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8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利益关系的多样化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大量涌入,我国出现了价值观和信仰多样化的趋势,“利己主义”“金钱至上”等价值观也滋长起来。这一变化(     
A.反映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紧迫性B.表明重构社会价值观具有必要性
C.凸显了全体国人的素质亟待提高D.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亟需被构建
2 . 赋税制度

赋役制度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某校历史社团为此搜集相关材料并进行了整理:

制度名称文献记载赋役制度变化趋势
A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皆总统于度支(户部)。从人头税为主转向①为主,反映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不断减弱的趋势。
从实物、劳役地租向②转变,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B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
C总括一州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D雍正四年奉旨:以各邑丁粮均派入各邑地粮之内,无论绅衿、富户,不分等则,一例输将。
(1)完成上表对应制度名称、变化趋势的填写。
制度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变化趋势:E.货币地租F.土地财产
________________
(2)细心的小明同学从表格材料中发现C项“计亩征银,折办于官”的新特点。对此合理的历史解释是(双选题)(     
A.当时商品经济发展B.政府长期开放政策
C.郑和下西洋的影响D.白银流通量的增加

小亮同学想补全表格中缺失的秦汉部分,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班固:《汉书·食货志》

(3)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时农民需要承担的赋役种类。
关于秦朝征收“泰半之赋”,小明同学有所怀疑。在社团老师指导下,搜集到一条秦简材料:

材料二:租误券。田多若少,耤令田十亩,税田二百四十步,三步一斗,租八石,·今误券多五斗,欲益田,其述(術)曰:以八石五斗为八百。

——岳麓书院藏秦简《数》

学者彭浩对此材料解读如下:简文中的“税田”即应税之田,是240平方步,合当时的1亩,相当于全部土地的1/10。“税田”的全部收成就是“田十亩”的田租。

(4)材料一、二在记载秦朝农民赋役问题上有何不同?请你从史料实证的视角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国境关税是近现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税收制度之一。

材料三:近现代中国海关大事记

1842《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即协定关税权。
1927-1930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部分收回关税自主权,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制定税率。
19491025日,海关总署成立,标志着中国“海关独立、关税自主”的开始。
198011日,海关恢复征税。
1985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关税税率调整愈加规范。
1992年底——2001年初1992年以来,中国先后4次自主降低关税,由43.2%降低到15.3%,总降税幅度近65%。
2001年—2010200112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履行入世承诺,先后4次降税,关税总水平从15.3%降至9.8%,降幅高达35%。

——根据财政部关税司《波澜壮阔七十年,关税见证伟大历程》等资料整理

(5)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以来中国海关变化的认识。
2023-04-12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上海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海上格局指国家力量在海上的对比态势。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17世纪中后期,在与英国海战失利后,荷兰霸主地位被取代。18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

海上格局转换的焦点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力量对比的竞争;二是关于海洋规则的博弈。西方国家强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在对海洋规则的理解上,各海洋强国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尤其在主权和安全理念方面,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与后发海洋国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存在着较为尖锐的矛盾。国际秩序的建立或塑造离不开实力的支撑。

随着全球社会的发展,各海洋强国既需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致。由于海洋环境恶化、自然或人为灾害等全球性问题进一步发酵,人类正在迈入全方位认知、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时代。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以来海上格局演变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海上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3-07-10更新 | 2301次组卷 | 14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1(新高考七省专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亨利八世到丘吉尔,400多年来英国一直奉行对欧洲大陆的均势外交,即防止任何一个国家或是国家集团在欧洲大陆取得霸权。孤悬海外的英国隔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这样特殊的海岛型地理位置一方面使英国发展十分依赖对外贸易,一旦大陆强国实现在欧洲的帝国企图,必将影响英国与欧洲各国间的贸易,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就使英国深受其害。另一方面岛国相对安全的环境有利于英国集中力量制衡欧洲大陆霸权野心家。同时,英国社会中实用主义氛围浓厚,造就了英国人务实、稳健、灵活、均衡的行事风格,英国作为“平衡手”随机变换盟友以对抗不断变化的霸权觊觎者。

-摘编自陈翔《英国欧陆均势政策的原因探析》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的权力结构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调整期,各战略力量之间的实力对比有了大变化。该些“大变化”的趋势是每一战略力量都倾向于增强自主权和话语权,而这将从客观上“削弱”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权。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主要目的是要恢复其在亚太地区被“削弱”的主导权。

-摘编自杨红柳《英国“大陆均势政策”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英国对欧洲大陆长期实行均势外交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的“大陆均势外交”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有何异同。
2023-07-03更新 | 22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2历史试题(辽宁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关贸总协定在1948年生效时,23个缔约成员里只有8个发展中国家;1995年乌拉圭回合谈判时,成员中的发展中国家数量增加到了52个;1996年世界贸易组织新加坡首届部长级会议前夕,这一数字达到了96个,占了成员总数的3/4,这种变化是因为(     
A.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B.国际经贸格局的变迁趋势
C.两极格局和冷战时代终结D.科技革命的影响与日俱增
2023-05-31更新 | 526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一模拟(湖南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1922年中共二大时工人党员21名,占195名党员总数的10.7%,到192611月工人党员占比已达60%。但是,此后的革命形势发生变化。随着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大批农民入党,使党的阶级构成发生变化。据统计,19286月全党党员发展到130194人,其中工人成分占10.9%,农民成分占76.6%1929年,工人党员占比降为7%19307月降为5.5%19309月又降至1.6%

