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4世纪以来人类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简表(部分)

时间地区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备注
14世纪欧洲食物以小麦、大麦和稞麦为主,多次陷入粮荒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多次肆虐,欧洲人口迅速减少
16世纪欧洲、亚洲增加了番茄、甘薯、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产量极大增加全球范围内农作物大传播
19世纪欧美地区出现罐装食品、防腐食品等,食品加工业大发展1860年,英国政府制定了第一部《食品安全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地区出现巧克力棒、人造奶油、高汤等美味食品1906年,美国通过了第一部联邦食品法
二战后世界范围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出现快餐食品,非洲出现粮食危机,西欧出现食物生产过剩1974年,联合国通过了《消灭饥饿和营养不良世界宣言》《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欧盟于2002年出台了《食品通用法》
上表内容反映了14世纪以来人类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在表中能够反映出有关人类食物的多种变化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学素养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条理清晰)
2024-01-24更新 | 71次组卷 | 26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等等,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

——摘编自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二   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唐前期的统治者采取措施加快人口再生产。唐代开元、天宝之际,人口数量为6000万左右;宋代自宋仁宗时起,户口即超过1200万……唐宋的水路运输发达,承接了隋代开凿大运河带来的便利,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得以连接贯通……这个时期,出现了船户、挑夫和舵工等职业劳动者,他们把产品运转到全国各地,使各地互通有无……据《通典》记载,当时全国有耕地620万顷,以1唐亩合今0.786市亩和以每市亩产粮154斤计算,全国粮食总产量为750428万斤;宋徽宗时垦田面积达到1000万顷,耕作技术进步和水利条件改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

——摘编自欧阳峣《唐宋时期经济增长的大国效应》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市”发展程度的因素。
2024-01-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如表是中国历史上三位著名人物的言论。其言论意在说明(     
人物言论
商鞅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
王安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谭嗣同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
A.封建势力是阻碍变法的重要因素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杰出人物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D.改革过程充满着曲折和艰辛
2023-11-18更新 | 116次组卷 | 2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普遍建立了相互制约的收入、支出、保管、审核系统;规定了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酬标准,上至边区政府主席,下至乡政府乡长,都不发薪饷,实行最低的津贴制度(每月津贴只有一元五角到五元),其收入不得超过普通工人的工资水平。这些做法(     
A.表达了全国民众抗战的决心坚定B.体现了政权建设的人民属性
C.标志着延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实践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5 . 【中西社会基层治理】

材料一 “中国在历史上是单一制和大一统国家,基层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人们对中国古代“皇权不下县”存在误解,认为历史上的基层治理脱离皇权。事实上,这句话是指古代的官僚机构比较简约,只在县一级才有正式官员,但这并不意味着皇权不下县。县以下的治理依靠非正式工作人员,包括乡里的胥吏、地方精英和传统农村行业协会(青苗会、水利会)等。这些人员辅助地方治理,受地方官员节制,并不游离于国家治理体系之外,而恰恰是国家治理建构的结果。”

材料二 “中西社会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是有组织的,而西方是个体化的。西方的政权体系不会到达最基层,典型例证是一般西方国家都没有居委会。相比之下,中国的基层社会和基层治理体系合二为一,尤值一提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细胞党的性质,与西方政党形成区别。在中国,党组织成为社会有效运行的细胞,是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不外在于社会。党员和党组织分布在社会每个角落,关键时刻号召党员,社会就可以自我循环。面对新冠疫情,中国之所以采取全政府—全社会的疫情防控模式,是因为中国有条件做。事实上,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科学原则是把病毒隔离,这需要社会组织动员能力。许多西方国家通过宵禁之类的法律命令试图隔离病毒,却缺乏有效的基层社会组织协调个体遵守防疫规定。”

——材料均选自《中国新闻网》2022年6月5日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专访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封建社会基层治理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西社会基层治理的差异及当今中国社会基层治理的突出优势。
2023-07-09更新 | 96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1693 年,康熙患疟疾,服御医开的药无效。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于美洲的金鸡纳,康熙服用后疟疾速愈。这反映了(     
A.传统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B.闭关锁国下的“朝贡贸易”繁荣
C.殖民扩张使美洲社会遭到破坏D.地理大发现后洲际物种的交流
7 . 2017年,国务院提出要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全链条、可追溯、新模式、网络化、高效率”的冷链物流体系。各大冷链物流企业纷纷应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监控物流车辆的温度,还能防止配送员不及时配送。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现代科技完善了企业管理B.国家重视保障居民的食品安全
C.我国食物储备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D.冷链物流解决了食品供需矛盾
2023-04-22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两宋时期,江南等地区大量种植粟、麦、豆等作物,江北广种水稻,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这种现象说明(     
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B.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
C.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
2023-02-23更新 | 361次组卷 | 4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英国农民感受到时间的新单位是来自于进入村庄中的流动农业机械,谷物脱粒承包人要求按小时收费。很快,拥有机械的农业劳动者帮助邻居耕地也要求按小时计费。年青人都关心的脱粒机和收割机的效益,他们拿着小本子认真地记下这些机械的工作小时和消耗的燃料量。这说明(     
A.工业文明影响农民的劳动观念B.工业革命加速农业生产衰落
C.农民受到工厂制度的严格限制D.农业生产劳动的自主性增强
2023-02-14更新 | 1567次组卷 | 26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汉代法律规定,幼者不得告发长辈犯罪,不得殴打长辈,否则以不孝罪论处。同时还规定,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可以相互包庇隐瞒,不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依照法律规定也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汉代(     
A.基层治理卓有成效B.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C.律令呈现伦理色彩D.法律的实用性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