一定的时间进行的。在工厂的内部,每人都有指定的位置和严格限定的老是一样的任务。”

——摘编自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厂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厂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分析《共产党宣言》诞生的时代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关于“工人革命”(工人运动)有什么认识?
5 . 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历代统治者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削弱地方势力,赵匡胤便把所有的地方军队编为中央军队——禁军。派人做一些木人发给各地方作标准,凡是体格符合标准的壮丁,都编入禁军。地方剩下的都是些老弱残疾,编为厢军,他们只能修桥补路,要造反也造不起来。此外,地方自唐以来,一个大州管几个小州,叫支郡。宋代取消支郡,一个州就只能管一个州。把州郡的财政也收归中央,又规定以文人知州郡,这样,即使一个大州也不能和中央抗衡,地力就不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邓广铭等《中国古代史讲座(下)》

材料二   元朝在完成全国大统一以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固定为辽阳、陕西等十行省,成为地方的最高统治机关。行省于地方事务,无所不统,与宋地方长官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掌的体制相比,元的行省拥有的权力要大得多,但仍是“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行省制度的设制,是由当时境土辽阔、交通不便,以及蒙古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内地原来深刻的矛盾没有缓和,而民族矛盾又形尖锐的形势需要所决定的。行省制度一直为后世所沿行,其区划也基本上从元代开始确立。

——整编自周良霄等《中国断代史系列·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初为削弱地方势力而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措施产生的消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行省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指出行省制度创立的意义。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材料一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的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年4月10日)

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首先从农村开始,一方面是因为农村是受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压抑较严重的社区,从相对意义上说,很多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在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下,农村与城市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且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农村占很大比重,使得农村的经济制度变迁可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进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也说明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市场化方向是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方向。

——摘编自许经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回顾与思考》

材料三   ……完成国家计划,税利比上年增长的,奖金可以适当增加;未完成国家计划,税利比上年减少的,奖金要适当减发或停发。

……企业内部使用奖金的形式,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决定。可以采取记分发奖、浮动工资、计件超额工资等形式……要体现出鼓励先进、奖勤罚懒、多劳多得、奖励超额劳动的精神。

……企业应按上级核定的比例,分别建立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职工奖励基金和后备基金。企业发放奖金应从提取的职工奖励基金中开支……不准挪用生产发展基金、新产品试制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和后备基金发放奖金……

——《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发放奖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一九八四年四月十六日)

材料四   19796月,广东省委和福建省委向中央递交了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出口特区的建议。715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广东、福建两省的报告,指出: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19808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了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厦门设置经济特区。从此,中国迈开了向世界开放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步。经济特区逐步建立起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它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许多方面先行一步,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同时,特区还有着联系港澳台地区的政治意义,为“一国两制”的设想提供了实践支持。

——摘编自王蕾《中国经济特区创办的前前后后》

主题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

材料五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是中国进一步参与全球竞争和全球治理的必然要求。可基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时代逻辑三重向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内涵。改革开放是对“中国如何发展”重大历史问题的有效探索,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对世界局势做出了科学判断,对时代要求做出了重大回应,在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的同时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摘编自吕伟《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重逻辑审视》

材料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从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揽“四个伟大”,擘画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路线图,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进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能力提升*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国营企业奖金制度改革的特点。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国营企业奖金制度改革的背景。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广东和福建创办经济特区的有利条件。
(6)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广东和福建创办经济特区的意义。
(7)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意义。
*历史纵横*
(8)据材料六应用所学的知识,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的地位及其关系。
2023-11-1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7·纲要上第27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7 . 官员的选拔体现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中国古代官员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即位后,改革选官制度。汉武帝创建太学,以儒家经典教授诸生,成为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武帝还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元光元年,建立察举制度,实行考试选拔人才。汉武帝打破商人不得为吏的旧传统,重用了一批精通本业的商人。同时,选官用人不论民族、出身,唯德、才是举。完成了由汉初的“功臣政治”向“贤臣政治”的转变,为武帝开创盛世奠定了人才基础,在中国古代选官史上具有开拓意义。

——摘编自王国民《汉武帝选官用人的改革》

材料二: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三:宋代对科举制进行了整顿与改革,使之更加完善。且宋朝皇帝十分重视选拔文士治国,所以科举取士至宋朝时达到了极盛。两宋时期,进士科共开118科,录取进士42000余人。开宝六年,宋太祖在讲武殿亲自主持进士科考的复试,从此确立了殿试制度,此后又形成了乡、省、殿三级考试……为杜绝请托舞弊之风,淳化以后相继制定了锁院、糊名、誊录、磨勘等制度,从而把科举考试基本上建立在了公平竞争的基础上。

——摘编自马茜华《中国古代选官主导方式演变述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选官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对隋唐政治产生的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达到极盛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荣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三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西周时期都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周代“统治机制”的内容及其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秦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积极影响,并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的名称。
2023-10-1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安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

材料二 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 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 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导致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概括五四运动中各社会阶层的不同斗争形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因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积极影响。说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当代学子的现实教育意义。
10 . 自行车是近代工业社会中常见的大众交通工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行车……因为国人习性和习俗,不役人的就役于人,很少肯使用自己的力气,为自己服役,所以只有坐车和抬轿拉车,除了使用自己天然的两腿走路之外,自己坐车自己使力会被人笑话的,因之自行车虽传到了我国多年,还是未被扩大的利用。

——方平《自行车传入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反应》

材料二   1915年,日本出口中国自行车总价值达到55687关平两,占全年总进口价值的59.70%,以绝对优势位列第一,……而此时日本自行车工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未羽翼丰满,相对仍在襁褓中的中国民族自行车业,优势虽然已经十分明显,但与欧美诸国自行车工业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战结束后,待欧美各国自行车工业恢复元气,重新大量输入中国市场后,日产自行车的市场竞争优势则不再明显。

——徐涛《自行车是怎么在中国流行起来的》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民国初期中国自行车市场发展呈现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淞沪商埠督办公署所发布的《脚踏车取缔章程》在中国的自行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部章程是国人单独针对自行车交通安全所发布的第一部法律法规。19283月,上海特别市政府参照《脚踏车取缔章程》核准颁布《上海特别市暂定稽查脚踏车罚则》。

——摘自李晓楠《自行车在近代中国》


(2)根据材料三,分析自行车的普及对城市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原因。
2023-05-1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