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丝织品在古罗马的流通相对有限,仅有皇族、贵族才允许穿戴丝绸,制度极其森严。4世纪时,罗马历史学家阿米阿努斯·马塞利努斯说:“从前,这种赛里斯布仅为贵族们专用,而如今最低贱者也能毫无差别地使用了。”上述变化主要得益于(     
A.罗马的丝织技术渐趋成熟B.丝绸之路开通及贸易量增加
C.中国与罗马外交关系融洽D.罗马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平等
2024-03-23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有人在北伐战争回忆录中写道,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一带人民的乡土观念及厌恶北军之心理,有助于国民革命军甚大,一旦北伐军出长江后,北上至黄河流域,这些有利条件逐渐淡化,反之北军的乡土观念加强了,故用兵亦渐困难。这反映了(     
A.南北地缘因素对北伐战争的制约B.工农运动影响北伐战争走向
C.政治宣传对动员民众的作用突出D.革命统一战线存在分裂隐患
2024-05-01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新疆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联合监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1990年正式启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预算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由此可见,新科技革命的显著特征是(     
A.产业化B.国际化C.市场化D.智能化
2023-08-28更新 | 118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3(全国卷新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从17世纪下半期开始,欧洲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得出结论,认为要理解人类真正的历史和命运,无论是依靠对圣经不容置疑的信仰还是习惯性地依赖古希腊罗马思想家(“古人”)的权威都是不够的。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人的本性,必须以此作为研究的主题。这一认识(     
A.否定了文艺复兴的意义B.推动了人类理性的发展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萌芽D.开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2024-02-04更新 | 138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份适应性检测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后,人类确立了以海洋作为通道连接世界的意识。美国历史学家马汉(18401914年)认为,国家繁荣来源于贸易,贸易依靠海洋交通。马汉在其海权理论中提出制海权决定一个国家的国运兴衰。1945年,美国把“大陆架”概念引进海洋法,宣布“处于公海下但毗连美国海岸的底土和海床的自然资源属于美国。”1982年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了群岛国、专属经济区的概念,重新定义了大陆架的概念。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开发海洋国土,占有海洋资源,自此成为沿海国家的海洋战略。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开始形成由海洋控制陆地的海洋观,力图以海洋作为基地,对濒海地区进行控制干涉。

——摘编自刘新华、秦仪《海洋观演变论略》

材料二     

时间重大事件
19589发布《关于领海的声明》,提出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初步建立中国领海制度。
19965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后相继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海洋法律体系。
2003年和2008国务院先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推进海洋开发战略。
201311国防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声明》指出,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提高海洋维权能力,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摘编自张峰《中国共产党海洋观的百年发展历程与主要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海洋观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20世纪中叶以来中美海洋观发展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树立正确海洋观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
2023-08-28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4(全国卷新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6 . 近代欧洲战争赔款模式分两个时段:1618~1800年以获得经济补偿为目的,赔款主要由战败国王室承担,多为真金白银;1800~1918年战胜国将巨额赔款作为政治制裁手段,形式包括物质抵押、领土让与、贸易开放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A.欧洲国际关系趋于紧张B.国际协调机制日渐合理
C.政府对经济控制力减弱D.战争赔款维护国家利益
7 . 1590—1609年,荷兰的商业扩大到地中海、远东和波罗的海等地区,大量的贸易往来使各地铸币汇集于此。为了解决货币不统一而引起的混乱,荷兰迅速成立了第一家取消金属币兑换义务而发行银行券的银行。该银行的成立(     
A.实现了欧洲货币的统一B.促进了荷兰金融业的发展
C.推动了全球航路的开辟D.加速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中世纪晚期,西欧普通大众的饮食更加丰富多样,人均衣物、住房、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普遍增长,导致西欧各国竞相出台禁奢法,对服装、饮食、餐具等消费加以管控。这反映出(     
A.维护旧社会秩序的诉求B.保护国内市场经济发展
C.抑制社会道德风气恶化D.社会转型出现新旧冲突
2024-02-01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份适应性检测历史试题
9 . 西汉名臣桑弘羊是洛阳商人之子,因心算能力,十三岁被破格任命为侍中,东汉大臣刘祐因“举奏有罪”之功而以宗室身份破格“复迁河东太守”。汉代官吏选任中的“破格’现象(     
A.强化了选官的血缘倾向B.拓宽了官吏的仕进途径
C.体现了选官的灵活实用D.提高了地方的治理效能
2024-04-09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河南、新疆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培养、训练、造就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干部。大革命时期,党开办了多所农民运动讲习所,组办了多地农民夜校和工人夜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干部骨干。古田会议决议强调要对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纪律教育。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使用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明确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强调实行任人唯贤的路线。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探索了对干部进行教育整顿的有效形式。

——摘自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百年来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1)根据材料,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特点形成的原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