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2世纪到13世纪期间,欧洲的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不但数量增多,规模也迅速扩大。这显示出中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治安的改善。城市容纳了法院(包括市政法院)医院、宗教团体或行业协会之类的兄弟会等组织机构。此外,大多数城市除了“中产阶级”或“市民”之外,还生活着数量相对较多的神职人员……在波兰,除了早已出现的450座城市外,1450年到1550年间又增加了约200座新城市……但即便在那里,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依旧相当小,不到总人口的15%。1500年,只有6%的欧洲人居住在人口超过1万的城镇。

——摘编自(美)约翰·梅里曼《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

材料二   当阿拉伯文化昌盛之时,西欧正处于文化低落的“黑暗时代”,古典文明这时已多不为人所知,只有教会还保留着一些亚里士多德的知识。而在八世纪后期到十世纪初期的百余年里,阿拉伯人组织了一场翻译并传播许多中世纪西欧几乎无人通晓的希腊文等著作的运动,史称“百年翻译运动”。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西欧人对希腊知识已缺乏直接的了解,甚至长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穆斯林这一学术成就在西欧准备重新恢复他们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腊古典著作的作用。这些以阿拉伯文字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古罗马典籍,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等译本,传回欧洲,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养料,欧洲终于迎来了智慧之光,重新发现了灿烂的希腊文明。

——摘编自汤瑶、杜慧萍《阿拉伯文明对西欧封建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欧洲城市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2—13世纪欧洲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今日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七次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8年,旅京山东人士受危机意识和乡缘观念的驱使,创办了《山东杂志》。其发刊词指出:“《山东杂志》何为而作也?乃为东人筹生活之计、自全之策,而广集事汇、兼为论说,偏陲之父老子弟,使易其积习,以免于危亡也。”杂志由山东同乡集股经营,初次召集时,“大众非常踊跃,认百股者三人,其余十股至五十股不等,约计已集约在千股以上”。杂志在山东省内的东牟公学、济宁公立阅报所以及各府中学堂等地广设代派处,还采取“代销杂志十份以上者酌提一成”等办法促销。杂志的载文分为十类,即论说、朝政、学务、民风、吏治、实业、交涉、要闻、轶事、杂录。杂志以大量篇幅介绍近代社会政治学说,对列强瓜分中国的活动、野心和手段进行揭露,对清廷的吏治腐败和对内昏庸、对外出卖国家利权的事实进行批判。

——摘编自孙向群等《开启民智救亡图存——<山东杂志>评述》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山东杂志》创办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概括《山东杂志》运营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时代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古巴比伦文明流传下来的文献有大量关于借贷的记载,借贷一般分为实物和金银两类,官定利息,金银为20%,实物为33%。其中,汉谟拉比时代的巴比伦民事成文法较好地处理了债权和债务关系的平衡,加大对高利贷的打击,严格保护债务人的利益。由此可知,古巴比伦政权(     
A.重视维护商业活动秩序B.禁止民间商品交易行为
C.制定法律调整人身关系D.规范经营拓展商业领域
4 . 如表为二里头文化礼器系统与诸区域礼制文化因素的对应关系(部分)。据此可知,中国早期礼乐文化(     
二里头文化礼器原型器物所在区域文化象征权力类型
青铜鼎、爵、卜骨王湾三期文化、二里头文化政治权力、祭祀权力
青铜铃、绿松石龙形器石峁文化祭祀权力
玉琮、玉璧、玉钺良渚文化;陶寺文化、石峁文化祭祀权力、军事权力
A.维护专制王权B.形成完备体系C.呈现统合趋势D.促进华夏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1世纪以来,欧洲很多城市是原发性的。12世纪后尤其是13世纪建成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多是领主特别是国王主动推动甚至规划、设计和筹建的,从城市平整的街区和街道也可以看出其中人为设计的痕迹。对上述变化理解合理的是(     
A.市民自治传统渐趋消亡B.城市军事功能日益凸显
C.政治需求助推城市发展D.教会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汉代,中国政治法律文化就开始对朝鲜半岛产生影响。到了唐帝国时期,已经在东亚和中亚建立了中国的宗主权势力范围,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中华法系。到过中国的西方人,也都盛赞中国文明的优美与进步。13世纪的《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国王治国至公平,境内不见有人为恶,城中安宁,夜不闭户,房屋及层楼满陈宝贵商货于其中,而不虞其有失。”16世纪后半叶,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来访开启了“中学西传”的进程,把作为中国文明本体的儒家学说传播到西方世界,在大革命前夜的欧洲大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摘编自公丕祥《19世纪之前的中外法律交往》

材料二   按照威斯特伐利亚模式,在各个主权国家的法律制度之间并不存在隶属关系。但是,在英、法等宗主国和殖民地的法律制度之间却不存在平等关系,而是隶属关系,宗主国的最高法院往往是殖民地法院的最高上诉法院。在公法领域,作为西方法治主要原则的人权和宪政从来没有真正移植到殖民地的法律制度中,在殖民地根本谈不上平等权、普选权。在私法领域,打开贸易壁垒是西方国家关注的焦点。殖民地的法律制度几乎都采取属人主义原则,即对殖民地占领当局实行宗主国的法律,而对殖民地的人民则实行殖民地法或者当地的习惯法、宗教法。

——摘编自朱景文《西方法治模式和中国法治道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治法律文化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原因。
(2)据材料二、依据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原则简评西方国家在殖民地的法治行为。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近代西方的法律文化外传过程有何显著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将俄国皇家瓷器厂收归国有。该厂在1921年烧制的瓷盘正面加绘红色的工厂、举着锤子的工人图案,在瓷盘背面加绘镰刀锤子的标记,原有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上述做法反映苏俄(     
A.应对政治经济危机B.输出红色革命文化
C.展示新政权的风貌D.受到传统文化影响
2024-06-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七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一战结束后,《国际联盟盟约》初稿十一天之内便突击完成,制定过程中根本顾及不到绝大多数国家的意见,但其部分内容却相继被列入对德、奥、保、匈多国和约内,并分别成为其中的第一部分。这反映了(     
A.“大国一致”原则发挥巨大作用B.国际协调机制取得显著成效
C.列强在国际法运用中的双重标准D.大国强权政治操纵国际秩序
2024-06-12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七次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图漫画名为《下一个》,由美国时评漫画家乌多·开普勒于1901年创作。画中的章鱼代表洛克菲勒创办的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章鱼触手所缠绕的是政客及美国国会。该画作旨在揭示美国(     

A.生态环境日益恶化B.能源需求不断扩大
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D.垄断组织发展迅速
2024-06-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七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52年,美国对菲律宾启动了蔬菜种子项目,次年升级为“民主种子”项目。该项目将募集或低价购买的蔬菜种子在菲律宾农村分发并给予种植指导,同时将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美国“民主种子”项目的实施表明(     
A.不结盟运动推动菲律宾农业经济发展B.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对抗的升级
C.美国政府借助援助项目渗透冷战思维D.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2024-06-1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七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