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2019-01-30更新 | 4235次组卷 | 78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这一创造的作用体现在
A.确保了宗法制的实施
B.容易造成君权的高度集中
C.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新中国两个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方针

新中国成立之初80年代以来
面临的环境美国的孤立敌视国际局势缓和,中国“改革开放”启动
外交目标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为国家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与方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大外交政策(重点是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同时又赋予了新内涵;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的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确立对外开放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之初“外交目标”确立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这一时期的主要外交成就。
(2)上表中两个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谈谈你对这种变化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统计,从2001年至2006年,国内共出版了20余部美国外交史专著。各类学术期刊共发表美国外交史论文332篇。学者们提交的论文中,与美国外交史有关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建设需要
B.学术研究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
C.美国在当今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
D.中美建交后外交关系发展的推动
5 . 北京一次会试期间,台湾举人汪春源上书朝廷沉痛指出:“弃此数千百万生灵于仇雠之手,则天下人心必将瓦解,此后谁肯为皇上出力乎!”此上书的历史背景是
A.《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B.《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C.《胶澳租界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7 .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护照不论在护照种类上,还是在内容格式上,都经历了多次变革。先后印制了30多种版本的护照。其中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外交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8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美国想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但因力量有限,美国决定首先拿西班牙开刀。这时,西属殖民地菲律宾和古巴先后爆发了反对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给美国创造了有利环境。

1898年4月,美国借口“缅因号”军舰在哈瓦那突然爆炸事件,向西班牙宣战,美西战争爆发。翌日,美军向西班牙驻菲舰队突发猛攻,轻而易举地赢得战争胜利。随后,美国又在短期内在古巴、圣地亚哥等岛屿,迫使西班牙缴械投降。

美西双方于1898年12月签订《巴黎条约》,其主要内容是:第一,西班牙放弃对古巴的主权和所有权,并撤离古巴而由美国占领之;第二,西班牙将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群岛和太平洋上的关岛割让与美国;第三,美国以2000万美元使西班牙将菲律宾群岛的主权让与美国。

——据张江河《美西战争与美国向东南亚地缘政治扩张的历史脉络》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西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西战争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成立,在国际斗争中,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坚持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在建国后的三四年中,我国同苏联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签订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及其他各种专项协定和议定书等,共达110多种,而与其他国家订立的各种协定,总共才二三十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活动的对象中,既包括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既有欧美国家,又有亚非国家;既有大国,又有小国;既有中国的周边国家,又有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国家。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的特点》


根据材料,指出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外交方针的发展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实施背景方面予以简要说明。(说明:只答一种变化趋势即可。要求史实准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7年7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密令设立国家总动员设计委员会,指定作为总动员业务中心的“资源动员”由资源委员会召集有关部门会同筹办,并首次提出迁移上海民营工厂到内地。上海民营工厂内迁的背景是
A.淞沪会战使政府军队受重创
B.上海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C.日本已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中东部地区大部分已经沦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