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4 道试题
1 . 王安石主张“摧制兼并,均济贫乏”,照顾穷人、保证平等;司马光主张“国家不与民争利”。结果,争论双方都不是“受权于民”,老百姓一方面被王安石的政策限制住了权利;司马光则给了“官品形势之家”放手聚敛的权力。作者在此强调的是(     
A.两人的主张根本对立不可调和B.古代民本思想的局限性
C.二者的政策主张都会激化矛盾D.政争变为党争影响恶劣
2 . 1863年,一个美国人想象了从未谋面的美国总统林肯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会面的场景,并创作了所示的漫画《两极相会》。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该漫画因纯属虚构不具有研究价值B.漫画讽刺了美俄企图争夺世界霸权
C.画中人物都为本国现代化做出贡献D.作者意在宣扬美国民主制度优越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800—1050年间,阿拉伯帝国对船员雇佣、租船货运契约、货物运输共同海损、海上弃货、船舶共有等方面作了详细的法律规定。这些法规(     
A.反映了法律体系的完善B.适应了贸易发展的需要
C.体现了罗马法全面复兴D.确立了重商主义的国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美国史学家芬利在《古代经济》中写到,古代世界的绝大部分人以土地为生,而且他们已经认识到土地是所有善的源头,无论是物质的善还是道德的善。该学者强调了古代世界(     
A.农耕文明的基本特性B.社会财富的来源单一
C.重视品德的价值导向D.文明发展的趋势相同
5 . 1895年,严复发表《原强》,文中以“群”对应英语中的society,并首揭“群学”一语。此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逐渐萌生“以群为体,以变为用”的维新思想,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群与学、群与强、群与治、群与变、群与会的关系。此举意在(     
A.推翻清朝统治B.消除变法阻力C.实现救亡图存D.追求自由平等
2023-10-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公元前343年,罗马通过一项决议,一方面禁止同时担任两种官职,另一方面禁止在10年内再次担任同一官职。这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A.注重权力制约B.贵族寡头政治的特征浓厚
C.轻视社会治理D.罗马法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2023-10-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史料记载,希腊海军的成员主要来自第四等级的贫农和雇农,他们为城邦提供了舵手、水手长、下级军官、瞭望员、桨手,在雅典海军大败波斯舰队的战争中做出的贡献远大于前几个等级,客观上提高了他们在城邦内的地位。由此可见,海军的出现(     
A.得益于城邦经济繁荣B.使雅典成为海上霸主
C.使公民参政范围扩大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2023-10-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范晔《后汉书》中记载:“西部都尉郑纯为政清絮,化行夷貂(少数民族),君长感慕,皆献土珍、颂德美。”东汉郑纯的做法(     
A.促进了小农经济发展B.增强了中央政权核心凝聚力
C.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D.奠定了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
2023-10-1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沐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清代“备储银”制度改革,央地财政关系的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朝,通过起运存留、协饷、奏销等财计制度,对全国实施集权式财政管理。清初因战时筹饷,地方存留银屡经削减,经费匮绌日甚。1709年,康熙帝筹划“以部库银一二千万两分贮各省库”,留作地方公用,并未正式实行;雍正时,积帑充裕,清廷遂将“备贮银”(即另款封存于银库内,不参与日常钱粮出纳,仅留备急切公务或作永久性存贮的储备之款)理念付诸实践;乾隆国力强盛,备贮银制日臻完善,清廷将备贮银推广至边疆的新疆、盛京地区,陕甘闽等省,用于地方军需、灾赈、河工等燃眉急政,为地方财政运行提供可靠的缓冲空间。乾嘉之交至道光时期,国力盛极而衰,财政由盈而缩经费支出有增无减,繁费百出,陕楚诸省平定白莲教、西北平定回疆叛乱,军费供济、水患赈恤、赈济灾黎,水利兴修,备贮银告匮;鸦片战争,国库见绌,备贮银体系近乎崩溃;咸丰,太平军兴后,清朝财政急转直下,地方备贮银无法筹补,地方备贮银体系宣告瓦解。

——(摘编自何永智《清代地方备贮银制度兴衰》)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时期“备储银”制度兴衰原因。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清代“备储银”制度。
2023-10-1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每个文明都是独特的,不同的文明一开始都是适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果,远祖们根本没有多少选择的机会。人类在适应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行为和思想方式,这些就是最初的文明基因,这些基因决定了后来的发展,决定了不同的价值观念、社会制度,不同的民族性、国民性。一旦文明基因形成后,就会环环相扣,影响其发展轨迹,再要改变它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所以越是古老的文明惯性越强,越难改变。一个国家的政府经常在更换,制度也会改变,相比之下,文明的延续性就强多了,所以从文明的角度来理解一个民族,往往更接近其本质,也更加立体完整。

——(钱满素《美国文明从“文明”的角度来认识美国》)


据材料,提炼出有关人类文明基因的信息,结合所学,拟定论题,并给予阐释。(要求,提炼信息必须符合材料;对论题的论证,需要逻辑清晰、阐释充分)
2023-10-1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