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开始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1949—1978年的奠基时期;1978—2012年的快速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的走向成熟时期。其中,每个大的发展阶段又可根据其阶段性特征,具体划分为若干小的发展阶段。

——据马敏《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现代化道路探索历程活动或成果结果
封建主义式现代化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失败
资本主义式现代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失败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条件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借鉴苏联
“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战略规划曲折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改革开放和“三步走”发展战略成就辉煌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杨德山《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和实践经验》

(1)概述材料一把1949年和1978年作为划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阶段节点的依据。
(2)分析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第二阶段“快速发展”的新突破。
(3)分析材料二,谈一谈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和合”。所谓“和合文化”,即推崇和谐,强调合作,追求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云:“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材料二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讲到:“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就此处境艰难的新中国不仅成功打破了外交僵局,也让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成为普遍共识,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年瞬间——万隆会议与求同存异方针》

材料三   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共同创造更加美好未来。

——习近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太宗的民族观及唐朝巩固民族团结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的主要观点并简析其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和合文化”时代价值的认识。
3 . 战争带来灾难和毁灭。制约战争、实现和平与发展,应成为全人类的共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他的评论的确很有道理,而且其正确的程度比他当时所能预见的还大得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注定要使格雷伯爵所熟悉的整个欧洲变成废墟。它毁灭了数世纪之久的王朝,代之而起的是格雷伯爵这样的贵族政治论者所朦朦胧胧意识到的新的领袖、新的制度和新的意识形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这些挑战在世界大多数地区被设法成功地阻止了。但这种缓解只持续了20年,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一削弱过程,使欧洲各地的帝国处于大混乱之中。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代之而起”的新的“社会制度”。概括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支配全球”的“控制”力削弱的表现。

材料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与大型武装冲突统计表(1986—1999)

区域

大型武装冲突的数量

安理会关于大型武装冲突的决议数量

安理会决议的比例(%)

非洲

24

13

54

美洲

5

2

40

亚洲

22

4

18

欧洲

9

7

78

中东

11

6

55

总计

71

32

45

——Peter Wallensteen《Understanding Conflict Resolution》

(2)指出联合国的宗旨,结合材料二简要评价联合国安理会在制止大型武装冲突方面的作用。

材料三:20世纪末,多极世界已成定局,人类已融入一个复杂多变的巨大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历史已经是全人类共同的历史了,需要全人类共同推进。历史已完成从分散到整体的转变,全球化的趋势也不可逆转。人类今后的任务,就是面对挑战,解决问题,求同存异,共赴未来,为全人类的共同幸福团结努力。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鲜明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球视野,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世界胸怀,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3)对历史问题进行重点探析是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历史试题

4 . 2024年巴黎奥运会即将到来,回望历史,奥运传统在百余年的现代奥运会中发扬光大。

透过历史之眼看奥运,更可以发现不同时代的历史大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年一度在希腊南部奥林匹亚举行的盛大竞技会,来源于当时祭祀宙斯的隆盛典仪……相传首度奥林匹亚竞技会的举办为公元前776年,这一年成了古代希腊纪年之始。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

1.材料一中,“公元前776年”又可表述为(     
A.公元前8世纪前期B.公元前8世纪后期
C.公元前7世纪前期D.公元前7世纪后期

材料二:

近代主要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成果近代竞技体育的起源
1.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蒸汽机的发明与广泛应用
2.交通运输体系的巨大变革:铁路的出现,行程时间缩短,海运发达,欧洲国家生活城市化
3.机械加工业形成规模,钢铁工业迅速发展
4.普通生理学创立,基本生理活动原理得到科学阐释
1.第一部滑冰运动专著问世,滑冰技术得到发展
2.西班牙设立皇家斗牛场,确定斗牛规则
3.18世纪末,城市之间的竞技体育比赛频繁举行
4.以体操为代表的户外运动兴起
5.约翰·辛克勒出版第一部训练专著《竞技练习》
2.近代以来提倡体育教育,强调个性解放与人格培养的观念主要是受到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
3.根据上表内容,阐释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与近代竞技体育起源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现代奥运会沿用了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的一些传统、借用了某些仪式,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新赛事。以下为现代奥运会(夏季)举办国一览表。

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
1896希腊1920比利时1948英国1968墨西哥1988韩国2008中国
1900法国1924法国1952芬兰1972德国1992西班牙2012英国
1904美国1928荷兰1956澳大利亚1976加拿大1996美国2016巴西
1908英国1932美国1960意大利1980前苏联2000澳大利亚2020日本
1912瑞典1936德国1964日本1984美国2004希腊2024巴黎

注:①1980年,为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发起抵制莫斯科奥运会。1984年,为报复美国,苏联发起抵制了洛杉矶奥运会。

4.1916年、1940年和1944年,三届奥运会被迫停办的原因是(     
A.两次世界大战B.经济危机打击C.全球流感肆虐D.气候变化影响
5.阅读的表格,以1950年代为界,观察现代奥运会举办国出现了哪些变化?

