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10 道试题
1 . 造成灾难的一个很明显的原因,就是那种浪漫主义的想法,以为把人民巧妙的组织起来,便能增加生产力,精神比经济因素对生产更有效力。基于这种认识,中共当时(     
A.建立生产合作社B.发动“大跃进”运动
C.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2 . 下图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该画展现了民众使用中国瓷器饮茶的场面。这一画作体现出(  )

   

A.茶叶已成为法国民众生活必需品B.以欧洲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形成
C.商品流动推动了文化交流国际化D.欧亚地区民众饮食结构趋于一致
2023-08-28更新 | 187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楚雄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重要的特征,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历史上,也曾存在过种姓制度,但印度的种姓制度最森严,存在的时间最久。复杂的生态、语言、宗教、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等因素都对种姓制度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社会动荡的情况下,种姓观念所蕴含的秩序性有很大价值。新的统治者经常引用种姓的等级观念在附庸农民和次级种姓中树立权威,他们将宗教法规和委任管理联系起来以证明其权力的合法性。印度独立后,国大党的领导人想要取消种姓制度,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但是鉴于种姓制度的影响力和对民族国家建立的重要性,即使国大党也难以消除种姓制度的顽疾。尼赫鲁曾指出:“种姓制度及其相关的许多东西是完全不协调的、反动的、拘束的,并且是进步的障碍。”同时他又认为:“在印度人们保持着种姓制的条件下,印度终归是印度。”

——摘编自李建阁《印度种姓制度的嬗变》

材料二   印度学者维兰德拉·辛格指出:“印度种姓制将亲族、地位、等级、职业、阶级、人种(文化)以及权力等都协调地组织为一体,创造出一个强大、错综完整的分层体系。这个体系十分适合早期国家组织治理下的农业生产,因为它严格地区分了主要生产资源的所有者和非所有者。”

——摘编自张红《试析印度的原工业化及其中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度种姓制度能够“存在的时间最久”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2023-08-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保山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城,作为人类文明史的典型建筑遗存,在世界文化遗产领域拥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某学者将长城的文化遗产价值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长城,超大型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建筑遗产。

长城,中国农牧交错地带人地互动的文化景观。

长城,亚洲内陆交通沿线文明交流的重要纽带。

长城,中华民族坚韧自强、众志成城、包容开放的精神象征。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史所学知识,对学者提出的“长城的价值”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8-2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保山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相传上古时代的神农氏首先发现茶叶的饮用价值。把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不仅仅作为一种生活需要,是从唐朝陆羽开始的。他的《茶经》影响至今,根据《茶经》的记载,茶起源于巴蜀之地,之后茶叶朝东南西北各方向传播。朝东,日本、高丽有不少僧人和使者来到大唐学习,并携带茶种回国种植;往西,作为商品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中亚和西亚;往南,到越南、缅甸、印度,大约始于9世纪开始饮用茶;至于北,则是五代和北宋时越过河套地区传到北方游牧民族区域。古代的中央政府利用茶来掌控和协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因而就出现了“茶马互市”。古代的中国茶传播,由于航海技术还不甚发达,除秦汉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邻国韩国、日本之外,主要还是陆地传播。来自中国的茶与世界各地的民俗民风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茶文化和饮茶习俗。

——摘编自余锋《从茶与咖啡的普及历程看中西方文化及传播差异》

材料二   17世纪,荷兰人通过海上贸易把中国茶传入欧洲后,再由欧洲移民带入北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取代荷兰成为欧洲茶叶贸易的霸主,将中国茶叶输送到伦敦,再将茶叶转销给欧美各国。19世纪中期,所有欧美国家需要的茶叶大都从英国输出,英国基本垄断了欧美茶叶贸易市场达一百多年之久。英国为了摆脱对中国茶叶贸易的依赖,在亚非洲的殖民地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坦桑尼亚、马拉维和孟加拉国等国大量种植茶叶,并利用工业革命成果进行茶叶机器化生产,将殖民地茶叶运往欧洲大陆,大力进行宣传,排挤和削弱中国茶在欧洲的市场。中国包括其他绝大部分的殖民地茶叶生产国都在世界茶叶贸易中处于被动的局面。英美等国家廉价收购茶叶,加以包装拼配、广告宣传,售之高价,除自身消费之外,绝大部分再转口给其他国家,成为茶叶贸易中极大利润获得者。

——摘编自盛敏《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古代,17~19世纪中国茶对外传播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茶向世界传播的意义。
2023-08-2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保山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磷颌骨”是火柴工人最常见的“职业病”。1888年,伦敦“火柴女孩”为改善工作场所条件发起罢工,这是英国首次女工发起的罢工。1895年,《工厂法》强制要求工厂报告磷颌骨的病例。这说明英国(     
A.工业革命推动工人运动发展B.妇女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C.完善社会保障建立福利国家D.社会贫富分化问题严重
2023-08-2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保山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如图反映了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新高潮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B.十月革命胜利的效应
C.亚洲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列强之间矛盾的加剧
2023-08-2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保山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11世纪以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在这里,市民阶级有一件对付封建主义的有力武器——货币。货币在中世纪早期的典型封建经济中几乎是没有地位的。封建主或者是用劳役形式,或者是用实物形式,从他的农奴那里取得他所需要的一切。这说明城市的兴起(     
A.加剧了西欧分裂格局B.强化了世俗君主权力
C.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D.促进了封建关系解体
2023-08-2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保山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广泛的世界影响力主要在于其(     
A.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B.建立了新型国际关系
C.超越了社会意识形态束缚D.化解了各国矛盾冲突
2023-08-2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保山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如图是近代中国某一时期选拔官员方式的相关凭证。这一方式(     
A.利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B.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C.表明近代中国文官考试制度建立D.强化国民党政府独裁统治
2023-08-2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保山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