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可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政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蝉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

——描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圆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辛玄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各族“背得尊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毅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和孙中山对民族国家的设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兴起的历史意义。
2023-08-2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于(汉武帝)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贵金币书直数听巨万……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涌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伊朗高原)、毫蔡(今高加常一带)、黎轩(罗马常国)、条支(叙利亚)、身毒国(印度)。……诸使外国一辈(就)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批),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

——摘编自《史记·大究列传》

材料二   全球贸易开始令古老的地中海贸易踏然失色。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迅速成为其中一个崭露头角的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中心。大西洋诸岛生产出的砂糖先集中到安特卫普,再运往世界各地。在十六世纪安特卫普的市场上,有英国的毛纺织品、北欧波罗的海地区的答物、葛莓牙人从亚洲运回的胡橄和番料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在此买卖世界各地的商品,好不热闹。当时一位著名的意大利历史学家因此感叹道:“去一翅安特卫普的交易所,就能听到世界各地的语言。”

——摘自川北粉《一拉砂糖里的世界史》

材料三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一方面,机器直接引起原料的增加,例如轧棉机使棉花生产增加。另一方面,机器产品的便宜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是夺取国外市场的武器。……例如,东印度就被迫为大不列颠生产棉花、羊毛、大麻、黄麻、靛蓝等;澳大利亚就变成了羊毛产地。一种与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23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这一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十六世纪安特卫普”为例,说明当时欧洲在商业贸易方面所出现的新变化,用一句话指出“十六世纪安特卫普”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工业革命后形成的“新的国际分工”的内涵,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3—14世纪欧洲某文学家提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它的本分工作是不断行使其智力发展的全部能力。人的智力发展甚至比天使还强,具有智力的强者生而治人。”这一主张(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反映了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
C.摆脱了宗教观念的束缚D.有利于新教思想的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世纪,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许多故事是古代希腊罗马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的同时,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     
A.是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B.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
C.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和解D.决定欧洲近代科学发展
2023-08-19更新 | 327次组卷 | 4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3世纪初,牛津大学形成。下图为牛津大学校徽,校徽由三顶王冠和一本展开的书组成。书上用拉丁文写着《圣经》中的一句话“主照亮我”。据此可以推断(     
   
A.国王兼任中世纪大学校长B.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C.世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D.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2023-08-19更新 | 277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不断有周边藩国的质子来华学习。唐朝时期,出于“文德绥海内”,传播大唐文化的目的,允许国子监接收周边国家的留学生。这表明留学生来华(     
A.扩大了理学对周边国家的影响B.确保了唐王朝对周边国家的钳制
C.有利于周边国家制度的完善D.有利于唐与周边藩国的平等交往
2023-08-18更新 | 371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当蒙古部落之间的征战结束后,对外征服便开始了。草原游牧生活具有专业化和单一化的特征。游牧部落很少能自给自足,且与定居者的商业交往经常受到农业帝国的限制,而唯利是图的商人与游牧者有着共同的利益,在部落对外征服中他们将协调行动,给定居文明以致命打击。由此产生的影响是(  )
A.游牧民族逐步转向定居农耕经济B.蒙古贵族鼓励发展商业贸易
C.蒙古帝国发动对农业帝国的征服D.对外征服推广游牧生活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白衣“逆行者”、疫区“守护员”、最美“建设者”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爱心口罩、爱心蔬菜、爱心药物等,无数个暖人心房的“小举动”,描绘了同舟共济的画面。据此可知(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践行B.我国注重以德治国
C.艰苦奋斗精神是时代精神主流D.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十分成功
9 .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思想的黄老之学;韩非子借鉴了儒家的三纲,吸收了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吕氏春秋》融合了各家之长,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这些现象(     
A.说明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B.反映了分裂中孕育的统一趋势
C.表明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速D.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
2023-08-17更新 | 1631次组卷 | 35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局部)所展示的苏州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B.边境贸易繁荣
C.城市中坊、市分置D.工商业发展非常繁荣
2023-08-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