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
2023-08-16更新 | 573次组卷 | 56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新近热播的电视剧《大秦赋》,讲述了老秦人热血奋斗的励志故事。“东出马踏六国,归来鼎定天下”。始皇嬴政,宏业初成,华夏由此一统一同,国家注定走向强大。在秦统一六国过程中,最后一个被灭的是(     
A.赵国B.楚国C.齐国D.燕国
2023-08-03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蕴含的主要意义,概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023-08-01更新 | 516次组卷 | 62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西非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经济体系、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合作,增强集体自力更生能力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相继建立。这些组织的建立(     
A.消除了南北差异B.深受欧盟成立的影响
C.改变了多极化趋势D.冲击了国际经济旧秩序
2023-08-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锻炼身体人人强壮》是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宣传画。该作品(     
A.展示新时期体育运动的巨大成就B.鼓励大家积极投身三线建设
C.重在鼓励民众参加体育运动热情D.用浪漫的手法表现时代风貌
2023-08-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鸦片战争前后,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士大夫首先冲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的教条束缚,掀起一股“悉夷”、“知夷”、编纂舆地著作之热。他们(     
A.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B.改变国人“天朝上国”的心态
C.旨在获取符合国际惯例的外交礼仪D.完全抛弃了清朝闭关自守的政策
7 . 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内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     
A.增加了财政收入B.推动了监察机制的完善
C.扩大了御史权力D.促进了封建制度的转型
2023-08-01更新 | 174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一位学者对唐宋时期美术家的地域分布所做的统计,有人据此得出“经济重心南移导致文化重心南移”的结论。这一分析过程(     
唐宋时期美术家地域分布表
朝代中原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其他
唐朝73%11%6%10%
北宋63%17%10%10%
南宋6%26%65%3%
A.严谨解读了材料的内容B.准确运用了唯物史观
C.忽视了政治因素的影响D.所依据的史实不正确
2023-08-01更新 | 163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正常的海外贸易,一度陷于停顿。

——普通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初统治者实行的对外政策,并指出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外交”同“屈辱”总是“中国的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平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普通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1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摘编自《中国外交史》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并分析其制定的主要原因,简要列举新中国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

材料四   “中国同任何国家没有结盟的关系,完全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1984年)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
2023-08-0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果以“别了,雅尔塔”为主题发言,应该选择哪一事件作为“别了”的标志(     
A.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B.第三世界崛起
C.欧盟的成立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023-08-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