——摘编自《中华文摘》文章《中共党员86年之交》

材料二   1953年,在636.9万名中共党员中,工矿企业的工人党员从1950年的32万余人增加到66.6万余人。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员队伍构成中的工人人数持续增加。截至2011年年底,从党员的职业来看,工人为704.7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为699.9万名,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为1925万名,离退休人员为1518.2万名。同时,党组织逐步吸收新出现的社会各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如私营企业主。

——摘编自李贺林《新时期党员队伍组成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26~1930年中国共产党党员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员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及意义。
2022-11-27更新 | 64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7 . 1861年英国人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外籍税务司逐渐成为各地海关的实际管理者。1912年以英国为首的债权国家银行决定把海关税收交给汇丰、德华、道胜三家银行,由税务司按期通知拨付有关各国,关税税款的收支保管权被攫取。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A.近代中国海关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近代半殖民地化趋势深化
C.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影响外交政策D.近代外贸由顺差变为逆差
8 . 鄂西会战是1943年夏日本为打击中国部队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但石牌保卫战成为日军西进的止点,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堡垒的标识”。《中央日报》在社论中说:“鄂西我军的大捷,确实粉碎了日寇的迷梦,……且可加紧盟军在远东战场各方的反攻。”这表明
A.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B.近代民族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C.抗战由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D.抗战有力制约日本的世界战略
2022-04-20更新 | 739次组卷 | 11卷引用:黄金卷04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
9 . 诺贝尔和平奖的变迁

诺贝尔和平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至今已经有120年的历史。其宗旨在于奖励对世界和平有贡献的人或组织,从而推进世界和平进程。以下为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信息节选。

获奖年份姓名国籍获奖原因
1901迪南瑞士创办国际红十字会
帕西法国法国第一个和平组织的创建者
1906西奥多.罗斯福美国调停日俄战争,促使日本和沙俄签订了朴茨茅斯合约
1919威尔逊美国倡议建立国际联盟
1935奥西茨基德国德国《世界论坛》杂志主编,因反对纳粹法西斯而入狱
19391943未颁奖
1945赫尔美国美国国务卿,在建立联合国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
1953马歇尔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
1954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为二战中的难民提供了国际保护,作了大量人道主义的、社会的和非政治性的工作
备注:1948年苏联另设设立斯大林国际和平奖,于1956年改名为列宁国际和平奖。
1950本奇美国对阿以战争的调解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第一个获诺贝尔和平奖的黑人。
1960卢图利南非领导反对南非种族隔离的和平抵抗运动,主张以
非暴力的方式解决种族歧视
1964马丁路德.美国领导美国黑人以非暴力的形式反对种族隔离
1965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保护儿童健康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活动,改善他们的营养水平和生活条件方面的贡献
1969国际劳工组织在争取工人合法权益、反对失业和贫困的斗争中所做的大量工作
1971勃兰特德国推行“新东方政策”,并缓和了二战后欧洲的紧张局势
1973基辛格美国在越南战争停火谈判上所发挥的作用
黎德寿越南
1978萨达特埃及缓解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冲突,为中东和平作出重要贡献
贝京以色列
1985世界医生争取防止核战争组织使世界人民认识到核战争的灾难后果
1990戈尔巴乔夫苏联在东西方关系缓和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备注:1990年,苏联最后一次颁发列宁国际和平奖,授予当时尚在狱中的南非反种族分离主义领导人曼德拉,以表彰他为和平废除南非种族隔离政策所作出的努力。
1993曼德拉和德克勒克南非为和平废除南非种族隔离政策所作出的努力,为南非民主进程奠定了基础
2005国际原子能机构因防止核能被用于军事目的并确保最安全地和平利用核能
2006穆罕默德尤纳斯和格拉明银行孟加拉国经济学家自下层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的努力
2007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在创造以及传播有关人为气候变化知识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为多渠道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0世界粮食计划署为改善受冲突影响地区的和平条件作出的贡献

——资料改编自刘炳香:《国际关系视野中的诺贝尔和平奖》


(1)斯大林(列宁)国际和平奖的设立与终止,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变化?
(2)根据材料,概括百年来诺贝尔和平奖的变化趋势。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百年来诺贝尔和平奖变迁的看法。
2022-05-21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上海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南北朝时期,士庶不婚的现象得到了政权的肯定和支持,甚至平民中的良贱通婚也被禁止。而到了唐代,士庶不婚现象被打破,婚姻中重财的风气逐渐加重,并蔓延到社会下层,“聘财”与“嫁妆”在婚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科举制的发展,社会上才子佳人的观念兴起,文人才子成为理想的择偶对象。这一变化反映了唐朝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的平民化趋势
C.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D.等级制度被打破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