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两税法确立了“支留合送”的税收分配方案,将地方税收总额分为留州、送使、上供三部分, 且采用“以支定收”的原则,严格核定州、使两级的分配额。由此可见,两税法(     
A.削弱了藩镇需据的物质基础B.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势头
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税收名目D.保障了封建经济的良性运转
2024-04-27更新 | 21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清时期诸多家训不再单纯要求家族子弟读诗书、习举业,而是实事求是地选择可自立行业,农桑、商贾至于书画医卜也可,即“凡学一艺,于身有益”。这说明明清家训(     
A.起到凝聚宗族的作用B.鼓励宗族子弟分家择业
C.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D.体现工商皆本的价值观
2024-03-26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河南、新疆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3 . 乔治三世(1738年—1820年)拥有强烈的权力欲望,力图使权力回到国王手中,于是便将官员的任命权控制在自己手中,希望借此控制议会,因此当时的官员质量呈现急剧下滑趋势。据此可知英国(     
A.君主立宪制度亟需完善B.文官制度受到严重威胁
C.国王权力凌驾议会之上D.政府权威面临严峻挑战
2024-01-30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世纪60年代,冯桂芬主张在通商口岸设船炮局,聘用西人技师,培养本国工匠,仿制外国工艺设备,逐步实现自造、自修、自用,“变人之利器为我之利器”。上述主张(     
A.体现了洋务运动的主要出发点B.得到了地主阶级抵抗派的认可
C.阐明了洋务自强与御侮的关系D.体现了对洋务运动的初步反思
2024-04-18更新 | 18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新疆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联合监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真正的历史学是从修昔底德的著作开始的”。修昔底德出生在雅典伯利克里统治下的“黄金时代”。其代表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严格地按照编年体记事。约有四分之一篇幅是演说辞,其中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在著作中引用伯里克利的话说:“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力图站在世俗的立场上总结这场战争的原因及其教训。他将自己参与过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作为写作的唯一主题,“对于战争中所发生的事情,我的原则是不记载从碰巧在场的人那里获得的情况,甚至不凭借我本人的印象;我所记载的,要么是我亲历的,要么是我从他人那里获悉,但我尽最大可能一一准确核实过了的”。虽身为雅典人,但对这场战争的叙述却是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来记述的,并非偏袒雅典。

——摘编自李永明《从<考古学>篇看修昔底德的历史思想》等

材料二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这是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初衷。其成书于赵宋政权内外交困由盛而衰的转折关头。司马光为编写《资治通鉴》,设定了极其严苛的三道编撰程序。第一道是编“丛目”,就是按照年月日的时间顺序排出史料索引。有学者研究指出,三百多万字的《通鉴》是从六七千万字的正史、杂史中精心淘炼出来的,而且《资治通鉴》中所引用的许多史书现在早已失传。第二道工序叫做写“长编”。长编可看作一种史书体裁,写作原则是“宁失于繁,无失于略”。按照这个要求,修书者必须详细阅读各种史料,一旦出现记载不一致的情况,还要认真考异(分析史料),并详细注明是否采信的理由。最后一道工序是定稿。这项工作主要由司马光自己完成,他要在长编的基础上考订史实、删繁去冗,同时还要统一语言风格和全书整体逻辑。为编写《资治通鉴》,司马光等人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这样的工作,如果没有一种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无论如何是办不到的。

——摘编自周吉《宋朝进行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资治通鉴》的史学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资治通鉴》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伟大历史学家应具有的优秀品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国内妨碍经济发展的旧政策法规逐渐消除,但在对外贸易中,小皮特等多届政府未革除重商主义,如对粮食等数百种进口物品征收高关税。1846年,英国废除了《谷物法》,不久又废除了《航海条例》,且对大多数商品取消关税。英国成为第一个自由贸易大国,确立了经济自由主义。

——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材料二   19世纪90年代末起,英国积极推动帝国内部的特惠贸易措施。最早采取的优惠形式是,殖民地单方面降低对英国出口的关税,到一战时,迫于殖民地的压力,英国开始给予互惠安排。1915年通过的"马克科纳关税"和一战后颁布的"产业保护关税"都歧视帝国外的贸易。

——摘编自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辨》

材料三   1937年,英局乌干达殖民当局为发展近代纺织业而申请关税保护时,英国殖民事务部一位助理部长居然认为,"东非人的食指和大拇指太大、太笨拙,无法操作棉纺织机器"。在英国政府眼里,殖民地的任何工业化都是"不公平竞争",从鞋类到啤酒的英国生产商也向政府“写去愤怒的信函,要求获得针对殖民地‘不公平’竞争的保护”。

——摘编自梅俊杰《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辨》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一反保守主义的稳重传统,态势激进,提出必须打破"中央集权管理官僚体制和干涉主义结合的政府风格"和"包罗万象的政府措施"。

——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二、三中“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内容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新内涵,并简评其作用。
2023-01-12更新 | 21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高三高考冲刺模拟练习(陕西、河南、内蒙、新疆等地区适用)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洋务派认识到“近来中国之虚实,外国无不洞悉;外国之情形,中国一概茫然。其中隔阂之由,总因彼有使来,我无使往”,因此他们“拟奏请派员前往各国”。出于兴办洋务与沟通列强的需要,清政府开始着手派驻使节。这一举措(       
A.实现了中国与国际社会接轨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打击了西方列强的在华势力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024-05-07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检测(二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清代,盐商程志辂收藏曲谱、剧本达十余书橱,绝大部分为当时孤本,各地戏班争相借阅演唱,扬州也就成了首演之地。马日琯、江春先后把“江右三大家”袁枚、赵翼、蒋士铨请到扬州来创作诗歌、戏曲,有时早上作成,当晚就让优伶上台演出。由此可知(       )
A.商人群体开始涉足文化娱乐领域B.扬州发展成为全国文化中心
C.商人的价值取向影响了文化发展D.商业资本垄断全国娱乐市场
2024-03-07更新 | 197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9 . 魏晋时期中国本土的佛学者或用佛教术语比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概念,或援引中国固有文化的经典事例调和夷夏关系。如牟子《理惑论》,强调佛教戒律与传统中国“古之典礼无异”。佛教学者这些举措意在(     
A.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B.打击儒学的统治地位
C.减轻佛学传播的阻力D.推动儒佛理论的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美国学者林恩·亨特指出:法国大革命塑造了法国的国民意识,建立起新的民族共同体,并由此催生了大量新词语和新意象,如罗马式的自由女神像被重塑成共和国的象征物、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变成了人民力量的象征等,从而构建起一种影响至今的政治文化。该学者旨在说明法国大革命(       
A.驱散了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B.采用了西欧传统文化的要素
C.适应了民族国家建设的需要D.实现了社会思想观念的变革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