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上海租界与社会变迁

上海租界是旧中国租界的荤荤大者,其规模、形式都最具典型意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某校史学社分小组开展了“上海租界与社会变迁”的主题学习。

小组1:探究上海租界的起源

材料一:……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1842年《南京条约》

材料二:允准英人携眷赴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居住……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人租赁……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1843年《虎门条约》


(1)材料一、二都与近代中国的哪一场战争相关(单选)(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列强通过这场战争获得的特权有(三选)(     
A.资本输出B.内河航运权C.领事裁判权
D.传教权E.协定关税F.外国公使驻京

小组2:梳理近代上海大事年表
(3)将下列选项填入“上海近代大事年表”编号所处空格中。(填选字母)
A青年杂志B.洋务C.义和团D.维新E.太平天国F.民报G.新文化H.五四
时间大事
1843上海正式开埠
1853响应①运动的小刀会起义爆发
1854租界的市政机关——“工部局”正式产生
19世纪50年代以后上海取代广州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通商口岸
19世纪60-70年代为了自强、求富,②派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一批军事和民用企业
19世纪80年代上海诞生了仿洋机制品公司,孕育了民族工业的创建,如阜丰面粉厂
1882上海电光公司创办,电灯开始逐步取代煤气灯成为上海城市照明的主力
20世纪初汽车在输入上海,有轨电车也在租界出现
1915陈独秀在上海(租界)创办:《③》(刊物)
191965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响应④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921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租界)召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3:寻找孙中山眼中的上海租界

材料三:凡市政之最要者,铁路之改良,街衢之清洁是也。试游上海之公共租界,其道路之宽广为何如,其街衢之清洁为何如,宁波何尝不可仿此而行?

——孙中山1916年在浙江宁波演说,《孙中山全集》第3

材料四:上海是我们中国的领土,在租界之内,大多数做生意的是中国人,纳税的是中国人,劳动的也是中国人,试问中国有没有人在上海工部局里头能够有大发言权呢?中国人能不能够在上海工部局里头议订法律来管理上海呢?我们在上海是主人,他们由外国来的都是客人,他们居然反客为主,在中国的领土之中组织一个政府来加乎我们之上,我们人民不敢过问,政府不能管理……所以中国现在不只是全殖民地,比全殖民地的地位还要低一级。我就这个情形,创立一种新名词叫中国是“次殖民地”。

——19241125日孙中山《在日本神户欢迎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9

(注:此次演说群体主要为日本神户当地的民众)


(4)概括材料三、四孙中山眼中的上海租界。从史料来源和史料内容的角度,推测孙中山两次演讲的意图。
(5)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如何认识上海租界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
2023-04-12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现代化

材料一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215年,国王签署《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原则
1628年,国会通过《权利请愿书》,限制国王的征税权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
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
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
1836年,洛维特领导成立“伦敦工人协会”
18361848年,宪章运动
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
18841885年,第三次议会改革

材料二   1945年,成立了协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时的运行机制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帮助维持黄金与美元基本固定的汇率,由此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48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开始临时运行,其主要职能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而逐渐降低各国的关税。凭借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大量涌现、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战后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主要西方国家GDP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年份
国家
195119591960196919701979
法国4.85.74.1
美国3.34.23.2
日本7.211.66.1
联邦德国6.95.03.3
英国2.63.02.3
意大利5.56.63.2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影响近代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
(2)20世纪50—70年代初被称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评析这一现象。
2023-04-01更新 | 447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拿破仑与清仁宗

拿破仑·波拿巴(1799-1815)与清仁宗嘉庆(1795-1820),两位同时代的统治者,其命运和历史遗产大相径庭。

材料一:四年……大学士和珅有罪,及尚书福长安俱下狱鞫(审问)讯。

九年……以搜捕三省馀匪(白莲教)净尽……

十年……御史蔡维钰疏请查禁西洋人刻书传教。得旨:一体查禁。

二十年……两广总督蒋攸铦疏陈查禁鸦片烟章程。得旨:“洋船到澳门时,按船查验,杜绝来源。官吏卖放及民人私贩者,分别治罪。”

——《清史稿·仁宗本纪》

材料二:

