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770 道试题
1 . 明代万历之前,一条鞭法已经在南方的部分地区施行,在江西、浙江、南直隶、广东广西、福建都较为成功。万历九年,张居正将“一条鞭法”推广到全国。后来,有学者对其研究时发现,一条鞭法在北方推广遭到了强烈的抵制。该学者意在说明(       
A.政策的制定需要因地制宜B.一条鞭法未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北方地区中央控制力缺失D.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影响政策推广
2 . 特奏名制度是宋代科举的创新,仅存在于两宋时期。即针对那些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落榜的人,当他们积累到一定次数和年纪便可以登记造册,通过附加考试后赐予进士出身和官职的制度。以真宗咸平三年为例,除进士、诸科之外,“特奏名”竟高达900余人。此后,仁宗时规定:“礼部(特)奏名,以四百名为限。”(特)奏名限额表明北宋(       
A.经济发展出现迟滞B.科举取士不断扩大
C.冗官现象亟待解决D.崇文抑武局面扭转
3 . 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但是在划分平原地区的郡之间或是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时,也适当以“犬牙相制”的原则取代“山川形便”。与此目的相一致的是(       
A.三公九卿制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D.二府三司制
4 . 春秋时期,管仲把齐国人按照职业分成士、农、工、商四类,然后“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士人集中居住在清静之地;农民集中居住在田野;工匠集中居住在官府;商人集中居住在集市。四类人分类聚居,不得随意迁徙,职业世袭。这一举措(       
A.强化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B.推动了我国农耕经济形态出现
C.形成了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D.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政治功能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5年《东方杂志》转载了夏曾佑的一篇文章,谈到过去读书花费不多,且有仕进荣升之诱,废科举兴学堂之后,“恐中国识字之人必至锐减,而其效果将使乡曲之中并稍识高头讲章之理之人而亦无之,遂使风俗更加败坏,而吏治亦愈不易言”。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颁布了政府的人事制度,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

——《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革命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相继开辟了井冈山、湘鄂赣、闽浙赣、鄂豫皖等农村革命根据地。在领导各根据地苏维埃政权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合理任用日益成为一个关系苏维埃政权稳固的关键问题。193110月,第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以后,根据地度过了一年多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党领导苏维埃开展了大规模的政权建设,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苏区实际斗争的需要,在193111月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苏区工作人员的任用提供了强固的政权载体。

——步海洋、朱小理《论苏区干部任用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

(1)据材料一,指出夏曾佑对废科举的态度及其理由。
(2)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官员选拔制度的特征。
(3)据材料三,概括30年代苏区干部任用制度建设时考虑到的因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马星驰1919年在上海《新闻报》上发表的一幅政治漫画。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44年1月,中共中央向敌后军民致贺电:“你们在去年一年打了大小几千次的仗,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许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了……你们的大功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贺电(       
A.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营造了坚持抗战的政治氛围
C.使敌后军民民族意识萌发D.扩大了人民军队的后备力量
8 . 1928年4月,朱德、陈毅和毛泽东会师,陈毅在第二年写给上级的报告中写到会师后,两支部队合计人数如下:朱(德)部2000余人,湘南农民8000余人,毛(泽东)部1000余人,袁(文才)王(佐)各300余人。这近1万2千人整编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为我党我军军事上逐渐发展壮大的一颗最重要的种子。这一局面的形成根源于
A.南京国民政府忙于北伐B.中共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C.中共成功实现战略转移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9 . 1921年8月,上海烟草工人会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成立的第一个产业工会。随后,上海印刷工人会、上海纺织工会浦东分会、上海邮务友谊会先后成立。1921年下半年,各地广大工人群众开展多次罢工斗争。这反映当时(       
A.党的中心任务确立B.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C.革命统一战线建立D.土地革命动员的作用
10 . 1901年,清廷下诏停止49个城镇文武考试五年,涉及到直隶省、山西省、河南省、东三省、陕西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等。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辛丑条约》签订B.财政不堪重负
C.清末新政废科举D.广设新式学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