材料五:适逢巴黎奥运会开幕倒计时两周年,巴黎奥组委于25日公布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与残奥会的口号“Ouvrons Grand Les Joux”,翻译成英文是“Games Wide Open”,中文则是“奥运更开放”。

——《2024年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口号公布》,中国新闻网,2022年7月26日

6.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百余年来现代奥运会发展变化的认识。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 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摘编自【英】哈巴库克、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技术将劳动者束缚在生产链条之中,以严格的时间标准规范生产行为;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各种新兴消费品占据劳动者的闲暇时间,让劳动者丧失对当下的深度思考。同时,资本主义消费社会通过科技升级创造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消费者的“虚假需要”,“虚假需要”的满足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循环不断造成大量浪费。大规模生产意味着大量的消费和剩余,这必然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根据宋田光《历史溯源、当代诊断与复归路径——<资本论>视域下科技的当代困境与治理》整理

材料三   1953年,中国电子工业被列入国防工业行列。“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电子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陕、川、贵、渝、湘、鄂等地……在20世纪60年代,电子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开始能为军队和国民经济提供产品……形成了以贵州为中心的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以四川成都、绵阳,重庆,陕西的宝鸡、铜川为中心的电子工业基地……四川电子城绵阳市也获得了中国“西部硅谷”的美誉,绵阳市有因“三线建设”而兴建或迁建的以西南科技大学为首的高等学校28所,还有多家大型军工骨干企业。拥有各类专业技术员17万人,中科院及工程院院士20人,他们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众多重要科技领域都代表了一流的水平。

——摘编自夏慧芳《“三线建设”与中国工业化进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该时期技术创新出现的背景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线建设期间,国家电子工业建设对西南地区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期期末模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67页

材料二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19世纪30年代考察了工业革命中的英国曼彻斯特(棉纺织业中心)后,留下精彩评论:“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这里人性获得了最为充分也最为野蛮的发展;这里创造了文明的奇迹,文明之人却几乎沦回野蛮人的境地。从这里肮脏的下水道里却流出了足赤的黄金”。

(1)完成以下展板内容。

(2)托克维尔对工业革命时的曼彻斯特有什么印象?举例文中的关键词并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文明兴盛”的看法。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开始,尤其是19世纪20年代中期后,技术学校遍布全国,规模不断扩大。1823年,伦敦技术学校建立,人员从1824年的750人增加到1826年的1500人,到19世纪中期,整个英格兰与威尔士有622所类似的学校,拥有60000个学生。非国教派还开办了许多新型的大学学院,而在这些大学学院中,不分贵贱等级吸收学生,中产阶级和工人是学院的成员。在这些学校中,以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为宗旨,轻视宗教教学,以及死板的文法教育,一切从功利的立场出发,着眼于学科的有用性。这些学校为许多工人创造了学文化的条件。

——摘编自潘迎华《英国近代教育与工业化关系研究》

材料二   俾斯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控制,颁布了一系列帝国教育法令。70年代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视为公民的两项基本义务。当其他国家的大学仍然瞧不起科学的时候,德国的大学已经允许科学独立地发展,而且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不少有效的组织方法和形式,实验室、研究生指导制度、研究生院、研究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等,全都是德国首创的。德国成了世界教育界瞩目的中心,当时有志于数理研究和深造的人中流行一句口号是:“背上行装,上哥廷根!”……德国人在学习英美法等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一项划时代的转变:把科学转向应用于生产。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的勃兴,应当说主要是依靠“系统学习”和科技进步的力量。

