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99 道试题
1 . 西汉丝绸之路初通时,丝绸之路咽喉要地河西地区还是“习俗颇殊,地广民稀”,到东汉初年,河西地区已是“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据此可得出(     
A.汉代对外贸易以经济目的为主B.经贸活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C.丝绸之路以河西地区为中心D.河西地区的民族交融趋势明显发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5年,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要消灭商品经济”。1921年,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我们要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退向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1921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建立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摘编自边丽冉《论列宁商品经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

材料二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宁经济思想的变化?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在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上有何改变?评价斯大林体制?
3 . 1922年,印度一个村庄的农民与殖民当局发生冲突,20多名警察被烧死。甘地对此深感痛心疾首,绝食五天,并宣布停止非暴力运动。甘地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了(       
A.非暴力不合作不适应印度的国情B.甘地对非暴力运动的执着
C.印度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与动摇性D.英国殖民统治当局的残暴
2023-08-0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幅漫画描绘的是16-19世纪奴隶贩子从非洲获得黑人奴隶的场景。以下对该场景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促使奴隶贸易产生B.非洲成为殖民者的商品销售市场
C.殖民者挑动土著人内斗获取黑奴D.宗主国在非洲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2023-08-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黑人和白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他的梦想是(       
A.实现男女平等B.消除种族歧视C.缩小贫富差距D.缓解就业矛盾
2023-08-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玉米、番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均适应性强,耐旱耐瘠,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沙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于是,广大居民“即兴种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南坝山地、高处、低坡,皆种包谷,为酿酒、饲猪之用。”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庶民百姓的吃饭难问题都是围绕历代统治者的死结。明中叶以后涌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一死结的作用。因有耐瘠的美洲作物传入,人口才能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才能开山垦荒活命。但流民的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粗放型经营的。

-摘编自郑南《关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洲作物在中国得以广泛种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洲作物的广泛种植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3-08-0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曼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由此可知,当时欧洲(       
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C.君权神授思想的破灭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
2023-08-0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非洲西海岸有一些反映历史的名称,例如,科特迪瓦的“象牙海岸”、加纳的“黄金海岸”、利比里亚的“胡椒海岸”、贝宁的“奴隶海岸”等。这些名称反映出(       
A.非洲成为西欧原料产地B.非洲物资极其丰富
C.非洲主动融入世界市场D.三角贸易所经路线
2023-08-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北宋时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A.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B.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
C.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D.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
2023-08-07更新 | 270次组卷 | 64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一个国家很难做到与世隔绝、独善其身。相反,全球的跨国性使得应对问题的新模式应运而生,即通过调动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应对。”由此可知,“新模式”的产生(       
A.打破了西方的霸权主义政策B.旨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弊端
C.有利于提高全球的治理能力D.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兴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