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12 道试题
1 . 中国许多大学的校训与古代文化典籍有关。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自《易经》;中国农业大学校训中的“解民生之多艰”源自《离骚》;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论语》;厦门大学校训中的“止于至善”源自《礼记》。这表明(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B.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源远流长
C.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D.儒家的思想观念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2024-06-03更新 | 145次组卷 | 46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唯一结果
2024-04-23更新 | 247次组卷 | 20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马克思在1857—1858年撰写的《经济学手稿》中指出: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句话可用来评价(     
A.古罗马的扩张B.阿拉伯半岛统一C.新航路的开辟D.科学革命
4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史、中华文明史长期发展的历史产物,有深厚历史基础、悠久历史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往往并不是汉族统治者强迫少数民族“汉化”,而多是少数民族统治者执行汉化政策。此汉族已非华友,而是许多民族融合而成的一个“混血”的新民族。

——摘编自徐杰舜、杨军《从多元走向一体与一体凝聚多元》

材料二   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指出:“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是曰民族之统一。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是曰领土之统一。”改变过去那种“以四万万人受制于一人,以四大族屈服于一族”的状况,实行“人人自由,五族平等”。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三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极大地增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尽管国共两党的政见有着根本的分歧,但是在抗日救国的大原则上达成了一致。除了汉奸傀儡卖国贼之外,在当时中国的主要政治力量中,没有哪个政党或个人提出中国可以分治。中国人就整体上来说,无论其所属党派和个人信仰如何,认同少数民族和汉族同为中华民族成员的问题已经解决。祖国边疆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的少数民族,不论在敌后还是在敌占区,甚至在国界之外,都积极参加了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

——摘编自胡岩《论中华民族的百年认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少数民族统治者执行汉化政策”的典型事例,并简要说明这一典型事例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有关民族问题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抗战时期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增强的表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波斯帝国君主像苏美尔国王一样,不断强调他作为“天下四方之王”的地位,并且通过多种途径,把自身打扮成“天下四方第一公正与伟大之人”。波斯君主的做法旨在(     
A.传承西亚的政治体制B.宣扬君权神授的理念
C.建设公正的社会秩序D.保持帝国的统一完整
2024-02-21更新 | 172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南乐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世纪西欧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这些城市又与王权结成联盟,成为埋葬中古封建主的墓场。这表明,西欧城市自治(     
A.致使封君封臣制已被破坏殆尽B.推动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建立
C.确立了专制王权至高无上统治D.为大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下表可知,这些古代非洲国家(     
国家现象
阿克苏姆阿杜利斯港是东非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内地货物的集散地
马里国王曼萨·穆萨亲自带领庞大商队、携带大量黄金前往麦加
摩加迪沙所产布匹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
A.政治环境宽松B.对外贸易发达C.文化交流频繁D.封建制度先进
2024-02-21更新 | 732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南乐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的泛滥不可预知、来势凶猛,而尼罗河每年的泛滥可以预知、起势平缓。故而美索不达米亚人将他们的洪水之神视为冷酷无情的恶神,但埃及人却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作是“它的到来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由此可见(       
A.文化多样性受自然环境影响B.古埃及文明宗教色彩浓厚
C.西亚与埃及间存在文明冲突D.大河流域有利于农业发展
2024-02-21更新 | 511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南乐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从1939年起中共中央领导人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如: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张闻天《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陈云《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毛泽东特别强调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上述活动(     
A.有利于纠正党内左倾错误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D.加强了党对民族战争领导能力
2024-01-17更新 | 43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