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帝国就其实际范围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它仅包括少数岛屿和沿海据点,但它不仅在欧洲和东方之间的贸易中获利,还从纯粹的亚洲贸易——如中国、日本和菲律宾之间的贸易——中牟利。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帝国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
B.帝国的太平洋贸易是在菲律宾和墨西哥间进行
C.帝国主要侵略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等地区
D.帝国主要从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中获利
2 . 【塞尔登中国地图】

材料   《塞尔登中国地图》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并采用上北下南方位,同时标识了欧洲风格的罗盘和比例尺条。图中明朝信息最为丰富,北京城、黄河、各省边界等都有详细描绘,但却仅位于地图左上部分,中国南海前所未有地占据了中央位置。地图展现了东亚和东南亚全貌,覆盖了西起印度洋、北抵日本海、东南达印尼中部诸岛的广大地区。该地图准确性较高,可能是一幅航海路线图。这些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形成一个网络,最远可达地图最西端的印度卡利卡特港。有学者根据图中信息判定,该地图为明末中国人所绘。

该地图后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约翰·萨利斯获得,辗转落到了约翰·塞尔登(1584~1654)手中。塞尔登是英国律师、下议院议员、东方学家,是对波斯、阿拉伯以及中国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英国学者之一。在他那个年代,海洋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塞尔登比同时代的人更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正经历海洋变迁的时代,他主张海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由国家行使管辖权。在去世前夕,他将该地图捐赠给母校牛津大学,《塞尔登中国地图》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摘编自(加)卜正民著《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等

选取适当的角度,结合所学,对材料中的历史现象予以合理的解读。
(要求:角度恰当,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不得大篇幅照抄材料。)
2024-04-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3 .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大多数欧洲人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的代价。德国总理特奥巴德·冯·贝特曼·霍尔维格预想的是“短暂的风暴”。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在1914年向下院保证:“如果我们参战,我们所遭受的伤亡会很少,甚至比我们不参战也多不了多少。”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和德国未做好战争准备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人们对战争充满乐观
C.索姆河战役打破了这些幻想D.英、德两国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
2024-04-2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魏晋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时期历史现象出现的背景解读最合理的是(     
历史现象历史背景
A魏晋玄学在政治上主张“无为”,生活作风上要求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战乱频繁,生活物资匮乏
B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北民南迁加快了民族交融
C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唐高宗时国家颁行《唐本草》印刷术的进步导致伪劣医书泛滥
D晋代法显、唐代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空海来华佛教在东亚深入广泛传播
A.AB.BC.CD.D
5 . 战国时期,社会上形成了一个扶弱济困、讲求信义、除暴安良的游侠阶层。有学者曾对文献记载中的战国时期游侠家世渊源和籍贯进行了统计,发现在战国时期关东六国的地域环境当中的游侠数量多,而秦地几乎没有游侠。对这一现象解读最合理的是(     
A.秦国社会风俗野蛮原始B.关东六国儒家思想盛行
C.六国宗法贵族势力弱小D.秦国封建改革较为成功
2024-06-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份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某学者将“地理发现”定义为,“任意文明民族的代表第一次到达了或最早了解了各文明民族 均前所未知的地表的某一部分,或率先确定了地表已知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并强调不能将“地理发现”和“地理大发现”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地理发现”呈现出欧洲中心色彩
B.“地理大发现”是特定的历史事件
C.甘英奉命出使大秦属于“地理发现”
D.“地理大发现”结束于登陆南极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魏晋南北朝,我国绘画艺术出现了新的发展,不仅出现了专职的文人画家,绘画技法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下图是这一时期绘画地理分布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①地绘画艺术的发展得益于独特的地理条件
B.②地绘画艺术发展是佛教本土化完成的结果
C.③地绘画艺术发展源于经济的重心完成南移
D.魏晋南北朝时的绘画艺术总体上领先于世界
8 . 【商业与文化】

材料一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资本的实力和水平,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许多商人在“士”这个传承儒家文化政府后备官僚的阶层面前,不再自惭形秽,而是开始平等的对话。“良贾何负闳儒”的观点显示出这一时期商人的自尊和自信。然而从“儒商”、“士商”、“绅商”在明清时期的出现以及当时商人的价值取向来看,明清时期的商人似乎并不仅仅满足于治生获利,而是有着比较强烈的道德要求和精神向往。

——王燕玲《儒家传统文化与中国的官商关系》

材料二   在新的时代里,财富被认为是虔诚的象征。即便是富人也仍需要努力工作,拥有财富并且不随意挥霍成为一种新的道德标准。清教徒们既反对贵族浮华奢侈的生活,也厌恶暴发户挥金如土,但是对中产阶级的节制有度和自力更生给予了极高的伦理评价。所以,资本家们坚信自己像中产阶级一样自律而勤奋地工作,没有污点地合理使用财富,就会受到上帝的恩宠。这样的道德准则下,自然也收获了极大一批追求上帝恩宠而勤奋工作的劳动力。

——来庆滢《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解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士”“商”的关系并分析其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的道德标准”的内涵并分析其影响。
2024-05-3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西欧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487葡萄牙人到达好望角
1492西班牙船队到达巴哈马群岛
1498葡萄牙人到达印度卡里库特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表格中“1487年”、“1492年”、“1498年”的三位代表性航海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三。
2024-05-3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西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所示是19世纪后期与20世纪初德国三大产业劳动力的占比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德国(     
类型1882年1907年
农业劳动力42%35%
工业劳动力39%42%
服务业劳动力19%23%
A.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B.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C.国家经济竞争实力增强D.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缓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