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温州人项乔将明太祖“六谕”引入《项氏家训》。《项氏家训》共四十七条,前六条均是对“六谕”的诠释,内容则是“谨仿王公恕解说,参之俗习,附以己意”,但也添加了一些适应时代和地域的内容,并且更加口语化。这表明明代家训(     
A.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确立了理学的统治地位
C.凸显世俗教化治理功能D.注重迎合市民阶层需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年画《女司机》(顾群1950年)

(注:年画中有“三八号机车开车典礼”“向先进妇女学习”“妇女先锋”等字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年画《女司机》进行合理解读。(要求:持论有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3 . 对如表所示内容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在坚持市场化的基础上改革卫生管理体制。包括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捐资支持卫生事业;改进和加强药品最高限价管理,成立国家药监局
1998年在很大范围内,将公费医疗制度转为医疗保险制度,由政府全包转向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结合
2000年2月国务院发文《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医疗事业基本实现政府资本完全退出。然而,尽管拥有改革的契机,但并未着实实施改革
A.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B.旨在缩小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差距
C.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D.揭开了新时代医疗体制改革序幕
2024-05-0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汉武帝时期部分重要历史人物活动事迹

重要活动资料来源
汉武帝发使十余辈至宛西诸外国,求奇物,因风览以伐宛之威德。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史记·大宛列传》

李广利(汉武帝时大将)伐大宛时,“宛城中无井,汲城外流水厖宛城中新得秦(汉)人,知穿井”。

《史记·大宛列传》


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涂林,安石榴也”“使外国,得胡豆”。《齐民要术》


“孝武(汉武帝)之世,图制匈奴,患其兼从西国,结党南羌,乃表河曲,列四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单于失援,由是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书·西域传》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5 . 如表是根据考古学研究整理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等数据。以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稻米粟米黍米
颗粒数14768138832248
千粒重(克)1627
折合克数236.28827.76615.736
粒数占比47.8%44.9%7.3%
重量占比84.5%9.9%5.6%
A.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B.已具备相对成熟的灌溉技术
C.古代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初步形成D.地区之间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虽然学术界普遍认同贾思勰出生于益都(今属山东)的儒学世家,有深厚的儒学造诣,但学者们对其著作《齐民要术》的创作意图的认识却大相径庭,集中体现在《齐民要术》是“为帝王师”和向平民百姓宣扬生产技术的争论。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     
A.历史研究要重视史料实证B.历史资料的运用应注重考辨
C.历史解释受主观因素影响D.阶级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认识
2024-03-12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是明代上海县人口数据变化
明代上海县人口
年份户数口数每户人口性比率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114,236532,803278,874253,9294.66109.8
永乐十年(1412年)100,924378,428199,781178,6473.75111.8
正德十五年(1520年)93,023260,821179,52481,2972.80220.8
隆庆六年(1572年)113,985192,967158,53234,4351.69460.4

——资料来源:万历十六年《上海县志》卷4

对此表解读合理的是(     
A.社会动荡导致大量人口流亡B.人口结构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C.人地矛盾尖锐抑制人口增长D.人口统计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俄新经济政策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次中正与创新的改革社举,

新经济政策的守正: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坚守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之正

整守维护人民和国家利益之正

坚守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之正

新经济政策的创新:探索适合苏俄国情的建设发展方式

开创向社会主义过渡途径之新

开创经济建设方略之新

开创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之新

——摘编自李爱华《新经济政策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守正与创新》

根据材料,围绕对新经济政策的解读,提出一个主题,并运用世界史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3-24高三下·甘肃·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它使神秘的美洲大陆与其他独立的大陆之间产生了混乱的交流与碰撞——美国独立与疟蚊,英国工业革命与亚马逊的橡胶,美洲白银和明朝灭亡的加剧。”对材料中的“它”解读正确的是(       
A.大航海时代世界市场正式形成B.“哥伦布大交换”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C.三角贸易为工业革命积累资本D.商品交流满足了新兴市民阶层的需求
2024-03-18更新 | 264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著名政治社会学家奥菲对西方福利国家的矛盾进行分析,指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行政子系统的存在依赖于商品形式的存在,但是政治行政子系统的政策又恰恰导致对商品形式的否定。下列选项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指出福利支出加重了财政负担B.反对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
C.提出应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过分干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