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221 道试题
1 . 从亚历山大东征到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为止,这一时期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希腊化时代”。下列不属于希腊化时代具体表现的是(     
A.希腊文化中心逐渐向东移B.各地区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C.文学科技得到进一步发展D.本土文化被希腊文化取代
昨日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6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2 . 这是一战期间某一年的局势描述:“交战国损失巨大,物质资源枯竭,劳动人民逐渐认清战争的反人民性质。这一切都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所有国家的群众革命情绪日益高涨,罢工运动如火如荼……军队中直接出现了反战运动。俄国酝酿着革命风潮,美国急欲介入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活动而参战,此后,协约国的优势更为明显”。这一年应该是(       
A.1914年B.1915年C.1917年D.1918年
昨日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3 . 康熙五十年(1711)全国共计人口7780余万,雍正八年(1730)增至8051万余口,至乾隆六十年(1795)则骤增至近3亿口,道光十五年(1835)更突破4亿大关。此现象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土地供给出现不足   ②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③出洋谋生成为出路   ④外来高产物种传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昨日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6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4 . 鲁道夫·迈德纳曾言:“我不认为瑞典模式已经完全过时,即使福利国家制度已经被部分地破坏,但它仍是有活力的。中产阶级随时准备交更多的税以改善整个国家的生活条件。”他意在说明“福利国家”(     
A.国家制度已经被部分地破坏B.有利于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
C.是一种即将过时的发展模式D.可以改善整个国家经济状况
昨日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6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早期的定居民族,也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的最早者,创造了世界已知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下列成就属于苏美尔文明的是(     
①最早驯化马匹并使用战车作战       ②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楔形文字
③发明20进制用来计算粮食产量   ④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画主题多样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昨日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6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新中国有《七律二首》,“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关于此二首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已经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B.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使全民病有所医
C.毛泽东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D.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创建活动
昨日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6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2-13世纪,西欧的城市居民在与封建领主的斗争中,逐渐获得了城市的自我管理权利,城市居民不再受庄园法庭管制,可以自己去选市长、议员、法官等等,组织自己的市政府,建立自己的法庭,甚至组织自己的军队,市民在从事新的经济活动方式的时候产生了新的生活态度。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动摇了教会的统治地位B.推动了市民掌握庄园管理权
C.打击了国王的封建统治D.促进了西欧城市的基层自治
昨日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试(五)历史试题
8 . 民族与世界,个体与整体,在对立与统一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期间蒸汽动力制造产业的出现,将对外贸易导向一个新视野。随着曼彻斯特及其他地方工厂出现的整体性纺织品生产过剩现象,其任务变成积极地寻找这些大量制造商品的新消费者,而将焦点摆在他们想象中庞大的“中国市场”。这个新的贸易目标在亚当·斯密所著之《国富论》中的经济自由主义信念,找到其最为强有力的意识形态正当性。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让欧洲列强有余力从事海外扩张,而炼钢及其它以蒸汽为动力的工业技术促成了军事的现代化。由于《南京条约》及其后续条约的影响,导致清朝在双手被反绑于背后的情况下,进入了西方扩张及激烈国际竞争的新时代。

——整理自《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材料二:拿破仑通过对外战争方式向欧洲各地输出革命,废除了统治西欧长达800多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使成打的封建王冠落地,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他提出:国家基本主权与义务的概念,强调国家主权包括领土主权、民族自决权、对境内外国公民的管辖权等,极大地丰富了国际法的内容。这为维也纳会议以国际公法方式确定划分国界的原则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吴木生《1815 年维也纳会议新论》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曾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发起了去西方化的运动,目的是根除旧殖民帝国的影响并消灭它们的权力象征。尽管如此,后殖民时代的民族认同并非总能强大到能根除殖民地的影响或取缔欧洲人的习俗。圣雄甘地呼吁印度人恢复当地习俗,拒绝所有从西方进口的东西,找到印度人的灵观。尼赫鲁则倾向于工业化和世俗化,跟上现代化的趋势,在印度实现西方世界那样的繁荣和进步。

——摘编自胡里奥麦克伦南《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侵华的相关因素。结合所学,从新的商业经营方式角度说明19世纪中后期中国对“西方扩张及激烈国际竞争”的回应。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战争的政治影响。结合所学指出维也纳体系的基本特征以及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重构的基本内涵。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形成的文化特色。结合所学,谈谈应该如何看待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昨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试(五)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曾提出:“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下列项中,属于该思想家的主张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昨日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大汇合,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还包括(     
A.促进世界多元文明平等交往交流B.传播了英国先进的工业文明
C.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