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81 道试题
1 . 《雅尔塔会议公报》中提到:“我们相信;经由所有一切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密切而继续的合作,以防止侵略并消除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战争原因,都是必要的。”这反映了雅尔塔会议的主题之一是(     
A.加强世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B.维护反法西斯同盟,共同主宰世界
C.两大阵营对立,形成争霸局面D.以实力为依据,美苏划分势力范围
2023-07-3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如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材料二   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产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
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
(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
2023-09-19更新 | 80次组卷 | 32卷引用:天津市培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亲亲相隐”是古代刑律的一项原则,即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律·名例一》规定:“告言诅詈(诅咒)祖父母父母”为“不孝”,列入“十恶”重罪,处绞刑。《唐律·名例六》规定:“诸同居……有罪相为隐……若犯谋叛以上者不用此律。”汉宣帝时亲属相隐的范围为父子、祖孙、夫妻。唐律扩大至兄弟、兄弟妻、外祖父母、外孙、孙之妇。唐至清的刑律均规定:“告越亲近的尊亲属罪越重”。

在古罗马,家长是一家之主,其妻、子、媳、孙子、孙女等家子无独立人格,即使家子贵为元老、将军,也不得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罗马法曾规定对尊亲属和对卑亲属提起刑事诉讼都相互丧失继承权,但又明确规定:叛逆罪和不效忠皇室罪除外。古罗马的容隐亲属范围仅限家长的妻、子、媳、孙子、孙女,未涉及兄弟、伯叔等。在古罗马帝政时期,罗马法还允许子女可以在受家长虐待及侵害其特有财产等情形下,控告家长(父)以保护自己的权利。

——摘编自范忠信《中西法律传统中的“亲亲相隐”》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和古罗马法律传统中“亲亲相隐”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和古罗马法律传统中“亲亲相隐”存在差异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宋农业的发展十分突出。学者估算唐朝的耕地面积最多是约合今亩56.5亿。政府重视水利,设有工部水部司、都水监等机构掌其事,既注意维护、利用旧有水利事业,又因地制宜新建了大量中小型水利工程。农具方面,唐朝出现了轻巧灵便、宜于深耕和精耕的曲辕犁,以及用于灌溉高地的筒车。唐时北方开始实行麦粟复种制,两年三熟。南方则出现稻麦复种。唐朝粮食的基本亩产量约在一石左右(合今每亩51.5公斤)高者二石。宋朝多在一石以上,长江流域达到二至三石,甚至有高至六七石者。若除去高产杂粮种植的因素,明清粮食生产基本没有逾越这一水平。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时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2023-07-3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当天,刘镜人(中国驻俄公使)在致北京政府外交部的电报中说“近俄内争益烈,广义派势力益张,要求操政权,主和议,并以暴动相挟制。政府力弱,镇压为难,恐变在旦夕。”……电报中说的“广义派”,即布尔什维克。次日,刘镜人又发了一个电报,报告了起义的消息:“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非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党掌握。

——摘编自史诚《十月革命的消息是怎样传到中国的》

材料二:1927年11月9日至10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当然,最激烈地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黄允升等《红色档案: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秋收暴动遭受挫折的原因,并指出毛泽东在实践中开辟出的新道路。
6 . 下图是1981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与构成,造成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       
A.土地改革完成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改革开放推动D.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2023-07-29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英帝国“兴于殖民,衰于殖民”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海外殖民地形势图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统计

   

材料四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殖民扩张与争夺概况

地区扩张方式争夺双方结果(影响)殖民地反抗斗争
印度资本输出

客观上促进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905-1908年出现印度
人民反英新高潮
整个 非洲武力争夺英国、法德英国与法国、德国等瓜分非洲计划冲突
埃及武力争夺英国、法国1882年军事占领埃及,后来法国承认爱国军官阿拉比率领埃
及军民抵抗
南非英布战争英国、荷兰1899-1902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建立南非联邦
拉美
地区
资本渗透英国、美国1895年,面对美国的殖民挑战,英国被迫妥协。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大英帝国“兴于殖民”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大英帝国"衰于殖民"的研究视角。
8 . 拉丁美洲五百年