——摘编自尹朝安《19世纪德国的崛起与制度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前期英国教育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德国教育改革的成就,并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英国和德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2024-06-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以来,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殖民主义和工业化促使移民流动迅速增长。殖民主义使得欧洲人作为水手、军人、农民、商人、僧侣以及行政人员迁居海外。15-19世纪,欧洲殖民者从殖民地获取了大约1500万的劳动力,其中有不少是非洲奴隶和契约劳工。美国立国和经济发展靠的就是这些移民。1861-1920年迁居美国的移民有3000万人。1918-1945年间,因经济停滞和政治动乱,导致移民人数下降。在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许多移民被遣送出境,1936年时外籍人口减少了50万。

1945-1973年,长时期繁荣的刺激导致不发达地区的劳工大规模迁入西欧、北美和大洋洲。资本从原来的经济中心转移,跨国的生产和分配方式重新形成了世界经济的大格局。新类型的移民纷纷进入一些较老的工业国家,而在南欧、海湾石油国家、拉美、非洲和亚洲则有新的移民输入国出现。20世纪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移民活动之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联合国的数字表明,全球移民总量从1965年的7500万增长到1990年的1.2亿。以德国为例,1961年德国的外来人口不到686200人,占德国总人口的1.2%;到1997年底,德国的外国人口为730万,占德国总人口的9%,其中97%的外来人口居住在原西德地区。

——摘编自李其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与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世界移民的历史影响。从国家治理角度,谈谈应对移民问题的举措。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参加反法同盟的欧洲各国君主们担心法国革命引起本国革命,因此设法扑灭法国革命以期恢复旧有的欧洲大陆封建统治秩序。拿破仑政权则通过战争革命的方式来维护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并巩固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拿破仑将一部分南部斯拉夫人集结在一起,希望他们恢复政治独立。同时,他还进行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废除允许各省自主特权的封建制度,代之以行政集权,创造了发展政治民族主义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个意义上他甚至可以算是几个现代民族的缔造者之一。

——摘编自许丹《论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历史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学者不断学习西方文明,以求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然而一战后,梁启超亲身感受到欧洲人的失望和悲观,西方学者对现代西方文明的反思和批评,也使梁启超受到刺激。他考虑如何以中国文明补助西方文明。这不是以中国文化拯救西方文化,而是中西化合,建设一个新文化系统以使人类全体都受益“我们的国家有个绝大的责任横在前途,什么责任呢?是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们的文明,又拿我们的文明去补充西洋的文明,叫它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从此,梁启超开始了他的文化自觉和中国自觉。

——摘编自单世联《梁启超的“文化自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战争在欧洲政治文化重构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梁启超的“文化自觉”进行评析。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战争与文化关系的认识。
2024-06-0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福建的茶文化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其中“建溪官茶”因产于福建建溪流域而得名,早在汉代就有“建溪芽”之名。到了宋代,北苑贡茶更是闻名于世,成为中国御贡时间最长的茶之一。北苑茶始于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闽国龙启元年(933 年),建州茶人张三公(张廷辉)把凤凰山方圆三十里茶山献给闽国,自此一直到1391年,当地便一直作为御茶园。北宋福建文人黄庭坚在《满庭芳》中赞道:“北苑贡龙团,江南鹰爪。万里名动京关。”南宋时期,曾入闽任茶官陆游也写诗称:“建溪官茶天下绝,香味欲全须小雪。”

——摘编自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福建省监察委员会《古人眼里的福建茶:廉美和敬 人间清欢》等

材料二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茶叶品种、种植、制作和管理技术等方面基本上一无所知,1833年,英国议会终止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垄断权。1834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英属印度政府组建的茶叶委员会领导了窃取中国茶叶品种,技术及建立阿萨姆茶叶试验场的工作。1838年,东印度公司将阿萨姆地区所谓的“荒地”全部收为已有, 1839年,伦敦有4家公司,(印度)加尔各答也有1家公司向东印度公司申请收购阿萨姆茶园并垄断经营,但东印度公司以“鼓励和支持所有受人尊敬的资本家”“防止垄断、保护当地的利益”等理由予以拒绝。当时有一家伦敦媒体对此报道说,一家联合股份公司在本市成立……他们计划首先与印度最高政府达成条约,购买东印度公司在阿萨姆的种植园,然后进行茶树种植生产,并将茶叶运入英国。

——据罗龙新《帝国茶园:茶的印度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福建建溪(北苑)茶园和近代印度阿萨姆茶园种茶业发展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宋代福建建溪(北苑)和近代印度阿萨姆种茶业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印种茶业对当代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