波拿巴……及其追随者决定诉诸武力,实行雾月政变(1799年11月9日)。

1804年,……波拿巴则以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姿态出现于世。拿破仑诸法典……还把一向存在的法兰西特征固定下来,这就是社会方面的资产阶级、法律方面的平等主义……

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最终正式的、无可挽回的解体了。拿破仑……把他的德意志附庸国组成……莱茵联邦。

1812年,法兰西皇帝进入莫斯科……(法国)大军不复存在了。

1815年,……滑铁卢会战……拿破仑……被再次流放。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     

——恩格斯《德国状况》

1814年,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写道:“……看到法国人离开时还是有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嘉庆……较诸拿破仑大起大落的生涯,可谓运气极好。但他们在东西两半球留下的历史遗产呢?恰好相反。……嘉庆帝的统治,却使富甲全球的中国,“内囊里将尽”……

——朱维铮《重读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完成大事年表。
时间清仁宗事迹拿破仑事迹
1799发动政变,扳倒权臣和珅发动雾月政变,建立军事独裁




明令禁止西洋人刻书传教





进攻莫斯科战役大败
1815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拿破仑的面相。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对“嘉庆运气极好,拿破仑大起大落,但他们在东西两半球留下的历史遗产恰好相反。”这句话的看法。
2023-12-13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某研究小组以“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为研究对象,制作了如下大事年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上半叶世界大事年表

序号时间事件
1905年伊朗爆发立宪革命
1916年德法在凡尔登地区激烈交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2年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1930年甘地进行“食盐进军”运动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3年桑迪诺领导武装斗争迫使美军撤出尼加拉瓜
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1939年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1)根据材料,参照示例,把表格填写完整。
研究主题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历史事件
示例:世界大战与动荡②⑦⑩⑪
(2)任选一个研究主题,说明其研究价值,并设计一组研究问题。
(3)若要进一步研究“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一方面的材料并说明理由。
2023-01-12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是根据新华通讯社国内资料组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980》整理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相关“大事”(部分)。表格内容反映了该时期我国外交(     
时间事件
1953年进行抗美援朝战争,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1964年中国与法国正是建立外交关系,法国成为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大国
1965年周恩来应邀率团参加在印尼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十周年庆祝活动

A.灵活与务实的特点.B.促成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彻底摆脱了外交困境D.完全突破了意识形态束缚
2023-04-26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讲)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太空卫星火箭发射大事年表

苏联

美国

1957年10月,发射第一颗人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1960年6月,通过了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计划,包括载人登月、火星和金星任务。

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1号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1965年3月18日,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在上升2号任务中进行世界上第一次太空行走。

1966年2月月球9号在月表首次完成软着陆。

1975年7月15日,联盟-19飞船发射,与阿波罗飞船组成阿波罗-联盟测试体。

1982年3月1日,金星13号着陆器成功着陆,并存活了127分钟。

1986年2月20日,和平号空间站主体发射升空。

1988年11月15日,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首飞成功。

1958年1月,第一颗卫星探索者1号发射成功。

1960年5月,阿波罗计划被提交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1962年8月27日,金星飞掠器飞掠金星,成为世界上第一艘成功的深空探测器。       

1965年6月3日至7日,爱德华·怀特在双子星座4号任务中完成美国首次太空行走。1966年5月30日-6月2日,勘测者1号发射升空并完成月球表面软着陆。       

1969年7月16日至24日,阿波罗11号的两名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着陆行走。