材料一   数千年来的孤立隔绝使印第安人在军事上与在生理上一样不堪一击。1500年时美洲印第安人的技术水平,仅相当于公元前1500年的西欧人和公元前3500年的中东人的技术水平……他们只有石质、木质及骨质工具,还不能熔炼矿石,因此也就没有西班牙人那样的刀剑和火器。起初,美洲印第安人被西班牙人的火器发出的声响和射杀效果,吓得魂不附体。那些冲锋陷阵的骑兵,也令他们胆战心惊,以为人和马是合为一体的可怕动物。

材料二   

   

材料三   尽管革命后拉美各国宪法均明确规定了选举程序和制度,但并未得到真正遵守。通过兵变等非宪法方式上台的做法十分普遍。如墨西哥在1824年~1848年期间,曾发生250次兵变,更换了31个总统。尽管各国均声称主权在民,但所谓的人民实际上只是极少数上层精英。各国宪法均将财产、教育程度、性别、种族作为政治参与的条件,政治体制的寡头特征十分突出。

材料四   在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看来,全球化目前所带来或加剧的种种问题,其根源并不在于作为客观历史进程的全球化本身……卡斯特罗为此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然而,乘客们旅行的条件是极其不平等的。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内有互联网、移动电话和可进入全球通信网的设备;他们有丰盛而营养均衡的食品,饮用干净水,享受先进的医疗,并能受教育……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他们挨饿、患病、绝望了……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古代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拉丁美洲政治形势的变化。
(3)依据材料归纳拉丁美洲独立后的政治发展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该特征的原因。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菲德尔卡斯特罗观点的认识。
2023-07-28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明治政府于1888年开始实施《文官考试试补及见习规则》,规定考试分为任用试补的高等考试和任用见习的普通考试两类,内阁文官考试局承担考试事务。明治政府于1893年10月制定《文官考试规则》,规定年满20岁的男子均可参加考试,考试分文官高等考试和文官普通考试两种,高等考试每年在东京举行一次,分为预备考试和正式考试,正式考试的笔试由宪法、刑法、民法、行政学、经济学、国际法6科加上从财政学、商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里的任意一科共7科构成。考试由内阁任命的文官高等考试委员(行政官、大学教授等)主持,法制局承担其事务。其中,外交官、司法官的考试属于个别体系。1918年,明治政府统一了前面所述的各项考试,将考试分为高等考试、普通考试、特种考试三种类型。

——摘编自姚春海《论日本近代中央文官制度(1885~1924年)》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局于1912年拟定了《文官考试令草案》和《文官考试委员会官职令草案》。负责文官考试的专门机构是文官考试委员会,分为主持文官高等考试和文官普通考试委员会两种,前者隶属内阁总理,掌理高等文考试任用事宜;后者分设于中央及地方官厅,掌理中央及地方普通文官考试任用事宜。文官考试的种类分为高等文官考试和普通文官考试两类。高等文官考试的内容主要有宪法、刊法、民律、行政等,每年在京举行一次,普通文官考试可根据需要,在中央和地方随时举行。以上两类考试的日期及考试地点,由考试委员长于考试期前一个月在政府公报上予以布告;在没有公报的地方,以公布程式布告之。年龄在20岁以上的中华民国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存在的时间较短,文官制度并没有施行。

——摘编自李贤利《民国前期的文官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明治政府时期影响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明治政府与南京临时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异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直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非洲还只有沿海地区和内陆几个不重要的地区为人们所知晓。究其原因是非洲(       
A.资源匮乏难以定居生活B.野蛮落后等社会原因的影响
C.国家意识形成反抗激烈D.海岸线平直等地理因素阻碍
2023-07-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O中学、九台区第一中学、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农安高级中学、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