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汉代,中国政治法律文化就开始对朝鲜半岛产生影响。到了唐帝国时期,已经在东亚和中亚建立了中国的宗主权势力范围,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中华法系。到过中国的西方人,也都盛赞中国文明的优美与进步。13世纪的《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国王治国至公平,境内不见有人为恶,城中安宁,夜不闭户,房屋及层楼满陈宝贵商货于其中,而不虞其有失。”16世纪后半叶,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来访开启了“中学西传”的进程,把作为中国文明本体的儒家学说传播到西方世界,在大革命前夜的欧洲大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摘编自公丕祥《19世纪之前的中外法律交往》

材料二   按照威斯特伐利亚模式,在各个主权国家的法律制度之间并不存在隶属关系。但是,在英、法等宗主国和殖民地的法律制度之间却不存在平等关系,而是隶属关系,宗主国的最高法院往往是殖民地法院的最高上诉法院。在公法领域,作为西方法治主要原则的人权和宪政从来没有真正移植到殖民地的法律制度中,在殖民地根本谈不上平等权、普选权。在私法领域,打开贸易壁垒是西方国家关注的焦点。殖民地的法律制度几乎都采取属人主义原则,即对殖民地占领当局实行宗主国的法律,而对殖民地的人民则实行殖民地法或者当地的习惯法、宗教法。

——摘编自朱景文《西方法治模式和中国法治道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治法律文化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原因。
(2)据材料二、依据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原则简评西方国家在殖民地的法治行为。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近代西方的法律文化外传过程有何显著不同。
2 . 1724年,云南巡抚杨名时在回复雍正帝关于社仓密谕的奏折中称:“滇省不通舟车,粟难远运,尤宜随处广为储蓄,令民食有资。向来各府州县,虽设有常平仓以平谷价备赈恤,然求于民间,缓急有济,允宜兼行社仓之法”。云南行“社仓之法”有利于(     
A.加强边疆治理B.增加财政收入C.强化中央集权D.防止地方割据
今日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8年,旅京山东人士受危机意识和乡缘观念的驱使,创办了《山东杂志》。其发刊词指出:“《山东杂志》何为而作也?乃为东人筹生活之计、自全之策,而广集事汇、兼为论说,偏陲之父老子弟,使易其积习,以免于危亡也。”杂志由山东同乡集股经营,初次召集时,“大众非常踊跃,认百股者三人,其余十股至五十股不等,约计已集约在千股以上”。杂志在山东省内的东牟公学、济宁公立阅报所以及各府中学堂等地广设代派处,还采取“代销杂志十份以上者酌提一成”等办法促销。杂志的载文分为十类,即论说、朝政、学务、民风、吏治、实业、交涉、要闻、轶事、杂录。杂志以大量篇幅介绍近代社会政治学说,对列强瓜分中国的活动、野心和手段进行揭露,对清廷的吏治腐败和对内昏庸、对外出卖国家利权的事实进行批判。

——摘编自孙向群等《开启民智救亡图存——<山东杂志>评述》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山东杂志》创办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概括《山东杂志》运营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时代价值。
昨日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古巴比伦文明流传下来的文献有大量关于借贷的记载,借贷一般分为实物和金银两类,官定利息,金银为20%,实物为33%。其中,汉谟拉比时代的巴比伦民事成文法较好地处理了债权和债务关系的平衡,加大对高利贷的打击,严格保护债务人的利益。由此可知,古巴比伦政权(     
A.重视维护商业活动秩序B.禁止民间商品交易行为
C.制定法律调整人身关系D.规范经营拓展商业领域
5 . 如表为二里头文化礼器系统与诸区域礼制文化因素的对应关系(部分)。据此可知,中国早期礼乐文化(     
二里头文化礼器原型器物所在区域文化象征权力类型
青铜鼎、爵、卜骨王湾三期文化、二里头文化政治权力、祭祀权力
青铜铃、绿松石龙形器石峁文化祭祀权力
玉琮、玉璧、玉钺良渚文化;陶寺文化、石峁文化祭祀权力、军事权力
A.维护专制王权B.形成完备体系C.呈现统合趋势D.促进华夏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1世纪以来,欧洲很多城市是原发性的。12世纪后尤其是13世纪建成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多是领主特别是国王主动推动甚至规划、设计和筹建的,从城市平整的街区和街道也可以看出其中人为设计的痕迹。对上述变化理解合理的是(     
A.市民自治传统渐趋消亡B.城市军事功能日益凸显
C.政治需求助推城市发展D.教会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7 . 1891年,泛德意志联盟成立,以抵制一切反对民族发展倾向,支持德意志民族愿望为目标。1912年,其主席公开宣称:“如果说某一个国家有理由关心如何扩大它的势力范围,这个国家就是德意志帝国……我们需要工业品的销售地区和工业原料产地。”这反映出德国(     
A.技术革新需求迫在眉睫B.极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C.民族独立意识逐步觉醒D.外交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2024-05-31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51年,美国人列察克·梅里瑟·胜家发明了被誉为“改变人类生活的四大发明之一”的缝纫机。同年,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Singer SewingCo.简称“胜家公司”)成立。

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发展历程

1867胜家公司在英国设立分厂,并陆续在欧洲大陆建立了诸多分、子公司,是美国第一家在全球同时生产和大量销售同一种产品的跨国公司
19世纪晚期胜家公司制成世界第一台电动缝纫机,销量达135万台,基本形成一个专门从事分销及业务推广的网络
20世纪60年代胜家形成了遍布全球的3万多家专卖店和经销点的强大销售网络,并成功转向多元化经营。这其中包括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和以后的航天飞机计划
1994胜家公司投资2000万美元,在中国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上海胜家缝纫机有限公司
2005胜家最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由个人电脑控制操作的FUTURACE-200缝纫机,兼具多功能缝纫和电脑绣花,成为时装设计最理想的工具之一

——摘编自任永菊《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等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5-3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527年,马丁·路德在埃斯莱本建立了高等拉丁学校。二十年后,德国出现了六十所新教城市学校,这些学校的课程包括德语学习和“世俗话题”的教学,例如有关家禽养殖、个人卫生、婚姻、剧院等教学课,不再是神学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些城市学校(     
A.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需求
C.摆脱了教会神学的思想控制D.构建了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2024-05-30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陕甘宁边区政府主持的军事展览会多次向广大军民征集相关展品,其中包括战斗所获战利品,烈士的照片、略传及遗物,描绘战斗经过的通讯、照片及图画,暴露敌军兽行、敌寇阴谋的照片、图画,以及反映前后方民众参战动员的各种材料等。此举旨在(     
A.发动民众参与土地革命B.突显艺术作品的政治功能
C.凝聚中华民族救亡力量D.宣传军民抗战的显著成效
2024-05-3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5月考前指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