1973年5月14日,最后一枚土星5号火箭搭载天空实验室升空。       

1975年7月15日       ,联盟-19飞船发射,与阿波罗飞船组成阿波罗-联盟测试体。

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摘编自《美苏太空竞赛历年卫星火箭发射以及历史事件介绍》

材料二     1958年,中国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列入国家科学规划,组建机构并开展相关学术研究活动和实验设备的筹建工作。创业之初经历了经济上、技术上种种困难的中国航天事业,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1964年6月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运载火箭。1968年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70年4月24日,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1985年10月,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共发射了1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这些卫星为地质、测绘、地震、海洋、农林、环境保护等国民经济部门和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通过一系列航天活动,中国已经建立了各类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发射设备和测量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试验和生产的基地;建成了多个能发射各类航天器的发射场。组成了由控制中心、地面台站和测量船构成的卫星测控网,造就了一支富有经验的航天科学技术队伍,从而有能力不断开拓航天活动的新领域。中国航空航天工业在为国防、国民经济和科学研究直接服务的同时,还努力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推广和转移先进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甘肃省科协信息中心《我国航天发展历史回眸》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发展太空技术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在发展太空技术方面与美苏的不同之处。
(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太空技术发展给你的启示。
2023-06-14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近代山西在发展中前行,传承中创新。从下面大事年表所列“第一”中,能提炼出最恰当的主题是(     
主题:
1882年第一个官办近代企业——太原新药局(生产弹药)
1892年第一个民用工业企业——太原火柴局1901年第一所高等学府——山西大学堂
1905年第一所师范学校一山西师范学堂1907年第一条铁路线——正太铁路(建成通车)
1908年第一所测绘学堂——陆军测绘学堂……
A.获得新生的军事工业B.工业化建设中的山西
C.发展新式的近代教育D.近代化探索中的山西
2023-10-2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向明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纱厂“新生”。

吴淞社区小王同学报名参加了小区组织的“故乡行走一日游”活动,活动的目的地是“半岛1919文创园区”(位于蕰藻浜与泗塘河交汇形成的半圆地带)。

小王同学发现文创园区曾经是大中华纱厂和华丰纱厂的旧址,纺织机、运煤输送带、出渣口、钟楼等这些带着纱厂历史印记的元素也被一一保留下来,曾经的厂房、车间、仓库而今被改造成为设计工作室、艺术展示空间、婚礼会馆、创意体验中心等文创产业聚集地,旧时的纱厂重获新生。

活动结束后,小王同学收集与整理有关大中华纱厂和华丰纱厂的资料供学习

材料一   大中华纱厂和华丰纱厂大事年表   

大中华纱厂华丰纱厂
1919年,上海聂氏家族发起筹建大中华纱厂
1922年,正式开工,其规模和设备在当时是中国第一流,雇工上千
1925年,纱厂由郭氏家族永安纺织公司收购,改名为永安纺织二厂
1930年,增设永安四厂
1942年,日商强制组成永丰公司
1945年,郭氏家族收回永安二、四厂
19559月公私合营永安第二棉纺厂
1920年,沪上巨商王正廷、张英甫等人集资创办华丰纱厂
1921年,建成投产
1926年,出售给日华纺织株式会社第八厂(日资)
1931年,改名为华丰工场(日资)
1943年,改名为吴淞工场(日资)
1946年,国民政府接管,改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八纺织厂
1950年改名国营上海第八棉纺织厂
1958年,公私合营永安第二棉纺厂、国营上海第八棉纺织厂合并组成国营上海第八棉纺织厂,成为上海生产力最大的纱厂,员工超万。
20世纪90年代,上海国有纺织业开始调整转型,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向“科技+时尚”转型。
2008年,由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对上海第八棉纺织厂进行了全面重新改造,转型为“半岛1919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上海“滨水时尚新地标”。
2014年,纱厂遗址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材料二   ……民国11年以后,民族棉纺织业受到日商企业的排挤和打击,……大中华纱厂第二次招股未能足额,……只好承办公司债,承受高额利息重负。加上外商纱厂联合压低纱价的倾轧,终于使这家开办不到3年的模范工厂被迫出售。

——摘编自《上海纺织工业志》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国家无暇东顾,纱布进口锐减,市价突飞狂涨,纱厂连年大利,给中国发展棉纺织业以良机……。至民国11年,上海新设华商纱厂19家,新增纺锭487222枚,占全国新增华商纺锭的47.6%。

上海棉纺织业的建厂高潮转瞬即逝,接着进入萧条时期。……从民国20年到1949年,上海纺织工业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曲折发展阶段。……上海沦陷后,租界以外的华商厂均被“军管理”,由日军委托日商纱厂经营,倍受掠夺。……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棉花来源断绝,交通阻隔,纺织品销路锐减。两年后,日伪又对纱布实行强制收购,上海的纺织工业又一次陷入困境。

