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列是取材于同一时期的两幅漫画。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国共合作的实现保障了国民大革命的胜利B.打土豪分田地极大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C.抗日战争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团结意识D.国统区形成了以反美蒋为中心的爱国运动
2022-01-12更新 | 24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竹溪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从金陵、河南到河西走廊和西域,中国初期的山水画呈现出“人大于山”的典型象征。出现在画中的人,可以大于山两倍三倍,两脚可以跨过无数个山头(如图)。这反映出(     

敦煌莫高窟二四九窟北魏壁画《狩猎图》
A.文化融合推动绘画技巧创新B.画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C.内地与边疆的艺术风格趋同D.统治者强化正统观念的需要
2024-02-22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收心考试(开学)历史试题
3 .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历史图片是历史事件的直观反映和记录。下列不同时期的历史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百年奋斗历程。

图一: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北京青年学生上街游行

图二:1921年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闭幕

图三:1928年朱德率部和毛泽东所部井冈山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图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领导东北人民革命军同日军作战

图五: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

图六: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图七:1956年各地民众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图八:1979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施“大包干”,拉开农村改革的序幕
图九: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请任选材料中两幅或两幅以上的图片,提炼出一个共同的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至少选取两幅图片,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4 . 下图为近代中国机器进口额的波动趋势图。据此可知,近代(     
A.轻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C.棉纺织业发展停滞不前D.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24-03-0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收心考试(开学)历史试题
5 . 【美国黑人民权问题】

材料一



                                             非洲裔美国人的迁徙图(1910-1920年)

一战前在芝加哥有3000名黑人在工厂里工作,但在1920年却超过了1.5万人。北方的劳工机构和铁路部分积极地到南方招募黑人,到1920年,有300万以上黑人加入向北方的“大迁徙’中。这场持续到20年代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对美国南方和北方的城市都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摘编自加里·纳什《美国人民》

材料二   1941年,即使在北方各州,黑人们处境依然悲惨。他们无论居住、饮食、出行、工作,还是入学都无法享受同白人一样的自由。黑人从战争早期的经济繁荣和充分就业中获益甚少。但是必须承认,二战中还是有很多黑人在军工厂谋得了职位,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为寻求更多就业机会,175万以上南方黑人涌入北部和西部城市,有些黑人还成为熟练工人以及专门职业者,不过他们依然难以摆脱由来已久的种族偏见。1943年,底特律爆发了种族骚乱,起因是一项公共住房计划。该计划试图把大批黑人安置在波兰裔美国人的社区附近,结果招致了强烈的敌对情绪。当时的底特律早已充斥着各色就业大军,新到的黑人移民数量极多,一年之内就有5万以上,给住房和公用设施造成极大负担,最终演化为严重骚乱。

——摘编自法拉格《合众存异:美国人的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20世纪初美国“大迁徙”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美国自建国以来的黑人民权问题。
2024-02-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收心考试(开学)历史试题
6 . 【近现代的画报】

材料一   创刊于1884年5月8日,终刊于1898年的《点石斋画报》,十五年间,共刊出四千余幅带文的图画。在创刊的“缘启”中,刊物创办人尊闻阁主人写了这样一段话阐述其办刊策略:“近以法越构衅,中朝决意用兵,敌忾值忱,薄海同具。好事者绘为战捷之图,市井购观,恣为谈助。于以知风气使然,不仅新闻,即画报亦从此可类推矣……俾乐观新闻者有以考证其事,而茗余酒后,展卷玩赏,亦足以增色舞眉飞之乐”。《点石斋画报》前期的报道“中法战役”令人拍案叫绝;后期的追踪“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台湾民众之反抗日军,也有绝佳的表现;末期《强夺公所》《法人残忍》也体现出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强烈关注。

——摘编自陈平原《点石斋画报选》

材料二   1942年7月,《晋察冀画报》在河北石家庄平山县碾盘沟村正式出版。该画报创刊号以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名义出版,刊登150多帧照片。封面是彩色套版的八路军挺进长城,封底是铁骑兵。除发到军区、边区、军分区、专区党政机关和有关单位以外,还寄到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其他根据地、重庆,并托外宾带到国外。同时还由晋察冀边区新华书店、延安新华书店等全国各大书局经售。重庆新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敌后艰苦的军队不但从敌人那里夺取武器来武装自己,而且夺取物质来充实精神食粮,因为他们在艰苦战斗的情况下,也不忘记在文化上的教养与提高”。

——摘编自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点石斋画报》反映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点石斋画报》和《晋察冀画报》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其时代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帝是先秦时期众多的传说英雄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尊为远古第一帝王,并奠定了“自黄帝始”的传统,而散居于各地的部落种族即使不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受华夏教化之民族。在《史记》中,司马迁虽然有时也流露出对弱小民族的同情,但更多的则是对“以夏变夷”民族融合形式的赞扬,如称“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汉)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以边境征伐哉!”

——摘编自王盛恩《司马迁的民族观及其对民族融合的影响》

材料二   西欧诸国在反对封建王朝国家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首先产生了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资产阶级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民族主义。这样,这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基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即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当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了一种对别的民族进行侵略和扩张的学说,要把本民族本国的统治扩张到别的民族别的国家,而不管后者同意与否。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的民族观,简析其民族观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
8 . 下图是秦朝道路示意图。从图可知,秦朝交通体系(     
A.有利于大一统国家建立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实现了对边疆有效管理D.消除了民族矛盾
2024-03-1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2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9 . 【两次工业革命】

材料一   随着新兴工业城市的出现人口大量集聚。工人的居住区往往是城市中最拥挤、最、肮脏、最龌龊的地方。然而,这种糟糕透顶的房子还不属于自己。街道上到处都是垃圾,排水沟里流淌的污水也充斥化学污染物的怪味。妇女从受限制中解放出来,她们走出家庭,锻炼她们与人共事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训练她们自尊自强的勇气;过去被人看不起的工匠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敬,成了科学家或社会名流,如(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成了博士,而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理发店学徒出身的阿克莱特成了社会精英,这吸引了各阶层大批有才智的青年人投入到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的队伍里。

——摘编自李宏图、沐涛等《工业文明的兴盛》

材料二   有关英国工业生产的一组数据

——摘编自【英】B.R.米切尔《世界历史统计》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图中英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下侧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吴国所辖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