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50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在中国汗牛充栋的经、史、子、集各类典籍中,可以发现我们的先民有过“兼爱、非攻”“礼运大同”“庄生梦蝶”“归墟五神山”之类美好的理想或奇妙的玄想,唯独难以找到海外扩张、征服世界的狂想。学者意在说明我们的先民追求(     
A.和平自守B.一统天下C.修身齐家D.抵御外侮
2024-01-2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从周平王东迁前后开始,“中国”的周边地区,特别是南方的“蛮夷”地带,除了移居中原的,当地的人们也越来越愿意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主动向“华夏”靠近,逐渐转化为“中国”。促使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分封制的瓦解B.宗法制的强化C.诸侯国的强大D.生产力的进步
2024-01-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发明陶器是人类第一次改变了自然物的性质,使它适合人的需要。现在我国最早的陶器出土于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距今8000多年,从那时到仰韶时代前期,制陶业有长足发展。据此判断,这一发明出现和有长足发展应在(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铁器时代
2024-01-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战国策》载:赵武灵王路过磁县,听上层社会普遍反映,周绍是“父之孝子,君之忠臣”,便赠送玉器酒食求见,周绍托病推辞。后来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改革,就赐给他胡服,任命他为教导王子的“傅”。这反映了当时(     
A.官吏选拔任用重视德行B.儒家忠孝思想成为主流
C.察举制度不断发展完善D.地方有举荐人才的权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代的地契分为“红契”和“白契”,红契是政府或法律认可的产权凭证,土地交易后由政府在契尾加盖政府印章,相当于官府颁发的财产所有权证。白契是民间买卖土地房屋时,由交易双方协商拟订,有中人作保并签名盖章。此做法(     
A.确保了政府赋税收入B.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维护了小农合法权益D.缓和了尖锐的社会阶级矛盾
2024-01-25更新 | 65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口号(部分)

时间口号出处
1922“打倒军阀,打倒(除)列强”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发言
1928“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论述中国革命
1935“停止内战,争取民主,实现抗战”毛泽东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194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日报》社论
1946“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与美国记者的谈话
1947“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中共中央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1949“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新年献词

——整理自东南网《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历史口号》


根据材料,任意选取一个口号,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对该口号进行解读。(要求:写出选取的口号,从口号提出背景、影响等方面进行解读)
7 . 每个年代都有它的流行语,无论你是否喜欢它,它都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人们心中尘封的记忆。下列属于1956-1966年流行语的是(     
A.人民公社、学习雷锋、大庆精神B.土地改革、五年计划、抗美援朝
C.阶级斗争、两弹一星、乒乓外交D.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包产到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是中共党史上重大事件的发生地示意图。下列表述与图中序号相一致的是(     
A.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
B.②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C.③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D.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 . 1747年乾隆帝发布上谕:“从前各处乡绅,恃势武断,凌虐桑梓,欺侮邻民,大为地方之害。及雍正年间,加意整饬,严行禁止,各绅士始知遵守法度。……乃近日旧习复萌,竟有不顾功令,恣意妄行。闽省为尤甚。”这表明清代(     
A.福建省的民风彪悍B.地方分权形势严峻
C.基层治理有待加强D.专制皇权受到挑战
10 . 美国国会中,有一种通称“参议员礼貌”的惯例,即总统提名各州联邦官员时须与该州同属一党的参议员协商,否则总统的提名往往难以获得参议员的批准。迫于可能遭到拒绝的压力,总统不得不遵循此种“礼貌”。这体现了美国(     
①分权制衡原则   ②国会是权力的中心
③实行政党政治   ④文官制度难以为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