抗战胜利初期,由于原棉缺乏,电力不足,资金短缺,纺织企业的开工率一般只有50%左右。……但是,随着国民党统治区经济的崩溃,上海纺织工业再度陷入困境。民国378月,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同时施行物价管制,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此举使上海民营纱厂遭受巨大损失。

——摘编自《上海纺织工业志》


(1)材料一大中华纱厂和华丰纱厂创办初期的企业性质是(单选)
A.外资企业   B.洋务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国营企业
(2)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上海国有纺织业开始调整转型的背景是(单选)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初步建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依据材料二,概括大中华纱厂被迫出售的原因。
(4)依据材料三,概括民国时期上海民营纱厂的经营状况。
(5)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纱厂“新生”?
2023-03-2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祖国统一

郑氏提出台湾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康熙帝坚持台湾问题是国内问题,不同于外国。(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台湾一平,地方初定,蠲(免除)徭税差役,施行展界开海……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出康熙皇帝对台湾地位的认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1883

为督办台湾事务大臣,筹备抗法;后,又授福建巡抚,加兵部尚书衔。

1884

上“遵筹整顿海防讲求武备折”;赴台,阻挡法军侵占基隆;淡水大捷。

1885

法对台增兵;镇南关一战,茹费理内阁倒台;法军撤出基隆、澎湖;台湾设省。

1886

设官脑总局、磺务总局(台湾地区盛产樟脑、硫磺),一度将樟脑收购权交给商人。
设抚垦总局,兼任抚垦大臣,令地方官“教之(当地民众)耕耘,使饶衣食”。

特设商务局,在新加坡设分支机构招商局(通商局),招募华侨商股;定购10艘轮船,成立轮船公司;委令招股集资修建台湾铁路,拒绝英国旗昌洋行的承办要求。

1887

正式提出新行政区划方案,建置三府、一州、十一县、四厅。
铺设沪尾至福州川石山、安平至澎湖妈宫港海底电缆;设电报总局。
设铁路总局,聘外国技术人员负责设计、测量工作。
办西学堂,开英文、法文、地理、历史、测绘、算术、理化等课程。

1888

(到1888年)筑10座新式炮台,以澎湖为海防建设的重点,于台湾北部地区面对日本作重点设防;创办以制造枪弹为主、兼务修理军械的军事工业;整编全台防军。

改革旧有铺递驿站传送法,设邮政总局,发行邮票。

1891

台北至基隆段铁路竣工通车。
(2)某班在“近代台湾发展”主题展板中出具一张大事年表。结合所学知识为这位台湾军务大臣写一份解说词。要求:依据解说词的基本结构,如标题、主体、结尾;充分利用相关素材;准确把握解说对象的特征、本质和意义;用词准确,不少于150字。

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

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

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同志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我们坚信,只要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2017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

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我们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针对的是

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

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2022年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和十九大报告相比,二十大报告对台湾问题的论述,有哪些新发展。
10 . 表1、表2是近代英国报刊业大事年表(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党报时期”

时间概况
16401660出版30多种报纸和新闻印刷品,如保皇派创办的《神圣帝国信使报》《学院信使报》,国会派《公民信使报》《不列颠信使报》等,报道英国革命、国会、皇室的新闻。
1665《牛津公报》创刊,英国第一份真正的报纸,报道官方新闻及社会新闻。
1688“光荣革命”后,辉格党创办《辉格考察家》《自由人》,托利党创办《考察家》《每日新闻报》,由一些文化名人为其撰稿,报道两党活动。
1731《绅士杂志》创刊,主要报道国会问题。

2“商业报刊时期”

时间概况
1785创办《泰晤士报》。该报售价低廉,致力于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及时报道法国大革命的进程,后跻身英国一流报纸行列。
1801非政治性的《每周快讯》在伦敦创刊。
1837英国工人宪章派左翼领袖奥康瑙尔创办《北极星报》。
1855《每日电讯》创刊,售1便士,是英国最早的“便士报”,成为廉价报纸的先驱。
1862共有报纸1165家,杂志213家。
1896北岩爵士创办《每日邮报》,报道内容贴近市民生活。

——摘编自王达奇《简述西方国家报业的发展阶段及规律》

(1)据表1,指出英国报刊业的特点。
(2)据表2,说明英国廉价报纸流行的原因。
2023-11-1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