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5年,重庆谈判开始当天,重庆《新蜀报》发表社论指出:“全国人民希望的是,化干戈为玉帛。”西安《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版》发表社论指出:“我们希望重庆谈判中,大家都能放弃成见,完全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前提。”这反映出(     
A.全国民众支持中共主张B.社会第三方力量对谈判充满期待
C.国共双方谈判顺利进行D.重庆谈判基于社会舆论压力开展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90年代,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李鸿章等一批封建官僚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发起了洋务运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以孙中山、黄兴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共和制道路”,发动了武昌起义,最终于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1917年,以宣传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科学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兴起,而后期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思潮主流。

——摘编自刘仓有《简析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材料二   20世纪初,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寻求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探索与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破除了对儒学的迷信;五四运动的洗礼,破除了对西学的迷信。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感召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武器。

——摘编自袁银传、兰国汝《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背景、历程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及其意义。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属于早期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其时资产阶级还比较弱小和幼稚。英国资产阶级不可能把封建贵族阶级一脚踢开,只能在君主立政下同它达成妥协。当时资产阶级与一部分封建贵族妥协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同时,他们在新的社会关系和政权结构中,也逐步克服封建的偏见,自身不断资产阶级化,最终与资产阶级合流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原则经过洛克、孟德斯鸠及其他思想家的大力揄扬,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普遍接受的建国“纲领”。后来的欧美资产阶级国家,无论是君主制还是共和制,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些原则建设自己的政权的。

——摘编自赵士国丁笃本《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异议》

材料二   北美人认为英国本土与海外领地各有议会,平等平行,不存在上下隶属关系。“光荣革命”后英国君权与民权已从垂直“竖立”放倒,成议会主权制约君主专权之“平面”;从英国与海外领地的关系看,伦敦为“君”,海外为“民”,还是一个帝国“垂直”体。此前北美有过邦联,却是“用沙子结成的绳索”,后来美国定名United States,是地方各邦“平面”排列。托克维尔强调美国民主的根不在华盛顿、纽约,而在各“邦”小城小镇,有“小民主”自治,才有“大民主”联邦,须须根根扎根于“小”,地面之上才有树大迎风。我们称的“中央政府”,在美国只能称“联邦政府”,不可提“中央政府”。欧洲学习美国,各国主权分两层,可下沉者沉至地方议会,可上浮者浮至欧洲议会,明显有美国政体的遗踪。

——摘编自郑非《帝国的分裂:美国独立战争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美建立联邦制度的背景,并简要说明对美国确立联邦制的认识。
2023-08-27更新 | 131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西方许多学者认为:冷战后的情况是不稳定的,但是“均势”仍然存在。国际局势虽然混乱,但是各国仍将支持联合国,联合国不会像国联一样消失。联合国不仅会存在,而且会发展。西方学者旨在说明(     
A.国际新秩序尚未确立B.国际格局发生巨变
C.冷战思维依然存在D.雅尔塔体系仍在运转
2023-08-27更新 | 130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60年代,席卷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是美国历史上发生的一场重大的社会运动。有的美国学者称之为“第二次内战”或“第二次重建”,甚至是“第二次革命”。学者主要是肯定这场黑人民权运动(     
A.颠覆了美国社会白人至上主义思想B.使美国真正实现人人生而平等
C.为黑人争取到了法律上的平等权利D.推动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2023-08-27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下·河南·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诗人笔下的江南无一不是一派良田千顷、稻花飘香的景象,如苏州殷尧藩《喜雨》诗云,“千里稻花应秀色,酒樽风月醉亭台”。苏州、杭州、湖州、常州、润州等都是当时重要的中心城市。这反映出唐代(    
A.北民大量迁往江南B.江南开发程度提高
C.城乡经济联系密切D.文化中心开始南移
22-23高三下·河南·开学考试
7 . 西汉分置铁官于四十郡,遍布全国。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华北、内蒙古、华东、中南以至新疆等地,已发现汉代冶铁遗址三十多处。汉代的矿场、大者一家千余人,小者亦数百人,这反映出汉代(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民营经济发展规模较大
C.官营手工业的发达D.铁犁牛耕技术普及全国
8 . 秦统一后对地方制度作了调整,初设36个郡,后增至40余郡。从西汉建立到西汉末年,郡级政区总数增加到103个,共统辖1587个县级政区,平均每郡管理15个县。这一变化(     
A.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B.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C.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根源于君主专制的强化
9 . 史学家们指出:秦朝经过十多年的统一行动,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但是,统一中国并不意味着历史的完结,而意味着历史的全新开始。下列项中,体现秦朝“全新开始”的表现是(     
①皇帝制成为政治制度的核心             ②奠定了封建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③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   ④实现国家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0 . 东晋政府起初登记北方“侨人”户籍为“白籍”,以区别于南方土著居民的“黄籍”,享有免调和免役的优待。后来,东晋王朝对他们实施“土断”政策,就地编入“黄籍”,取消优待。东晋“侨人”政策变化(     
A.满足了东晋王朝的兵源需要B.解决了东晋王朝的社会矛盾
C.加速了南北人民的交往融合D.推动了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