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0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英国本土人口分布状态


        约1700年                                             1911年

1600年,英格兰和威尔斯可能有五百万居民;1650年左右有五百五十万,1700年有六百万,1750年有六百五十万。因此,在一百五十年内,人口勉强增加了一百五十万人。在以后五十年中,即从1750至1801年,人口增加了二百五十万。它的增长率较前一时期增至四倍。

——据保尔·芒图《18世纪产业革命》


请指出英国人口变化的趋势,并进行合理的解释。
2 . “正确认识当今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初看是一个对当今世界的看法,实则是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获得的长时段判断。可以把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作为“百年”历史的开端,以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作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发生的重要时间点。

我们所说的“百年”与以往的世界历史基本上是一个延续的关系。至少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格局和国际体系处在西方国家主导之下,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而非西方国家在这一体系中处于边缘或半边缘地位。

当今世界大体上仍是过去几个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体系的延续,但在这个长期的历史趋势中,依然存在着阶段性的发展和变化。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这个体系曾经遭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广大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冲击。到20世纪晚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势力进一步向全球扩张。

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发展,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摘编自俞金尧《历史趋势中的长时段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作为‘百年’历史开端”对后世影响巨大的重要史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下列内容中任选一个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序号

论题

1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变化

2

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的发展

3

20世纪以来民族民主运动的演变

4

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演变

2023-07-1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欧洲中世纪,世俗王权与教权之间的博弈是历史发展的一条主脉络。典型地反映从十世纪末到十六世纪期间,相对于世俗君主,罗马教廷权势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2023-07-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汉初,不仅仅禁止马匹从关中流入诸侯国地区,其他一些重要的生产和生活物资,如黄金、祭奠黄金器、铜以及弩、牛也在关禁之列。汉景帝时期开始逐渐放松对这些物资流通的限制。这一变化反映出汉景帝时期(     
A.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B.中央集权呈削弱趋势
C.抑商政策进-步放松D.地方割据问题已解决
5 . 食物的称谓。

材料一   汉代以前,中国史书中关于水果种类的记载极其稀少。但汉代之后,葡萄、西瓜、胡桃等等水果的记载开始不断增加。魏晋之后,带“胡”字的作物开始大量在中国流行,胡瓜、胡葱、胡蒜、胡萝卜、胡椒等等。

(1)分析中国古代农作物品种增加的原因。

材料二   明代之后,番茄、番薯、番石榴等食物开始在中国流行。而一批食物的名称也逐渐改变,胡蒜被称为大蒜,胡麻被改成芝麻,到清代,以“胡”字开头的食物名称已不多见。

(2)分析明代以来食物名称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19世纪以来,新的食物名称不断出现。

中国

         

图1   咖啡                                          图2 色拉                    图3   咖喱

(3)概括19世纪以来,中国新事物命名的方法。

美国自2080年代以来,许多来自中国的食物名称发生了转变,饺子原本叫dumpling,逐渐改为jiaozi。中国产的乌龙茶,原本称为dark tea,逐渐改为oolong

(4)从美国食物命名的转变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哪些因素影响了食物的称谓?
2023-08-01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法国卢浮宫早期是在塞纳河北岸建起的具有政治权威象征 的卢浮防御城堡,14世纪被改造为豪华宫殿,正式成为皇家珍玩和档案收藏之所。十六世纪,弗朗索瓦一世开启了君主进行艺术品定制和购藏的先河,将大量意大利的文艺作品带到法国。1793年卢浮宫对公众开放,成为公共博物馆。卢浮宫的这一变化历程(     
A.折射出法国政治和文化的发展B.反映出民众文化素养的普遍提升
C.展现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D.体现出了工业文明的平民化趋势
8 . 观察下图,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比例变化可以说明(     
A.世界贸易范围的扩大B.欧洲共同体成员增加
C.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D.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
2023-07-0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六、十七世纪世界贸易体系示意图》


材料二   《清朝全国耕地面积和人口变化表》(部分)   

年代1耕地面积(万公顷)人口(亿)
1661年(康熙元年)5490.2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6081.2
1724年(雍正二年)6831.5
1812年(嘉庆十七年)7913.6

——三民书局《历史(第二册)》

材料三   玉米和甘薯是印第安人培育的两种重要农作物。哥伦布首航美洲时就发现了玉米和甘薯,此后,玉米在欧洲和非洲等地逐渐流传开来。16世纪中期,玉米传入中国,并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甘薯约在明朝后期传入中国,又名“番薯”。1594年,福建发生饥荒,政府大力推广甘薯种植,到17世纪,甘薯成为百姓的重要食物。玉米和甘薯的传入,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人民教育出版社)


(1)列举材料一示意图中①和②的主要贸易商品。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带来的重要影响。
(2)概括材料二中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并从中分析当时的危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材料二中耕地和人口变化的原因。
2023-07-05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消费品价格越高,消费价格指数越大。如表是英国消费价格指数变化情况,此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年份(年)1475152115591597
消费价格指数100167407685
①城市发展,社会总需求增加   ②殖民者掠夺的金银运回欧洲
③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兴起   ④封建主衰落和劳动人民贫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7-21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