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9世纪,英国僧侣宣称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王子布鲁特斯(Brutus)是第一个定居在不列颠的人,证据是不列颠(Britain)源于“布鲁特斯”,两个世纪后历史学家杰弗里在其虚构的《英国诸王史》中更明确布鲁特斯于公元前1170年登陆。据此可知当时(     
A.资产阶级推崇希腊古典文化B.出现早期民族探源意识
C.科学理性观念影响学术研究D.君权神化催生民族语言
2024-05-17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夏朝历法《夏小正》全文共400多字,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农事等内容。其记载的生产事项,包括农耕、渔猎、采集、蚕桑、畜牧等,但无一句提到“百工之事”。材料反映出夏朝(     
A.已有确切文字可考的历史
B.重农抑商经济思想已产生
C.江南地区社会分工欠发达
D.历法的完善程度明显不足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东北地区的古代民族大致可以分成地域相对集中的三个族系:东胡蒙古系,包括鲜卑、契丹、乌桓、室韦等族;肃慎靺羯系,包括肃慎、鞣羯、女真、满洲等族;夫余秽貊系,包括夫余、高丽等族……综观中国历史,我们发现无论哪个民族在东北占据优势,他们都要和中原的民族或政权发生联系。或军事冲突,或和平交往,反映他们不安于一隅,不希望被排斥于华夏文化之外的心理。无论哪一个民族或入主中原,或远播西迁,也不管其是否被中原华夏文明同化了,一定会有另一个民族来填补东北地区的政治“真空”,继续前一个民族政权采取的与中原交往的一贯形式。

——摘编自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根据材料,围绕“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与中原关系”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所述民族不少于三个。)
2024-05-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司马迁作《史记》,开创了史书的纪传体体裁,影响所及,直至明、清。按《史记》内容,除作者亲身调查所得,还取自前代的《尚书》《春秋左氏传》《国语》《世本》《战国策》等书。《史记》的体裁也受到前人的启发,《史记》有十二本纪,本纪为编年体,取法于《春秋》;有十表,取法于《五帝系牒》《春秋历谱牒》等;有八书,为专门史,《世本》有《居篇》《作篇》,可能是专门史的滥觞;有三十世家,基本上(主要指先秦诸侯国)也是编年体;有七十列传,为人物传记,刘知几以为此体乃司马迁所首创,而章学诚则认为“马、班以前,早有其文”司马迁的真正创新在于他把许多传统的体裁加工并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司马迁之所以能够如此,一方面是当时“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于太史公”,使他有了资料条件,另一方面是汉代建成大规模的皇朝,造成“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的时代特点,使他深受感染。

杜估的《通典》,开创了史书的典制体体裁,以后相沿,清代尚有续作。就这种专门史汇编的体裁而论,《史记》的八书和《汉书》的十志,是《通典》的雏形,刘秩(知几之子)的《政典》成了《通典》的直接先导。《通典》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八门。杜佑安排全书内容的逻辑结构,表达了他“将施有政”的构思层次。杜估作为政治家、理财家而兼史学家,对唐代安史之乱以后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了然于怀,力求从各种制度的发展中寻出得失之由和应对之方。杜佑当时面临的问题,正是封建制度各方面长期发展的结果。

——摘编自白寿彝《史学概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学角度概括《史记》和《通典》的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司马迁和杜佑取得史学成就的共同原因。
2024-05-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所示为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和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据此可知(     

A.德国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
B.日本欲冲破华盛顿体系束缚
C.美国与德国的矛盾最为突出
D.意大利由此建立法西斯政权
2024-05-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埃及的苏伊士运河一直被英法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控制。1956年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其全部财产、权利及义务移交埃及。英法大为恼怒,对埃及进行经济制裁,在地中海调兵遣将,并要求以色列共同对埃作战。1956年10月29日,以军挑起了第二次中东战争。愤怒的埃及人民立即行动,纷纷参加民族解放军,纳赛尔号召人民战斗到底。世界人民也掀起了支持埃及正义斗争的热潮。阿拉伯国家纷纷与英法断交,断绝石油供应;中国也给予埃及有力的支援。最终,英法被迫停火,从埃及撤军,埃及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取得完全胜利。

材料二   巴拿马运河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经济收益。在古巴革命影响下,1959年巴拿马爆发两次大规模示威活动,要求收回被美国控制的运河区主权。1961年巴拿马议会要求签订新条约,提出收回主权,公平分配运河收入,在运河区悬挂巴拿马国旗,限期接管运河等13项要求。1964年3万多巴拿马人在运河区示威,手执红旗,高呼“美国佬滚回去”的口号,形成空前规模的反美怒潮。巴拿马的正义行动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1964年4月美国被迫同意与巴拿马谈判。巴拿马人民终于在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埃及和巴拿马能够收回运河主权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埃及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斗争的历史意义。
2024-05-16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38年前后,国民政府多次修订早年制定的《矿业法》,强调“中华民国领域内之矿均为国有”,只有获经行政院核准后,才可与外国人合资经营矿业,但半数以上的股份应为中国各级政府所有,并有半数以上董事系中国政府之代表。国民政府此举(     
A.旨在与日本争夺重要的战略资源B.呼应了民间的提倡国货运动
C.有助于应对国防建设的经济需求D.示好西方以便争取战时外援
2024-05-16更新 | 33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16~18世纪,英国在西欧国家之间的角逐中崭露头角,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机器发明首先出现在新兴的棉纺织业部门。英国早年的棉纺织品质量低劣,产量有限,国内畅销的棉布几乎全部来自印度。为了抵制竞争,在毛纺织业者的要求下,1700年国会通过议案,严禁从印度等国进口棉布。这使国内棉布价格上涨,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棉纺织业的机器革命是从工具革新开始的。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效率,诱发了棉纱生产的创新。1735年,英国技工约翰·怀特发明了一台包括自动纺筒和翼形纺锤的卷轴纺车,1737年这项发明获得专利。此后,各种纺纱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马克思说这种纺车的发明标志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始。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面对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看到了中国在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他们继承了鸦片战争时期“经世派”代表人物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且极力把这一思想主张付诸实践。洋务运动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制造枪炮船舰、建立外交机构、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等。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洋务派对西方国家认识的逐步加深,洋务运动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大体说来,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运动以“自强”为主要目标,即主旨是适应战争和军事的需要,把重点放在训练新式军队和建设军事工业上。19世纪七八十年代,洋务派在继续“自强”活动的同时,又提出了“求富”的主张,强调兴办近代民用企业。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在古老的中国开了近代工业的先河。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类都离不开能源,能源的利用已经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被用作能源的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被用作能源的主要是与。
(2)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两次工业革命有那些革命性的发明?这些发明产生了那些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工业革命相比,近代中国工业化开端的不同之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美国拜登政府执政以来, 一方面大力打造开放的高技术移民政策体系,吸引全球留学生和高 技术人赴美工作。但另一方面,限制与“军民融合战略”相关实体有关联的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入境。材料说明美国(     
A.劳动力流动呈现新趋势B.人才政策受国际局势影响
C.打通国际高级人才市场D.移民的主体是高科技人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殖民时代的西属拉丁美洲,来自西班牙的破产地主、批发商人暂居此地,却垄断了政治、经济和教会的高级职务,他们使用各种手段压榨、排斥“克列奥人”——本地出生的白人后裔。尽管后者人数是其10倍,但在160位总督中,克列奥人只有4人。据此可知当地(     
A.由宗主国中央政府直接管理B.存在较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
C.潜藏脱离宗主国独立的火种D.形成了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